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0章 平社稷海內乾坤定,和仙凡人間氣象新。

  • 一介散仙
  • 淵我
  • 4064字
  • 2025-02-15 23:41:47

劉代出兵伐楚頗為順利,有具區澤蛟族和宋國供奉修士暗中護送,莫說什么危急局勢,甚至連一次不利行軍的陰雨天氣都未曾遇到。

當下的宋國,對于山上手段在戰場上使用的分寸,把握得可謂是爐火純青。第一大忌,也是唯一的忌諱,就是修士不可濫造殺孽;除此以外,無論是利用山上手段來行軍趕路,還是以術法神通改變天時地利,只要不至于搞得戰場滿目瘡痍,天道不會輕易懲戒,其他仙門則更是懶得理睬。

故而楚國的半壁江山,只堅持了不足半年時間,就徹底并入大宋版圖之內了。

劉代班師回朝,一統九澤洲中部的慶功宴連開三日,卻并非是不愿繼續開下去,而是宋國有了更讓全天下為之震動之事。

宋皇趙燁禪讓,劉代成為宋國新君。

劉代是在自己被幾個舊時部將、七手八腳地圍簇著穿上一身黃袍后,才得知此事。他原本還想勸勸父皇趙燁莫要如此行事,畢竟趙燁自小從軍習武,歷來身體康健,且此時尚不到古稀之年,是斷然沒有退位讓賢的理由的。

況且自己雖然是趙燁獨女的夫婿,但到底算不得正統宗室,如此匆忙登基,只怕是會引起朝野震動,還是應當等自己的兒子年歲再長些,直接即位最為穩妥。

然而趙燁顯然沒有給劉代任何退路。宋國群臣和百姓見到詔書的時候,可不比劉代更晚。

那他劉代還能如何,只好在登基大典前夕,與楊風一起喝“悶酒”,他同楊風問道:“楊兄啊,你我當初相遇之時,代不過軍中一無名小卒,那時一座蒙山就能將我阻擋住,讓我連去前方戰場一搏名利的膽氣都生不出,又哪里敢想半點今日之光景。

所幸當初遇上了楊兄你,方才讓代有機會嶄露頭角,且從此為父皇所賞識。故而在代心中,代能有今時今日,唯楊兄你可居首功。楊兄,這一杯酒我敬你。”

言罷,劉代雙手持杯起身一拜,方才一飲而盡。

楊風卻對此不以為意,今夜任誰都該為劉代這個,即將登臨大位的新君好好道賀,但他楊風卻不得不為劉代潑潑冷水,掃掃興致。

楊風開口問道:“容小臣僭越,提前稱呼一聲陛下。”

劉代聞言,又見楊風神情肅穆,便知對方是有正事同自己囑托,便放下酒杯,端坐于楊風對面,好似學堂里剛剛開蒙,此刻正在等待先生授課的童生一般。

楊風有意讓兩人對坐良久,卻偏偏一言不發。自然不是折騰劉代這個新君,而是他得看看劉代此時到底有無得意忘形,是否還能靜下心來。

終于,楊風在不經意間淡淡開口問道:“敢問陛下當下是何心情?”

劉代也不猶豫,依照心中感受直接開口答道:“誠惶誠恐。”

楊風點點頭,又問道:“何故如此,且與我詳細說說。”

“以父皇的脾性,一旦退位,是當真會萬事不管的。我以往在楊兄你的授意下,雖然做了不少隨時即位、以防不測的準備。但如今事到臨頭,卻發現再多準備也是不夠的。許多朝臣我都只知姓名,不知品性出身,今后如何相與、如何善用,都很難抉擇;

宋國方經戰事,又要連開大典,無論先前如何大勝而歸,到底還是過于勞民傷財的。往后如何封賞有功,撫恤傷亡,以及如何恢復耕種生產,輕徭薄賦利好于民生,此又是一難;

且衛、越、楚三國舊時之藩鎮,以及許多臨近小國,雖然名義上歸順于我大宋,然其中不乏有狼子野心之輩,我登基以后,短時間內必然國朝不穩,需得警惕這些宵小借機生事。如此種種還有太多,楊兄一定要比我想得更透徹全面。故而楊兄也一定明白,任旁人如何想這皇位有無限風光,我卻只覺得會時刻如坐針氈。”

楊風不置可否,繼續道:“陛下好像并沒有找到根源吶。”

劉代仔細思索一陣,覺得楊風此言在理,自己所想大多只是當下難處之表象,尚未觸及根本,然他心中有無數雜如亂麻的憂愁思慮,也確實難以找到一條線將其串起。

楊風見劉代距離答案還有一絲距離,便開口提示道:“陛下似乎已經全然把自己放到這個位子上了,反而忘記了自己先是誰,后是誰。”

