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承敘的小院子里,杏樹依舊沙沙響,山茶花也在輕輕搖曳。
房門口,卻劍拔弩張。
絲絲肅殺之氣在三人間彌漫。
氣氛越來越緊張。
這時,大門口傳來一聲冷笑:“青云觀的牛鼻子,誰準許你們下山行兇的?”
冷笑中,一紅裙少女背著雙手大搖大擺進門。
劉本風、王本靜二人同時轉身,劍指少女,厲聲喝問:“你是誰?”
少女冷冷吐出三個字:“師綰綰!”
“師綰綰?”
“師家?”
師兄妹二人同時變色,長劍也下意識避開,不敢再直指向師綰綰。
劉本風明顯心虛:“你,你與周小夫子……”
師綰綰斜睨劉本風:“審我?”
劉本風急忙否認:“不敢……”
少女厲聲喝道:“滾!再敢打擾小夫子,拆了你們破廟!”
劉本風面如灰土,收起長劍轉身就走:“在下告辭,告辭!”
王本靜一言不發地跟上,迅速消失在夜色中。
少女則瞬間恢復喜笑嫣然模樣,俏生生立在月光之下,歪著腦袋,眉眼彎彎地望著小夫子:“小夫子,還認識奴婢嗎?”
周承敘上下打量面前的紅裙少女,笑容依舊溫和:“我萬萬沒想到你竟已化形。”
“嘻嘻,奴婢這支血脈特殊,生來便是人形,與人無異,卻能隨意化作狐形,身懷妖氣,無其他妖獸強大的體魄,反而與人一般孱弱,需要修煉才能逐漸強大,比其他妖獸,只省去了化形之苦。”
“原來如此,”周承敘側身作請的手勢:“進來吧。”
“謝小夫子。”
“該我謝你替我解圍。”
“那兩個臭道士?”綰綰隨口道:“是奴婢連累了小夫子。”
“真是你?”
“昨夜離去時,那臭道士追蹤奴婢,就隨手殺了,沒想到他們竟然追到小夫子這里。”
“沒受傷吧?”
“嘻嘻,那臭道士沒多大能耐,就一手隱身術還不錯,傷不了奴婢。”
周承敘隨口問:“修行界,都是這樣一言不合就拔劍嗎?”
小狐貍歪頭思考片刻才回答:“差不多吧。”
“差不多?”
“實力相當的時候,大家還是愿意談談江湖道義,實力差距太大的前提下,弱者才談江湖道義,強者更喜歡拔刀相向。”
“……”
小狐貍嘻嘻一小:“小夫子,嚇你的,沒那么夸張,大部分情況下大家還是挺克制。”
周承敘卻已經心里有數,轉移話題:“師家又是怎么回事兒?”
“小夫子,你不知道師家?”
“非常出名?”
“鎮國公府師家當然非常出名,全天下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老鎮國公可是觀真我境高手,在大康最虛弱時,以一己之力坐鎮幽州抵抗后金二十余年,使后金人一步不敢南下,此后百年間,鎮國公府人才輩出,氣象更盛,是大康王朝最鼎盛的武勛之一。”
“你在鎮國公府……”
“奴婢只是一介奴婢。”
“沒見過可以隨便徹夜不歸的奴婢。”
“府里老祖宗仁善寬厚,對奴婢們都挺好,而且奴婢一直伺候小姐,又不在神京,規矩就沒那般森嚴,不耽誤府里活計就好。”
“原來如此。”
小狐貍略微心虛,趕忙掏出兩份玉簡:“小夫子,這是奴婢向小姐求來的武技。”
周承敘忍住心動,溫聲問:“你家小姐知情?”
“小姐還看了小夫子詩集,很是喜歡,特意取了兩份上好的武技,想換取其余詩冊。”
“我那詩冊不過是隨手記錄,并無特別之處,你盡管拿去,”周承敘到書桌旁取來剩余詩冊,遞給小狐貍,這才接過玉簡:“都是什么武技?”
小狐貍拿到詩冊,欣喜道:“一門掌法,一門刀法,掌法喚作大力金剛掌,是少林寺七十二絕技之一,剛猛霸道,招式又森嚴,在江湖中是很厲害的掌法,便是到中三境甚至上三境也能用。”
“刀法呢?”
“刀法喚作風雪滿關山,是安西王高家秘傳刀法,招式兼具精巧與霸道,與小夫子那柄柴刀很搭。”
周承敘張張嘴,想說自己并不是很喜歡柴刀,但沒好意思說出口,實在不好意思挑揀。
而且聽著也都很厲害。
練吧。
于是面露欣喜之色:“大力金剛掌我知道,這安西王高家,難不成是唐代大詩人高適后人?”
小狐貍驚訝:“小夫子如何知曉?”
“風雪滿關山這名字很有高適風韻,似是來自《塞上聽吹笛》那句風吹一夜滿關山。”
“沒錯沒錯,就是那句演化而來,高家秘傳刀法喚作風雪滿關山,槍法則喚作梅花不老,俱是如此命名。”
“高家先人有雅趣。”
“嘻嘻,小夫子,快快學了吧。”
“怎么學?”
“握于掌心,催動神意感應玉簡。”
“神意?”
“神意非后天所生,生來有之,只是不經修煉便無法壯大,聚神境練的就是神意,但不到聚神境也可驅使,只需凝神靜氣聚意于掌,自能感應到掌中玉簡,普通人也能做到,對小夫子來說更簡單才對。”
周承敘聽到這,只覺得又長了知識。
握住其中一枚玉簡,閉目凝神,努力感應。
下一瞬間,只覺得一股意識沖入眉心,腦中便多了一本秘籍,正是大力金剛掌,一精壯大和尚從預備式演練,旁邊還有文字解說,詳細生動。
一招一式,清晰無比,每個動作細節都能看在眼中。
與文字解說對照,更形象。
好東西!
然后是刀法。
果然招式更精密,看似直來直去的招式中藏著許多變化。
演練這套刀法的是個身著長衫頭戴綸巾的書生,疑似高家先祖高適。
初步掌握后退出,張開手掌,見玉簡光澤暗淡,連忙問:“只能用一次?”
“對,不過已經銘記于識海,用時內觀即可。”
“若以此法銘記四書五經,用于科考,豈不是……”
“小夫子,你沒研究過科舉考試?”
“之前沒打算走科舉之路,所以未曾仔細研究,難道,另有玄妙?”
“科舉考試不禁修士,所以考題中不會出現死記硬背的題目,以詩詞創作、算術、兵法、書法、策論、詩詞文章賞析為主,便是把古往今來所有詩詞文章全部銘刻于識海也對解題無用。”
小狐貍說到這里,還解釋道:“另外,考場中防衛森嚴,設有陣法,考生一旦進入便無法使用法寶法器法術神通等等,與普通考生無異,也無法作弊。”
再道:“我家小姐曾說,科舉考試是為朝廷選材,至于是修士還是普通人,朝廷并不在意,現在懂了啵?”
說完,歪頭反問:“小夫子不會想說這不公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