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劉牧有光武之姿
- 義父在上,請受大漢一拜
- 醉舞貂蟬
- 2260字
- 2024-12-25 22:40:34
此子莫不是光武第二?
這個念頭一浮現,賈詡心中可謂是五味雜陳。
因為從這一刻起,賈詡那身為頂尖謀士的預感隱隱在告訴他……
無論自己這個學生將來是否志在成為光武第二,但只要他這般“頭角崢嶸”下去,時勢必然會推著劉牧與當初的光武帝一般,走上那條興復大漢的路。
時勢啊……
賈詡無奈的閉上了眼。
至少,眼下的他看不出如今的大漢天下與新莽末年有何區別。
一樣的天子昏庸,一樣的亂民四起。
亦是一樣的,山河傾覆只在一念之間。
距離大變之日所欠缺的,或許只是一個誰也想不到的契機。
或許……
賈詡胸中泛起苦澀,當初就不該答應此子來到并州。
因為一旦劉牧走上那條路,作為“帝師”的他,想要再過上平靜的日子就難了。
然而。
當賈詡的目光注意到被劉牧一句“義父你想做蓋延,劉宏非光武”給懟的不輕,正怒眉瞪著劉牧的呂布神色時……
賈詡感覺心中的苦澀,立時消散了大半。
無他,他這個“帝師”再苦,還能有呂布這個“帝父”苦?
到時走上帝路的自己這個學生劉牧,骨子里看重情義的他,處理起呂布這個“帝父”時的表情,一定別樣精彩。
念及此。
賈詡忽然迫不及待的想看到劉牧“成勢”,將來同呂布上演一出“帝父”和“帝子”間的奪權之變了。
“老師!”
“您沒發現,您現在笑的有些很瘆人嗎?”
“老師,聽學生一句勸,用南匈奴上下給丁原陪葬就夠了,您再謀劃其他的,恐有傷天和啊!”
劉牧的聲音響起,把賈詡的思緒拉回。
賈詡凝神一看,看見的赫然是把臉探向自己臉頰的劉牧大臉,以及向他連連擺手,求他住口莫要再講下去的呂布。
這令養氣功夫自認不錯的賈詡,老臉霎時一黑。
難道他在旁人眼中的形象就這般不堪?
沒有理會劉牧的貧嘴,賈詡徑直望向呂布道:“將軍,計劃已經給你了!”
“你意欲何時動手?”
“打算帶人數幾何?”
聽聞賈詡此問,誅殺丁原環節來到自己擅長領域的呂布,馬上來了興趣。
“好叫先生知曉!”
呂布看了眼外面的天色,而后繼續說道:“現在時辰正處未時(中午一點到三點),某派人征召匈奴騎兵至此最快也的近黃昏時刻的酋時。”
“為免夜長夢多……”
“布打算等一入夜,就帶領手下精騎和那些匈奴騎兵離開西河郡,火速南下河內。”
“至于人數!”
“本部精銳騎兵五百,匈奴騎兵一百如何?”
賈詡輕輕點頭,對呂布提點道:“將軍遇見丁原時,不妨讓匈奴騎兵先動手。”
“將軍您自己率軍隊在外圍巡守即可。”
“如此,既可免的丁原逃竄出去,也方便事后處理那些劫殺丁原過后活下來的匈奴騎兵。”
交待完這些,賈詡話鋒一轉對著劉牧說道:“公治,你也跟著一起去嗎?”
“嗯,準備跟著去見見世面。”
劉牧沒敢當著呂布的面說,他不放心自己義父辦事。
“如此也好!!!”
“剩下的,如對南匈奴出兵覆滅一事,等你們功成回來再說。”
話落,賈詡不再言語,端起僅剩一點余溫的金色青銅酒樽抿起了酒水來。
劉牧見狀,也是陪了自己的老師賈詡一杯。
呂布也想跟著陪一杯。
可當劉牧和賈詡的目光齊刷刷望來,一副大事在即你怎么還在這呆著的眼神時,他如何還能厚著臉皮坐在這兒。
“到底我是這座中郎將府邸的主人?還是你們師徒是?!”
“某這是造了什么孽!”
拍拍屁股起身,呂布罵罵咧咧的出門安排事情去了。
等到呂布走遠,腳步聲都消失后……
劉牧笑著說道:“老師,我那義父走了,現在你有什么想問的,可以問了。”
“雖然你問了,牧不一定答。”
“但。”
“這不妨礙牧聽聽看,滿足一下好奇心不是?”
對于劉牧的打趣,早已經習慣了這種師徒相處模式的賈詡,連半點呵斥劉牧的念頭都沒。
他望了眼呂布離開的方向,口中唏噓道:“公治!”
“你難道不認為……”
“你建議將軍劫殺丁原的所為,已然非是君子正道!”
“你年歲尚淺就已經如此行事,繼續為之下去,等到將來恐怕……”
賈詡話未盡,劉牧卻明其意。
對此。
劉牧的回應很簡單。
他沒有多余的動作,僅是將腰間懸掛佩戴的兵器,啪的一聲拍在了賈詡的面前。
那是一柄刀!
一柄漢武帝時漢軍精騎北驅匈奴,同漠北胡虜廝殺決戰時,所用的制式漢軍兵刃。
漢制環首刀。
劉牧的大拇指摩挲著環首刀漆黑的刀鞘,語氣錚錚道:“老師。”
“你說的君子,是佩劍的。”
一樣的話意未曾言盡,但,賈詡卻是讀懂了劉牧所要表達的意思。
君子佩劍,吾佩刀!
他這學生,不屑于做君子!
果不其然。
接下來劉牧的話,驗證了賈詡的猜想。
“老師!”
“未來之天下……”
“劍,是鎮不住的!”
“唯有霸氣的刀,方可勘定一切不平。”
“方可!”
“把光武皇帝未曾解決的世家門閥之患,把那些亂世之中的狼子野心之輩,用刀砍的一干二凈。”
“而這些。”
“君子之劍能做到嗎?”
劉牧第一次在相處日久的賈詡面前吐露自己的志向所在,卻是聽的賈詡震撼不已。
刀誅門閥,勘定不平!
這等志向,便是他賈詡這等早就看出了天下禍患所在,亂世將出的智者也不敢奢望啊。
此子哪里是有光武之姿!
自己這個學生若是將來實現了他所言的這些……
光武跟此子相比,提鞋都不配。
甚至,賈詡可以預見到:
劉牧來日若是功成,再興的大漢將會同有文景之盛,漢武之銳。
若是失敗……
賈詡愣愣的望著劉牧,不止其本人會死無葬身之地,便是其身邊人和同行之人也會受其牽連,以至于身死族滅。
有那么一刻。
賈詡甚至希望自己今日沒出現在這里,沒聽到這番話。
然而就在這時。
劉牧接下來的一句話,問的賈詡在聽后,嘴角忽然笑了。
“老師,您是君子嗎?”
“您,屑于成為一個君子嗎?”
凝視著問出這話的劉牧……
良久后。
賈詡灑然起身,不發一言的向著書房門口走去。
直至消失在劉牧的視野中。
賈詡都沒有給出回答。
原因很簡單。
他,賈詡,賈文和,從來不是一個君子。
君子講究忠君愛國,行事需要條條框框的束縛。
而這些。
從來不是他賈文和所看重的。
他對學生劉牧所問的沉默,就是最好的回答。
亦。
是最好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