第51章 刊登
- 重回1979文娛時代
- 開車會長大
- 2110字
- 2025-06-20 06:51:38
又是一天煙雨蒙蒙,不用出工,不用出工,不用出工!
203房。
房門敞開著,因為張鐵嶺那家伙,偶爾要抽煙,陳振怕他把屋子搞得烏煙瘴氣,所以要開著門。
“如果國慶之前能回去的話,那么我們得回單位表演節目,回不去的話,那就只能在這表演了?!?
張鐵嶺盤腿坐在陳振的床上,表情甚是憂愁。
“表演什么節目?”
陳振剛寫完《南北少林》的下半部分,正打包準備叫快遞上門取件,哎呀!我去,這年代沒有快遞啊,車馬郵都很慢??!
造孽啊!
“建國30周年慶,各單位都要表演節目慶生啊!這你不知道?”
“我為什么會知道,我一個賣糖水的,又不是演戲的?!?
“額……你這話,話里有話?!?
陳振把稿子裝進牛皮袋,糊點口水粘袋口,往桌上一扔,啪!大功告成。
“你若不是那樣的人,怎么會這么想我呢?”
大家都是領工資的人,完全沒有必要慣著他,再說了,張鐵嶺什么德行,他能不知道?
正鐵嶺很無奈的點了一根煙,“小陳??!前幾天,我讓你交給龔雪的信,怎么樣了?有回信嗎?”
“應該快了!”陳振敷衍道。
說時遲那時快,龔雪正好出現在門口。
“吶!”
陳振第一個看見她。
誰知道,龔雪手里拿著一封信,氣沖沖走進來,在陳振面前的桌子,一啪,留下一封信,又氣沖沖離開。
“你很無聊!”
張鐵嶺看呆了!這是什么操作,龔雪也會發脾氣?
陳振自然是知道怎么回事,當然也知道龔雪不是真的生他的氣,正好當事人在場,隨手把信丟給張鐵嶺。
“你要的回信,這不是來了嗎?”
張鐵嶺趕緊掐滅煙,很開心打開信。
信的內容是這樣的:
“陳振,你很無聊,你知道嗎,你自己要寫信給我,為什么說是張鐵嶺寫給我的,你還冒名頂替,我真的很看不起你這樣的行為。
你有什么話,你可以當面跟我說,為什么要冒名寫信給我,你經常教我演戲,其實你完全可以,在那個時候當著我的面把話說出來?!?
看到這些話,張鐵嶺臉色鐵青,想不到是這樣的結局,完全不在他的預期中。
大意了呀!
“這是什么意思?”
陳振正往搪瓷缸里倒開水,熱氣模糊了他的表情,水聲嘩啦啦,他頭也沒抬說:“就是你看到的那個意思?!?
“你信都沒看,你怎么知道寫了什么?”
“我猜的。”
“暫且相信你?!?
“就算你不信又能怎樣。”
歷史上,張鐵嶺在拍完《好事多磨》這部電影之后,便和龔雪在一起,一直到流氓案發生前,他們倆人都還在一起,那件事情發生之后,張鐵嶺就立馬和龔雪劃清界限。
呸!你個死渣男,去找你的洋妞去吧。
雖然張鐵嶺比陳振大了好幾歲,但是陳振一點面子都不給他,好歹人家還穿越過,什么大世面沒見過。
“小陳??!我發現你跟龔雪的關系很好。”
“怎么發現的?”
“用眼睛看的,難道我用屁眼看的?”
“也不是沒有這種可能?!?
“你們以前認識?”
“我發現你們挺奇怪的,都問我以前和龔雪認不認識,你們是從哪里發現端倪的?”
“日常生活唄,還能從哪里?!?
“不認識,我就一個賣糖水的?!?
好好好!賣糖水了不起,賣糖水無敵了,賣糖水天下第一了。
“唉!說得好好的,怎么還生氣了呢?”
“誰跟你說得好好?!?
張鐵嶺把信丟回給陳振,徹底放棄交流,出門點了一根煙,罵罵咧咧回房間。
…………
早晨,劇組已經出發去拍戲,陳振也跟著去,反正也沒事,不如去湊一下熱鬧。
劇組剛離開不久,郵遞員騎著二八自行車,沖進湖濱招待所大院,拿著一大沓信交給前臺的大姐。
“陳振同志的掛號信!”
“上海來的,沉甸甸哩!”
“哎呀!謝謝你,辛苦了!”
“慢點騎,悠著點,別把蛋扯了!”
傍晚時分,陳振第一個沖回賓館,好像剛放學的小學生,“餓!餓死老子了!我要飯,我要吃飯。”
“陳振同志!你等等,有你的信,上海來的?!?
前臺的大姐試圖阻攔他去干飯。
“哦!知道了,等我吃完飯再說?!?
約莫十分鐘之后,陳振用袖子抹了把嘴,從招待所的食堂出來,打了一個飽嗝,慢悠悠走去前臺拿信。
拆開后信封,十本《收獲》雜志嘩啦散開,最新一期封面上赫然印著《南北少林(上)》的標題。
“陳老師!”
李秀明不知何時湊過來,撿起一本驚呼,“您的小說真登上《收獲》了?”
“你怎么知道這件事?!?
“龔雪和我說的唄!”
“沒和你說其它的事吧?”
“你們還有其它的事?說來聽聽,滿足一下我的八卦心?!?
“你還是看書吧。”
“嘁!”
龔雪站在后面看,她們倆人經常形影不離,搞得陳振沒有機會下手。
“來看陳老師寫的小說咯!”
李秀明這一嗓子像往油鍋里潑了瓢冷水,經過的劇組人員,都停下腳步來看。
“真是《收獲》!”
“巴金主編的那個?”
“陳老師厲害了,不僅會寫劇本,還會寫小說。”
“讓我看看,那邊有一本,你去看那一本。”
龔雪是真心為陳振感到高興,她站在李秀明的身后,跟著她一起看小說。
“刀光如雪落,血濺七步寒,聽著渾身起雞皮疙瘩!”
…………
李小林給陳振寄了一封信,一是表示祝賀,二是表示感謝,三是真心希望他能抽個空,到上海去做個交流。
“讀者反應比預期熱烈?!?
“編輯部每日加印仍供不應求?!?
呸!絲毫不提加錢的事!
而后,各大報社雜志社都有轉載《南北少林》,一時間有點洛陽紙貴的感覺。
《解放軍文藝》部隊官兵反響熱烈,建議改編成連環畫。
《文匯報》的評論版用紅筆圈出一段:“《南北少林》開創新派武俠先河,其將家國情懷注入江湖恩怨的寫法……”
《大眾電影》雜志轉載了《人民日報》文藝部的評論文章,標題力透紙背:《從<南北少林>看通俗文學的思想性》。
“南北少林,填補了革命文學與市井閱讀的鴻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