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數人的意見,未必是對的,但會影響到領導者的決定。這時候,就要看領導者是不是有定力了。
魏文侯派樂羊去進攻中山,樂羊打了三年,終于把中山打下來了。回來之后,樂羊沾沾自喜,見人就吹。于是魏文侯搬出兩筐簡冊,請樂羊過目。
一看,都是樂羊在外三年攻中山不下,魏國的臣子紛紛上書罵樂羊該死、樂羊擁兵自重、樂羊投敵,請求魏斯召回樂羊處分。
樂羊子看完簡冊,汗流浹背,趕緊小跑幾步,長拜于庭中,說:“下臣攻克中山,全是主君您的大功大德啊。別說這兩筐奏章,就是一寸的簡板,您如果聽信了,也足以要我的命啊。若不是您當初駁回眾家意見,鼎力支持我,我怎能立功而返。”
這就說明,君主開始了一件大事,但是都會受到眾人的阻撓,一個君主能堅持自己的主見,堅定不移地做下去,這是很難的。像魏文侯這樣的賢能君主,還差點受到人們意見的影響,何況中等水平的君主呢。
所以,是凡做大事,就要表現出自己的決心,在言語氣色上都要堅定不移,這樣使得人們不敢非議和擾亂他。堅定不移,才能成功。從前周武王、商湯能滅掉夏朝、商朝,勾踐能夠為自己報仇,都是靠著堅定不移。小國堅定不移,還能取得這樣的成功,何況大國呢。
魏襄王和群臣飲酒,酒酣,大王向群臣祝酒,說:“祝愿你們都能得志。”
史起于是站起來,反對說:“群臣有的賢,有的不肖,賢者得志那還好,不肖者如果得志了,怎么能行呢?”魏襄王說:“假如大家都是像西門豹那樣的臣子,就好了。”
史起說:“魏國頒布的田地都是一家一百畝,唯獨鄴縣是二百畝,說明那里的土質差。漳河就在那里,但是西門豹治理鄴城,卻不知道引漳河來灌溉改良土壤,這說明他很愚蠢。如果他知道,但是不干,這說明他不忠。愚蠢或者不忠,都沒有什么可效法的。”魏襄王一時無法反駁了。
次日,魏襄王叫來史起,說:“漳水是可以灌溉田地的嗎?”
史起說:“可以。”
魏襄王說:“那你就替我去那里辦一下啊。”
史起說:“我恐怕大王不能堅持下來,到時候聽了別人的反對意見,就又把我叫回來了。”
魏襄王說:“只要你能替我辦到,我一定全聽你的,不聽別人瞎說。”
史起答應下來,并且說:“我去那兒修水利,民眾一定抱怨(因為派大家干活,人們會不樂意),老百姓一抱怨,沒準我就會被罷免,甚至被處死。那么,即便我被處死了,大王也要派人再去做,堅持把這事做成。”
魏襄王答應下來。于是派史起去做鄴縣的縣令。史起于是開始修水利,民眾都極其怨恨,極力要求抄史起的家。史起不敢出來,只得辭官回避。
魏襄王又派人接著做,終于把水利修好了。修好水利之后,民眾這才感受到好處,于是開始作歌,謳歌史起。
這說明,即便是賢能的君臣,也沒有勸導糊涂的民眾。民眾的眼光,往往是短淺的。魏襄王可謂是能夠對好的事情堅持下來。只要事情認為是好的,即便民眾喧嘩,他也改變。事功之所以難以建成,就是因為人言洶洶。在人們的議論和反對中,庸常的君主就終止正確的好事了,而賢能的君主才能堅持下來。
三體全集(全三冊)
【榮獲世界科幻大獎“雨果獎”長篇小說獎,約翰·坎貝爾紀念獎,銀河獎特別獎】套裝共三冊,包含:《三體I》《三體II:黑暗森林》《三體III:死神永生》對科幻愛好者而言,“三體”系列是繞不開的經典之作。這三部曲的閱讀體驗和文字背后的深刻思想配得上它所受的任何贊譽。
龍族Ⅰ:火之晨曦(修訂版)
《龍族第2季》7月18日起每周五10點,騰訊視頻熱播中!人類歷史中,總是隱藏著驚人的秘密。在多數人所不知道的地方,人類與龍族的戰爭已經進行了幾千年。路明非的十八歲,在他最衰的那一刻,一扇通往未知國度的門轟然洞開。直升機如巨鳥般掠過南方小城的天空,在少年路明非的頭頂懸停。隱藏在歷史中的那場戰爭,就要重開大幕。歡迎來到……龍的國度!
明朝那些事兒(全集)
《明朝那些事兒》主要講述的是從1344年到1644年這三百年間關于明朝的一些故事。以史料為基礎,以年代和具體人物為主線,并加入了小說的筆法,語言幽默風趣。對明朝十七帝和其他王公權貴和小人物的命運進行全景展示,尤其對官場政治、戰爭、帝王心術著墨最多,并加入對當時政治經濟制度、人倫道德的演義。它以一種網絡語言向讀者娓娓道出明朝三百多年的歷史故事、人物。其中原本在歷史中陌生、模糊的歷史人物在書中一個個變得鮮活起來。《明朝那些事兒》為我們解讀歷史中的另一面,讓歷史變成一部活生生的生活故事。
天之下
昆侖紀元,分治天下的九大門派為新一屆盟主之位明爭暗斗,關外,薩教蠻族卷土重來……亂世中,蕓蕓眾生百態沉浮,九大家英杰輩出,最終匯成一首大江湖時代的磅礴史詩,并推動天下大勢由分治走向大一統。
長安的荔枝(雷佳音、岳云鵬主演影視劇原著小說)
同名實體書新鮮上市,馬伯庸歷史短小說“見微”系列神作!大唐天寶十四年,長安城小吏李善德突然接到一個任務:要在貴妃誕日之前,從嶺南運來新鮮荔枝。荔枝保鮮期只有三天,而嶺南距長安五千余里,山水迢迢,這是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為了家人,李善德只得放手一搏……古裝版社畜求生記,帝國夾縫中的小人物史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