劉代先是皺眉,而后便忽而心中通達起來,他開口道:“楊兄的意思是,當下這些難處,既有我今日劉代之難,也有明日宋君之難,不可輕易混淆。”

楊風點頭道:“若是旁人登基,定然會把守住手中權柄和座下龍椅看做第一要事,因而我或許還可免去這一番口舌,但既然是陛下您登臨大位,我卻不得不提醒,凡事都需分個輕重緩急。

陛下這大位來得光明正大,先前兩位君王,陛下也都曾經盡心侍奉過,故而心中無愧,便會在維持威嚴,整肅異心一事上有所松懈,反而先去急宋君乃至宋國黎民百姓之所急。然陛下一旦分心他顧,未必不會讓某些有心人陰謀得逞。”

劉代道:“多謝楊兄提醒,明日之后,我定然是先要坐穩這個位置,再去談其他事。只是此事應當如何起手呢,總不能坐等對方出招。”

楊風心中早有定計,此刻只需說與劉代聽就是了。只聽他開口道:“首重之事,自該是盡快攜太子而拜宗廟,以正視聽。陛下雖非宋姓,然陛下之一雙子女卻都是隨母族而姓,即便如今陛下您坐了大位,今后終將是會恢復于宋氏的。

而后便是要緩行封賞,只是安撫親信即可。陛下當作勢拉攏朝中本來權貴,而對舊時提攜的臣屬暫作冷落,如此自然會引得一些不滿,只要陛下與心腹們配合得默契些,不愁那些心懷二意之人不主動上鉤。到時候,還望陛下莫要太過心懷仁義才好。

三則是……”

說至此處,劉代笑著接話道:“大赦天下,省徭役、輕賦稅、得民心。”

楊風道:“剪除弊患,收攏人心,這是歷代新君都必須做的。陛下切記,唯有坐穩大位之后,方才好做到勵精圖治。”

劉代登基之日,他方才登上皇城內之祭壇最高處,忽而正東方向,距離宋國足有千里之外,異象頓生。

宋國舉國臣民都遙遙可見,好似有漫天游龍托舉著一道金光直入云霄。

還不待劉代從祭壇上下來,便有急報入京。

竟然是具區澤方向,有一塊石碑忽然出世,其上銘刻有八個大字:真龍天子代天巡狩。

頓時宋國京城一片嘩然,新皇劉代登臨大位,居然引得如此祥瑞之兆!

好一個真龍天子!

這般異象,自然也不是憑空而來的。此前宋國京城上下都在緊鑼密鼓地操持慶典時,龍宮秘境內,“夔興海”則再一次步入了族中密庫。

在魏金丹和那位丹靈的指引下,“夔興海”首次觸碰到了,這塊太古本族神獸在世時,所銘刻的石碑。

依照那丹靈的感應,其中道韻濃稠玄妙,絕非一般的合道機緣,便是圣人見了都得心動。魏金丹和“夔興海”自然看不出深淺,但既然丹靈吩咐,卻也唯能照做,嘗試去溝通并接納那石碑之內的道韻。

然而這塊石碑乃是上古真龍之布置,剛一感應到“夔興海”元神內的異樣,便好似逃命一般金光大閃,立刻遁出了龍宮洞天。

龍宮洞天內無數蛟族發覺族中至寶平白飛出秘境,都是齊齊追趕而出,方才有了宋國眾人所見到的異象。

魏金丹和那丹靈也是措手不及,那為魏金丹所控制的“夔興海”則是開口道:“這塊石碑已經發現我被種下了馭龍術。”

魏金丹第一反應自然是逃命,但那丹靈沉思一陣,卻淡然道:“此事乃是天意彰顯的必然經過,無需擔心。夔興海,去跟上你的族人吧。”

