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渡口
- 三國:江東從此無鼠輩
- 四更之衣
- 4018字
- 2025-03-05 23:57:15
噠噠!
錢塘城東南四里的官道上,響起了密集的馬蹄聲。
由于戰爭的緣故,昔日熙攘的官道早已行人絕跡,只有一些野鳥在道旁低頭啄食,偶爾會有幾只小獸從田間竄出,旋又隱沒。
隨著馬蹄聲越來越近,一支鐵甲森然的騎軍如疾風般掠過官道,濺起滾滾塵土,驚得鳥獸四散。
騎軍的數量在五百至五百五十人之間,領兵之將乃是徐盛。
徐盛部受限于戰馬的稀缺,兵力最多時也只有六百人,在大規模作戰中作用有限,只能對敵進行局部襲擾。
但在小規模作戰和執行一些特殊任務時,卻能發揮重要的作用。
經歷數場激戰后,這支騎軍已減員至四百三十人,戰斗力削弱不少。
嚴毅為了恢復其戰力,不惜將自己身邊僅剩的百名親衛騎卒編入其中,湊足五百之數,以執行一項重要的作戰任務。
離開錢塘城后,徐盛部便脫離嚴毅中軍,開始單獨行軍,趕往錢塘東南五里處的浙陽渡。
浙陽渡位于錢唐江下游,是連接南北的重要水道節點,百姓、商旅、軍伍、信使等常經此渡江,控制該渡口便可有效掌控錢唐江南北交通,具有極高的軍事價值。
錢唐江便是后世的錢塘江,因流經錢唐縣而得名,亦有‘浙江’‘之江’‘羅剎江’等別稱,是吳郡與會稽境內最大的河流,經由錢塘灣注入東海。
不過,早在兩天前,嚴毅揮師南下時,便傳令全軍,將錢唐縣與錢唐江分別更名為錢塘縣、錢塘江,以示對錢塘志在必得的決心。
這也算是嚴毅對前世的一種追憶了,以他如今手中的權柄,一旦攻占錢唐,更改區區一個地名,并不是什么難事。
若非杭州二字與錢唐差別太大,容易引起周圍郡縣的排斥,亦難在獻帝那里通過,他甚至想將錢唐直接改名為杭州。
徐盛等人雖然對嚴毅的這一舉動感到有些奇怪,但也沒有多想,畢竟此時錢唐江的入海口便是被稱為錢塘口,錢塘二字并不顯得突兀。
你的地盤你說了算唄,該操心的是陛下和中樞,他們操這個心干嘛。
騎兵的行軍速度很快,僅過去一刻鐘,徐盛便率軍抵達了浙陽渡。
此時的浙陽渡,已經被嚴毅軍所控制。
徐盛在渡口前勒住馬匹,抬眼望去,只見前方江水奔騰,氣勢恢宏,錢塘江宛如一條巨龍蜿蜒于大地之上。
大江北岸,一座占地數畝的水寨矗立在江邊。水寨周圍筑有四五米高的墻垣,相應的防御工事除了箭樓與角樓外,還有數座烽火臺,其規模相比一些中型城寨,也不逞多讓。
“速開寨門!”
一名騎卒縱馬上前,橫矛大喊。
守軍對自家主君麾下這支精銳再熟悉不過,連忙將寨門打開。
徐盛策馬沖過寨門,詢問匆匆趕來的軍侯杜?。骸按粶蕚涞萌绾瘟??”
杜俊躬身抱拳道:“屬下攻占此寨時,尚有斗艦五只,艨艟、冒突十一只,江舶和走舸七十六只,足夠司馬渡江所用?!?
斗艦是一種重要的中型戰船,船體大小僅次于樓船,也是水戰中的主力戰船,攻守兼備,適合近戰與接舷戰,船舷上裝設女墻,墻下開掣棹孔,舷內五尺建棚,棚上又建女墻,重列戰格,可容納上百人。
艨艟是一種用于快速突擊的中小型戰船,‘艨’指船體覆蓋的牛皮等防護裝置,而‘艟’則指船身的堅固與厚重。以機動性和防御性著稱,通??扇菁{二三十人。
冒突與艨艟類似,但在船體結構的細節上有所區別,比艨艟更輕便,吃水淺,適合在狹窄水域中航行。
走舸則是一種兼具戰斗、偵查、運輸的小型戰船,速度和機動性俱佳,不適合接舷戰與長時間作戰,但在登陸戰上有著先天性優勢。
江舶就是一種純粹的運輸船了,既運輸兵員,也運送物資。
徐盛聽罷,吩咐道:“立刻備船,供我部渡江!”
