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新令
- 三國:江東從此無鼠輩
- 四更之衣
- 2009字
- 2025-03-24 23:47:29
范偃離去后不久,殷離和曹秋又聯袂而至,兩人手中各捧數卷簡策。
“少君,趙氏幾族的罪證已悉數整理完畢。屬下挑選了一些時日較近的案卷,請少君先過目。”
殷離和曹秋都是查訪、搜集罪證的能吏,這幾日,他們幾乎將錢塘翻了個底朝天。
嚴毅接過一冊案卷,問道:“情況如何?”
“罪行累累,罄竹難書。”
“足夠族誅數次了。”
殷、曹二人異口同聲地說道。
這個結果在嚴毅的預料之中,從自賣民和大肆圈占礦山兩件事就能窺見端倪,這些權力不受制約的豪族干得有多瘋狂。
他翻看案卷,眉頭漸漸皺起。
案卷第一列就是‘當街殺人。行賄得免’的大案,行兇者是趙氏子弟。
其次還有強占民田、奸人妻女、烹殺奴婢、劫掠商旅、貸錢逼死數十百人、虐殺鄉吏、私設刑獄、隱匿家訾、隱瞞戶籍田畝、辜榷縣市...
嚴毅的腦海中不由得浮現出丹楓莊尸坑里的那一具具尸體,將案卷遞回給殷離,吩咐道:“即刻傳繳各鄉亭,公布其罪,行刑之事,交給全柔處理。其中不便之處,殷離來辦。”
殷離、曹秋領命而去。
當日,十余名游繳便馳出錢塘四門,奔向各鄉各亭,傳遞文書。
錢塘各鄉亭頓時沸騰起來,街巷中、田野間、里聚內,處處可見聚在一起議論的人群。
議論的話題,無一例外都是趙氏等族被法辦之事。
對錢塘百姓來說,這是一件石破天驚的大事。
在嚴毅的授意下,行刑之日并沒有拖延至秋后,當日行文,次日便開始行刑。
由于涉案人員太多,刑場也沒有設在市曹,而是移至城外。在城東三里處設了一座高臺,高臺附近挖了數個大坑,每族一坑,專為埋尸之用。
行刑當日,刑場內外人山人海,各鄉亭閭左豪右蜂擁而至,將刑場方圓數里圍得水泄不通,光是維持秩序的士卒就有兩千人。
嚴毅將各族的財富抄沒干凈后,剩下的事情便都交給了全柔等原錢塘官吏來做。
全柔在刑場匆匆露了一面,即駕車返回城中,將行刑之事推給縣丞,縣丞又推給賊曹掾。
賊曹掾馬征避無可避,站在高臺中央,一副生無可戀的表情,發泄般地大吼道:“行刑!”
隨著他一聲令下,二十名劊子手舉起鬼頭大刀,刀起刀落間,二十顆人頭滾落高臺,引來全場山呼海嘯般的歡呼。
二十具尸首很快被人抬進土坑,緊接著,又是下一批二十人被押上高臺...
數日后,趙氏等族被誅的余波還未從人們的茶余飯后消失,錢塘官寺在嚴毅的授意下,很快又頒布了一些新律令。
‘限私兵令:凡縣中各族,部曲不得逾二百之數,軍械甲仗需按二百人規制置備,違者以謀逆論...’
‘軍籍登記令:各鄉亭部民及各族族兵,須造冊登記于縣兵曹軍籍冊...’
‘禁私訓令:嚴禁各地組織非軍籍人員進行軍伍性質的操練和活動...’
“征役新令:各族徒附、佃農皆有應征官役之責:一、其主家賦稅按服役丁口數減免;二、嚴禁各族阻撓征役,違者罰沒田產...”
...
本令自頒布之日起施行,縣中長吏需嚴加督察,每月具結上報。凡有玩忽職守者,削職問罪。
此令一出,錢塘剩下的幾大豪族都懵了。
說得冠冕堂皇,什么各族,什么各鄉亭,不就是赤裸裸針對他們來的么。
可以想見,新令一旦開始實施,他們的私人武裝力量將被逐日削弱,直至徹底失去與官寺對抗的能力。
屆時,所謂豪族,也只不過是富一點的大族,大一點的富戶而已。
亂世之中,沒有人愿意輕易放棄手中的力量。新令頒布當日,錢塘幾大豪族的族長便相繼登門造訪全府,試圖與全柔商議一個應對之策。
然而,出乎他們意料的是,全柔居然緊閉府門,稱病謝客。
這是一個再清楚不過的信號:全柔已然接受新令!
幾名族長猶如被霜打的茄子,蔫頭耷腦、心灰意冷地返回府邸。
回到府邸后,他們逐漸從憤怒的情緒中平復下來,也清醒了過來。
是啊,即便他們不愿接受,又能如何呢?難道還妄圖反抗不成?
一想起那個年輕而挺拔的身影,他們便不禁打了個寒顫,心底油然升起一股畏懼。
此子如今手握上萬兵馬,隨便抬抬腳,就能踩死他們,他們拿什么來反抗?
想想趙、孫、章、楊幾族的下場吧,再過一年,怕是墳頭草都長一尺高了...
幾名族長唉聲嘆氣,晝夜難眠,雖然心中滿是不甘,但在殘酷的現實面前,也只能無奈妥協。
次日清晨,幾名族長不約而同地前往嚴府。彼此在府內相遇時,都不禁露出了尷尬的笑容。
說好的堅決抵制呢?說好的共進退呢?怎么轉眼就都跑到這里來了?
一刻鐘后,嚴毅在后院花廳召見了幾名族長。
花廳靜臥于一片丹桂叢中,廳前是白石鋪就的露臺,左右十二扇雕花槅扇門半開,正北設紫檀屏風,后窗正對一方小池。
這里算是嚴府較為私密的場所,非親近之人不可入。嚴毅在這里召見諸人,安撫之意不言而喻。
他親自給幾人倒了幾杯蜜漿,笑容中流露出一種讓人心安的親和:“不知諸君對新令的看法如何?”
鮑氏族長鮑良雙手接過蜜漿,臉上堆起恭敬的笑容:“新令乃安邦利民之舉,在下自是全力擁護。只是有些擔心族兵削減后,若是遇到賊寇來犯,恐無力保家護院。”
嚴毅微微點頭:“此事我已與全君商議過,會派兵清剿錢塘附近的幾股賊寇。同時在諸要道和亭部修筑三十五座微型塢堡,每座塢堡駐守二十名士卒,當可徹底消除賊寇威脅。”
幾名族長皆是心中暗罵,好你個全柔,臭不要臉的,難怪一直安居府中,原來早就倒向少君了,還特么一直瞞著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