這石碑方一現世,此地蛟族就得了大長老法旨,將之送去宋國京城,當做劉代登基之賀禮。

蛟族將這份天地間獨一份的祥瑞之兆送至宋國時,九澤洲大半宗門卻都已經齊聚在此。

宋國得了蛟族饋贈的石碑,雙方自然就算是締結了天道盟約,然而天道冊封青龍神獸的異象卻并未就此降下。

大概是因為,天道在等著一把劍的到來。

中洲。

李訣忽而心生感應,立刻起身扶搖直上,飛于青云之巔。

他祭出虬須劍于身前懸停,劍端直指九澤洲方向。

李訣明白,只是天道冊封青龍神獸已經正式開始,而自己身前之虬須劍,也應當參與其中。

于是李訣以仙力于劍身上寫下一道敕令,又將作為齊氏信物的玉佩懸于劍尾,好借此尋到齊萱之方位。

李訣仔細感應了九澤洲方位,右手掐劍訣遙遙一指,虬須劍瞬間化作騰云駕霧的青龍虛影,裹挾了相當分量的中洲氣運,直向著宋國京城而去。

虬須劍攜帶中洲氣運離去,中洲各仙門自不會坐視不管。然一座宏偉宮殿忽而自中洲上空顯現,大殿正門自行開啟,一陣森森劍氣從中飛掠而出,下一瞬,便已融入虬須劍之中。

這是人族圣殿第一次現世,且極有可能是其中最大的一份機緣——齊祖之劍道傳承,就此為人所得,離開了圣殿。

中洲齊氏劍仙發覺老祖劍道傳承現世,且已經主動寄身于李訣之劍內,便紛紛仗劍而起,為那化作龍形的虬須劍護道。

齊圳難得露出這般凝重神色,他一人立于龍首之上,持劍在手中,傲視整個中洲。

其余齊氏劍仙,不論境界高低,也盡皆御劍在這龍影四周,彼此間結作名為開天的太古劍陣。

此陣為齊祖所創,沒有太多高明之處,唯有一點讓太古各族永世難忘——只攻不守,先以傷換死,后以命換命。

這般劍陣自齊祖隕落,齊釗隱世,齊族沒落之后,尚且是頭一次出現于五洲九天之內。

無邊鋒芒傾瀉,中洲妖族盡皆戰栗,先前還欲要出手阻止虬須劍的中洲仙宗,也紛紛退避。原本這般就不是尋常大能可以抵擋的,何況有齊祖傳承出世,若是再給齊氏逼出個繼承劍道之人,那豈不是萬事皆休?

齊氏劍仙一路護送虬須劍至中洲邊境,方才撤了劍陣,各自化作流光回返。

有劍陣余威加持的虬須劍威勢難擋,速度更是驚人,只是片刻便橫穿中洲和九澤洲之間的汪洋。此時這片浩瀚海域之中,更是橫亙著一道數十丈寬、且望不到盡頭的斷面直達海底,南北兩側之海水盡皆被分割開來,好似被攔腰斬斷。

若是有人在九天高處,俯瞰這一劍跨海,想必定然能回想起太古時候,齊祖揮劍開天裂地之景象吧。

齊圳來到李訣身邊,皺眉同他問道:“九澤洲神獸出世,為何晚了這么久,而且還能在別洲鬧這么大的動靜?”

李訣也是沉思許久,方才想明白其中關鍵,他開口答道:“大概是因為,九澤洲人皇與仙家緣法頗深,故而天機有變,冊封神獸一事,就不再刻意區分人族仙凡。最后之結果,大概是神獸庇佑凡人,仙人執掌神獸吧。”

齊圳道:“那豈不是和中洲一樣么,我看中洲的勾陳,也被這些仙人折騰得夠慘。”

李訣苦笑道:“主動降下的天意,和人族逆天而行,到底是有些不同的。”

九澤洲宋國京城,宋國天子劉代與群臣站于祭壇之上,遙望自東海而來的這一頭氣勢磅礴的巨龍。

具區澤蛟族與九澤洲人族仙家,分作兩方,各自懸停于宋國京城上方。

這化作龍影而來的虬須劍,自然是尋著齊萱而來的。

然而接劍之人,卻并非齊萱,而是立于齊萱身后的劉瑤。

因為自齊萱出生以來,所有長輩都曾與她說過一事:不可用劍。

劉瑤接過虬須劍,在齊萱的護持下,才堪堪穩住身形。

直到此時,齊聚于此的仙人、凡人、神獸,方才各自感應到一份被李訣書于虬須劍劍身上的天意——神獸為引,仙凡共世。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黄冈市| 鄂托克前旗| 来宾市| 加查县| 宣武区| 广南县| 保靖县| 黎平县| 思南县| 阆中市| 南岸区| 简阳市| 都匀市| 阜南县| 镇江市| 阿拉善盟| 宜丰县| 西充县| 清流县| 宣化县| 洛阳市| 隆德县| 通州区| 晋中市| 临朐县| 雅安市| 兴安县| 绵竹市| 内黄县| 松原市| 聊城市| 商河县| 吉安县| 如东县| 哈尔滨市| 黔南| 察隅县| 盐亭县| 白山市| 渝中区| 新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