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圣皇封賞,必承天光
- 欲喚名臣滿朝,偏來紅顏禍水?
- 作家PcImjd
- 2373字
- 2025-02-27 20:59:06
這日晚,祁景給薛美人指了一條明路,與其自己做針織,不如把技術教出去,
祁景把宮里的部分織娘交給薛美人領導,并給薛夜來設計了幾款與眾不同的服飾。
本來要做主子的薛美人一下子成了織娘的主管。
非常遺憾的是,祁景想進一步做更深入指導的時候,遇到了不太方便的事,只能說來的早不如來到巧。
為了不落下皇威積攢的進度,祁景只能送薛美人回去,自己去找二喬。
自從有了雄風再現這個天命,100點皇威只需十個夜晚。
轉眼過了7日,已經到了5月中旬,在祁景對后宮狂轟亂炸將近20天后,天命點數又重新站上了300點,同時妲己也懷孕了。
祁景選擇暫時忽略帝卡的激活,準備繼續把皇威值投入到人物卡池。
一來現在朝中還是缺人,因為留都的事情,沈煉,和珅,沈鯉,申時行都被調走,朝中只有馮保,嚴嵩,張居正每日替自己打擂。
二來后宮也缺人……擁有了這個天命后,每到夜間祁景就越難以壓制小腹中的怒氣…
其實打造一個溫泉池,把這些名妃叫到一起,是不是比單刷皇威值要快一些?
這思路真是莫名的熟悉。
“皇上,霍將軍凱旋已經到最近的驛站休息,按禮部規定,明日便會入京受勛。”
馮保把祁景從對皇威積累的優化的沉思中喚醒。
“好,禮部都安排好了嗎?讓所有軍功將士入城受封,場面要弄得熱鬧。”
這又是一個刷皇威的活動。
祁景打算讓霍去病簡單帶兵入京城受封,
嚴格來說,祁景想把這次受封搞成一次閱兵。
京師百姓苦韃靼瓦剌久已,
數年前京師保衛戰的影響還未消散,
祁景就是要用這一只強兵,
在大明百姓心中重新梳理起對大明軍隊的信心。
也要震懾朝中宵小。
本來這件事祁景是想交給禮部尚書胡濙來辦的,
結果這人說他最近身體不好,怕辦不好,讓嚴嵩來辦。
祁景沒慣著這位中正派的元老,反正于謙都被架空拿下了,禮部那點事,早晚要給嚴嵩。
“嚴嵩大人說已經準備好,
明日會讓全城百姓看著霍字旗穿過德勝門,
也會讓韃靼細作數清每柄帶血的陌刀。”
祁景聽到馮保的回答微微一怔
“這是嚴嵩說的?”
“是嚴大人說的”
“他怎么這么燃?”
……
嚴嵩踏著晨霧穿過五鳳樓時,德勝門外的甬道已鋪就三丈寬的猩紅氈毯。
他彎腰捻了捻毯緣金絲繡的云龍紋,轉頭對工部主事道:
“吉時前三刻必須完成最后熏香,這金猊爐里的沉水香各自認領,若少添半錢,瀆職處理。”
德勝門城樓此刻正懸著十二面玄色戰旗,每面正面繡著大明二字金紋的旗角都用銅獅鎮著,這是嚴嵩特別增設的古禮。
城垛兩側的儀仗金吾衛已換上簇新的鎖子甲,腰間的玉牌在晨光中泛起青白
“稟大人,獻俘用的青銅戟已從武庫取出。”
“多謝公公”
司禮監太監的清單上列著三百件禮器,嚴嵩逐條核驗時,手指停在太廟獻俘鼓條目:
“敢問公公,這面鼓的皮面為何未換新?
霍將軍斬的是韃靼左賢王部,按禮要用白犀皮蒙鼓。”
他揮動朱筆在旁批注“即刻更易”時,城下忽然傳來禮樂試奏,
十二面建鼓與二十四支篳篥的合鳴震得檐角銅鈴簌簌作響。
當第一縷陽光刺破云層,霍去病的白馬已踏過德勝橋。
他銀甲肩頭的獅頭吞肩獸在曦光中泛著冷芒,身后跟著八百親兵威武雄壯,再后是五千鐵騎,皆重甲長槍。
這只部隊每人的鐵盔都插著三根白翎——這是祁景特批的殊榮,象征三日內斬敵三萬的功績。
“恭迎霍將軍!”