杜俊抱拳應喏,雙腿在馬腹一夾,領著徐盛急匆匆朝渡口馳去。
數百騎沿著寨內官道馳出六七百步,便來到渡口的中心區域。只見一片長寬各兩三百步的空地中央,趴著一只巨大的石龜,龜背上托著一塊丈余高的石碑,石碑正面刻了三個古樸莊重的大字‘浙陽渡’,背面刻著密密麻麻的隸體小字,記錄了這座存在上百年渡口的各種建造細節。
空地兩側是四排供士卒居住的營房和馬廄,以及兩座倉廩。
再往前七八百步,便是渡口的主體了:一座用巨石和木材搭建的堅固碼頭,筆直延伸至江中,足可容納一二十艘戰船同時???。碼頭兩側的江岸上還矗立著十座箭樓和兩座烽火臺,靜靜護衛著這片水域。
江面靠近江岸處,整齊??恐鴶凳淮蟠笮⌒〉膽鸫砀呗枺U如林,旗幟在江風中獵獵作響。
兩只斗艦和十多只走舸掛起風帆,正在遠處的江面上來回巡視。
從這些嚴密的防御設施中,可以窺見朱治潰敗給錢塘帶來的巨大沖擊。若非這場大敗,錢塘周圍數里的這些塢堡、營壘和水寨,絕不會如此輕易地被嚴毅軍占領。
此刻,數百名穿著粗布葛衣的百姓正聚在碼頭四周,畏畏縮縮地望著眼前這支剽悍的騎軍。
杜俊一面吩咐士卒將一塊塊半丈寬的登船板抬上碼頭,一面指著百姓介紹道:“這些都是居住在附近的里民,大多是在江上討生活的漁夫和漕夫,因軍中缺少船夫,末將便將他們召集了過來?!?
徐盛自然清楚他所謂的‘召集’是什么,無非是采用暴力手段將這些百姓強行驅來勞作。
與運城、仁城的百姓對錢銅、鄒他充滿仇視不同,錢塘的百姓雖然生活艱苦,但至少未被當做牲畜般奴役,生命和財產安全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障。因此他們對錢塘官府仍存有一些歸屬感,將攻伐錢塘的嚴毅軍視為侵略者,表現出了明顯的抵觸和排斥。
在行軍途中,徐盛就已清晰感受到這一點了。
他大聲安撫了百姓幾句,回頭朝杜俊認真叮囑道:“少君的軍法你是清楚的,不得劫掠、傷害百姓,每日的勞役錢要補足。待這場戰事結束后,你馬上派人將他們送回各里?!?
徐盛深知此事的重要性,絲毫不敢大意,須知一旦處理不好,激起民變,對全軍的作戰都會造成極其嚴重的負面影響。
杜俊也清楚這一點,肅然道:“司馬放心,卑下已派人向幕府稟報此事,相信今日便會有人趕來處理此事?!?
徐盛猶不放心,又叮囑了他幾句。
杜俊麾下士卒這時已經將登船板固定在碼頭兩側戰船的船舷上,開始指揮百姓登船。
百姓們排成兩列,老老實實地朝戰船走去。
他們中的大多數,將進入戰船底艙充當劃槳手,操作槳櫓。
少數擅長操船的則是在甲板上充當舵手、繚手和斗手,操縱戰船行駛。
數十名守軍手執兵刃,緊跟在百姓身后登上戰船,以做監視,防止出現什么意外。
待這些守軍登船后,數百騎卒方才牽著馬匹,小心翼翼地登上戰船。
運送徐盛部的戰船由四只斗艦和十只江舶組成,算是水寨內船體最大的一批戰船了。
十四只戰船的滿載量大約是一千五百人,運輸五百騎軍綽綽有余,但由于戰馬的存在,甲板上仍顯得比較擁擠。
徐盛登上的是一只長二十米、寬四米的斗艦,周圍的士卒有意給他留出了一片寬敞的區域。
他站在結實的甲板上,手按船舷,舉目眺望,只見江面寬闊無垠,水天一色,仿佛與遠方的天際融為一體。江水洶涌澎湃,波濤層層疊疊,如同千軍萬馬奔騰而來,發出震耳欲聾的轟鳴聲。
徐盛心中涌起一絲難以言喻的震撼,遠觀錢塘江時,他還沒有這種感覺,如今登船渡江,置身于茫茫江面上,他才體會到自身的渺小。
浙陽渡口前的這片江面,足足有四五百米寬!
