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伊籍
- 三國:江東從此無鼠輩
- 四更之衣
- 2084字
- 2025-03-26 22:44:41
吳修接令后,領(lǐng)了輔義中郎將一職,匆匆準備了車騎、文書、禮物,當日便率領(lǐng)數(shù)十行人趕往錢塘。
進入錢塘地界后,車騎沿著官道行進,沿途所見,令他大吃一驚。
錢塘之戰(zhàn)才過去一個月,西線交戰(zhàn)區(qū)域的各個鄉(xiāng)亭竟已井然有序,全然看不到戰(zhàn)爭留下的痕跡。
反觀會稽,至今仍陷于戰(zhàn)后的頹靡與混亂之中,兩相對比,更顯錢塘恢復之迅疾。
官道之上,車馬絡(luò)繹,行人如織。偶有仆從眾多的華麗車輿經(jīng)過,也是遵紀守禮,不爭不擾。
官道兩側(cè),農(nóng)夫耕種,孩童嬉戲。更遠處,一隊隊役夫正在夯筑新路、壘砌塢堡,盡是一番忙碌景象。
吳修越看越是震驚,意識到錢塘這位新鄰居遠比想象中更難對付。
懷著沉重的心情,他來到錢塘傳舍,遞上文書,等了不到兩個時辰,便得到了嚴毅的召見。
初見之時,吳修對這位錢塘之主的印象很好,對方并不像商升描述的那般殺伐狠戾,也不似許靖口中所說的蠻不講理,反而是沉靜溫和,彬彬有禮,令人如沐春風。
但是半個時辰后,吳修的想法就徹底改變了,恨不得立刻拂袖而去。
他精心準備了半天的說辭,他引以為傲的臨場應變,在這里全然沒用!任他說得口干舌燥,任他氣得渾身發(fā)抖,對方都只是輕飄飄地回一句:‘一億錢’。
可憐的吳修還不知道,他已經(jīng)被許靖賣得干干凈凈。
周氏舉族叛逃的事件影響太過惡劣,使得王朗這次下定決心,無論如何也要贖回更重要的虞翻!而王朗的態(tài)度,早就被許靖派人快馬告知嚴毅。
許靖當然無法容忍吳修順利完成任務(wù),即使完成,也要付出昂貴的代價才行,否則豈不是顯得他之前的‘交涉’太過無能?
所以嚴毅現(xiàn)在就是穩(wěn)坐釣魚臺,只等著收錢了。
他原本還有些猶豫,是否要放走甚為看重的虞翻,但是擴軍耗費的錢財實在太多,即便他在錢塘刮了數(shù)億錢,也有些頂不住了。用虞翻換取贖金就成了當下的最佳選擇。
最終,底牌被看盡的吳修只能含淚接受了嚴毅提出的所有條件。
雙方以虞翻回返會稽為前提,達成如下協(xié)議:
一、會稽軍向錢塘軍提供五架最新研制的雙弓床弩,折價一千五百萬錢。
二、錢塘商船于兩年之內(nèi),駛經(jīng)會稽海域以及在會稽諸港口停靠時,無需繳納‘海津錢’,會稽水師予以保護,折價五千萬錢。
三、王朗方向嚴毅方提供三千五百萬錢贖金。
協(xié)議中提到的雙弓床弩,便是許靖之前向嚴毅積極推銷之物了。此弩‘弦大木為弓,羽矛為矢’,需以雙牛之力拉動,射程足可達到驚人的九百步,破壞力極強。
其實,在錢塘一戰(zhàn)中,嚴毅就已經(jīng)從會稽軍繳獲了十余架床弩,不過這些床弩只是舊式弩,射程只有七百步。
吳修對販賣雙弓床弩之事,只是略微遲疑便答應下來。首先,已經(jīng)有許靖販賣平海在前。其次,他對雙弓床弩并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認為此弩只是在舊式弩的基礎(chǔ)上增加了兩百步射程,區(qū)別不大。
這個時代大多數(shù)的人,對軍伍之事的認知還停留在謀略戰(zhàn)術(shù)、士卒數(shù)量和操練、糧秣供應等方面,對軍事技術(shù)普通缺乏重視。
但擁有后世思維的嚴毅卻是十分清楚,這區(qū)區(qū)兩百步里面蘊含的重大價值。
他隱約記得,床弩技術(shù)發(fā)展至巔峰時,射程好像已經(jīng)達到了兩千步,乃是絕對的戰(zhàn)爭利器。而這個射程提升的過程,足足經(jīng)歷了數(shù)百年。
要想將床弩射程從幾百步提升到兩千步,可不光是增加幾頭拉弦的牲畜這么簡單。正如后世的戰(zhàn)機一樣,不可能一下子就從三代機進化到六代機。
期間會經(jīng)歷一個漫長的研發(fā)過程。
會稽床弩的射程從七百步增加到九百步,已經(jīng)是一個很大的進步。嚴毅用區(qū)區(qū)一千五百萬錢換來這兩百步的提升,簡直就是白菜價。
交易達成后,吳修片刻沒有多待,逃也似地離開了錢塘。這是一個給他留下深刻印象,也令他深感羞辱的地方。
嚴毅對此人也沒有絲毫興趣,他還有更重要的人要接見。
略微休息之后,他便在聽事堂召見了兩個來自荊州的客人。
其中一人,錦緞繞身,躡絲履,商賈氣息十足,乃是依附劉表的陶氏商行二當家陶彥。
另一人的來頭就更大了。
此人姓伊名籍,二十八九歲,身形清瘦,面容儒雅,雙目狹長而有神,顴骨略高,頜下蓄著疏朗的短須,頗有士人風骨。
伊籍字機伯,兗州山陽郡人,與劉表是同鄉(xiāng),很早就開始追隨劉表,如今在劉表麾下?lián)斡浭覅④娛乱宦殹?
嚴毅對伊籍是比較熟悉的,此人能青史留名,后世知名,除了其自身才能外,更重要的是在劉表逝世后,無縫銜接般地跟隨了劉備。
平臺有時候比自身才能更重要,伊籍無疑是一個有眼光的人。
嚴毅與陶、伊二人見禮后,笑著道:“久聞二位大名,今日得見,足慰平生,請坐!”
陶彥將東向首席讓給了伊籍,自己則在次席坐下,臉上浮起一抹商賈之人特有的殷勤笑容:“少君擊敗朱治、王朗、錢銅、鄒他等輩,連克三城,名震江東。在下近來在各處行走,常聽人言‘嚴郎覆吳楚,群梟偃如蓬’,可知君之威名。”
寒暄數(shù)語后,他接著說道:“蒙少君厚愛,賜我商行此次合作之機。在下夙夜兢惕,幸得周全,已將少君所需的軍械和戰(zhàn)馬安全運抵錢塘。每件軍械,每匹戰(zhàn)馬,在下都已命人仔細驗看,皆是上品,請少君放心。”
嚴毅溫聲道:“有勞陶君了,君難得來錢塘,不妨多留幾日,讓我略盡地主之誼。”
他這次與劉表合作,也是機緣巧合。
原本他是想從江東采購軍械,但江東最大的幾家軍械商突然態(tài)度一致地大幅削減了和他的交易,只肯將一些品質(zhì)中下等的普通軍械賣給他,這與他走精兵路線的方略嚴重不符。
而這幾家軍械商的底細他也清楚,一是王朗,二是許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