隨著城門守將的唱喝,得勝大街上突然飄起杏花雨。
祁景立在觀禮臺上看得真切,那是嚴嵩安排的三十名童子攀在臨街閣樓,將早春最后一批干花混著銀箔傾灑——
本來嚴嵩要用金箔,但是被祁景駁回了。
霍去病戰馬行至街中段時,兩側金吾衛忽然以戟柄頓地,百聲悶響驚起棲在城樓的鴿群,羽翼撲棱聲與百姓的高呼:
“皇上萬歲,大明萬歲,將軍萬勝。”充斥整個京城。
人群中有一個壯碩的小兒看著面前白馬銀甲的霍去病,拉著身邊的父親:
“父親,您看到了嗎,霍字旗,這位將軍也姓霍!他叫霍無棘!”
那父親顯然也看到了,只是看著霍去病那年輕的面龐,震驚的說不出話。
這才數月,那日攔他問路的青年居然已經成了將軍,還帶兵斬了3萬蠻夷。
早知當日……
這時嚴嵩從一側疾步追上隊列,低聲提醒:“將軍請稍駐馬。”
只見前方道路三十六名太常寺樂工抬著三牲五谷攔路,這是《周禮》記載的王師獻捷古儀。
當辰時的日晷影指向巳字,霍去病已跪在紫宸殿前的蟠龍御道上。
祁景扶著鎏金憑幾起身時,瞥見嚴嵩正在丹墀下以手勢指揮十二名通贊官——他們捧著玉圭的動作經過數百次排練,云板敲擊完全同步。
“奉天承運皇帝,制曰:
司禮監掌印馮保展開五色綾絹圣旨,這封圣旨帛書邊緣竟用金線繡著箭簇紋,這也是嚴嵩為突顯軍功特別設計的裝幀。
當念到“陣亡將士遺屬免賦十年“時,霍去病身后傳來壓抑的嗚咽。
嚴嵩早料到這般情景,已命光祿寺在玄武門外設下五百桌豆腐宴——按《大明會典》規制,陣亡者家屬享三牲祭品前需先食素齋凈心。
圣旨末句“欽哉”余音未散,十二面景陽鐘突然撞響。
嚴嵩望著霍去病三跪九叩時甲胄碰撞的錚鳴,終于松開了緊攥的笏板。
他昨夜親自校準的日晷分毫不差,此刻正有云隙天光斜照在霍將軍的甲冠上,
嚴嵩帶頭高呼:
“圣皇封賞,必承天光!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其余臣子也只得跟著高呼,現任禮部尚書胡濙臉卻已經黑下來,
本來這個差事應該是自己的,但是他推辭了,特意給皇上推薦嚴嵩上。
胡濙不是好心把機會讓給嚴嵩,
凱旋回朝的禮節十分復雜,甚至有很多細節沒經歷過是不可能知道的,記錄這些禮節的書,胡濙都讓人“借走”了。
到時候只等著這場凱旋的禮儀辦砸了,丟人的可不僅是嚴嵩,那就是皇上,是凱旋的這位年輕將領,是大明朝廷。
到時候甚至自己不用攻擊嚴嵩,皇帝就會對嚴嵩有意見;
但胡濙沒想到,這嚴嵩不顯山不露水,也沒有求助自己,居然事事具悉,把這場禮儀辦的滴水不漏,甚至皆有典籍出處。
最后這一嗓子,更是把馬屁拍到了天上。
一旁的商輅察覺到了胡大人的異常,看了一眼嚴嵩,又看了一眼胡濙,輕笑了一下,也加入了稱贊的隊伍。
而高臺上的祁景心里也在感嘆,嚴嵩這人真他媽靈。
哪個領導不愿意用這樣事情辦的用心,馬屁拍的走心的下屬。
這以后要是貪點就貪點吧,不是什么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