這還只是錢塘江較為狹窄的水段,最寬處甚至可達上千米。
如此也就不難理解,為何像長江、錢塘江這些大江,會成為戰爭中的一道天塹了。如此寬闊的江面,根本無法架橋,只能依靠船渡,而從大江一端駛向另一端,即便是在沒有敵軍阻截的情況下,也要近一刻鐘的時間。
“起帆!開船咯!”
隨著一道道中氣十足的號令聲在江面上回蕩,底艙的船夫開始奮力劃動船槳,十四只戰船緩緩離開碼頭,破開江水,激起層層漣漪,向著遼闊的江面駛去。
徐盛的身體隨著船只的顛簸晃了一下,很快又站穩。
望著波瀾壯闊的錢塘江,他的心中不由自主地涌起一股豪情,仿佛有萬千熱血在胸中沸騰,讓他忍不住想要放聲吶喊。
兩個多月前,他還只是一個默默無聞的寒門子,奔走于瑣事之間,前途渺茫。而現在,他卻有了值得追隨一生之人,身居顯職,胸中抱負與才華得以施展,建功立業不再只是奢望,而是逐漸成為現實。
想到這里,徐盛不禁握緊拳頭,眺望江面的目光中,透出前所未有的堅毅...
一刻鐘后,戰船抵達南岸,五百精騎陸續下船,迅速排好隊列,往東南方疾馳而去。
與此同時,在永興方向,距離徐盛部十二里處,周昕騎著一匹雄健的棗紅馬,正率領四千軍朝東北方向的固陵渡行進。
錢塘江下游共有三處大型渡口:臨近富春的漁浦渡、錢塘南面的浙陽渡,以及永興東北的固陵渡。
漁浦渡和固陵渡目前掌控在王朗軍手中,而浙陽渡則是被嚴毅軍所占據。
在王朗軍掌控的這兩座渡口中,漁浦渡距離錢塘較遠,沿途據點頗多,固陵渡則距離錢塘很近,僅有五六里的路程,沿途據點也少。
兩相對比之下,固陵渡自然就成了周昕的首選行軍路線。他并不打算在錢塘江以南的空曠平原與嚴毅軍交戰,而是急于渡江,在固陵渡兩岸構建營壘,為后續大軍建立渡江的橋頭堡,同時也可隨時阻止嚴毅軍攻城。
促使他做出如此部署的,還有一個潛在的原因,那便是他對己軍戰力的擔憂。
這種擔憂來自兩個方面。
其一,由于王朗初至會稽,急于做出政績,將府庫中大部分的錢資用在了民事上,導致軍中本應淘汰的一些軍械裝備一直得不到更換。再加上王朗重文輕武,手底下也缺少得力的領兵之將,致使軍紀和操練也不盡如人意,雖然軍隊數量在江東各個勢力中居首,但戰斗力實在乏善可陳。
其二便是周昕對麾下將領的擔憂了。
當初他放棄丹陽時,將部曲也一道解散了,除了少數跟隨多年的家將外,大部分將領都已離他而去。如今隨他出征的這些戰將,絕大部分都不是他的人,其中不少人更是昨日才剛認識,彼此之間毫無了解,和陌生人沒什么區別。
在這樣的情況下,周昕實在沒信心,僅憑四千軍便去與擊潰朱治的嚴毅軍硬撼,唯有借助地利,或是在嚴毅軍攻城時發起突襲,或是等待主力抵達,才是他心目中的作戰良機。
如此,固陵渡對此時的他而言,就十分重要了。
在他不斷的催促下,大軍的行進速度很快,預計再有一個時辰便可抵達固陵渡。
周昕緊繃的神情逐漸舒緩下來,按照這個速度,全軍定能順利抵達固陵渡。屆時依托固陵渡水寨,進可攻,退可守,形勢將對己方非常有利。
噠噠!
就在他長舒一口氣時,遠處傳來急促的馬蹄聲,幾名斥候疾馳而來,揚起大片塵土。
周昕微微一怔,心中警兆大起,僅憑幾名斥候,怎會鬧出如此大的動靜?
還未等他細想,地面忽然顫抖起來,緊接著,一支幽靈般的騎軍沖破漫天的沙塵,如同一道閃電,朝己軍直撲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