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火箭試射
- 挖礦太陽系,從奧陌陌開始
- 自由分子
- 2832字
- 2025-01-18 20:32:18
中秋節剛過,長安城1號研發基地附屬試驗場傳來消息。
經過兩年多的設計研發和反復試驗,研究院內部編號“HJ-2009-甲”型火箭發動機各項指標已經達到設計參數,實驗狀態良好,可以安裝在“扶搖-2010-甲”火箭上進行試射。
“HJ-2009-甲”型火箭發動機,使用煤油作為燃料的液體火箭發動機,推力600千牛,噴管直徑1.2米,長度3.5米,重量900公斤。
“扶搖-2010-甲”火箭作為銀河集團第一款火箭,是一種一級單發火箭,長13米,直徑1.5米,重量45噸,可以把1.5噸載重發射到近地軌道。(胡扯的不要較真)
不論是“HJ-2009-甲”型火箭發動機還是“扶搖-2010-甲”火箭都只是在于洋參與下研發的初始型號,作為技術驗證使用。
更大推力的火箭發動機和更先進的火箭也在緊鑼密鼓的研發試驗,于洋手里有的是先進技術,但是再著急也不敢一下拿出來。
火箭發動機試驗的時候,運載火箭主體也是經過反復試驗,試驗場那邊也是制造了一些,只等火箭發動機研制成功就可以裝載發射。
當然,必要的申請還是需要的,不然被當做導彈給攔截下來就不好了。
現在夏國宇航部也鼓勵民營企業參與航天領域的開發,所以銀河集團的火箭發射順利通過了批準,不過需要全程監督。
這個于洋看來到是沒有問題,只是監督發射,又不是監督你研發制造。
再一個宇航部也是看看到底銀河集團(一元科技集團)的航天水平是真是假,現在打著發展航天領域的騙子公司也不在少數。
不到半個月時間,“扶搖-2010-甲”火箭整體完成安裝調試,已經豎立在試驗場的發射架上。
而且這第一次試射沒有選擇空射,還搭載了星斗衛星和星耀科技聯合研發的“星辰”系列0號實驗型通信衛星。
0號衛星上芯片和處理器是天府公司制造的,通訊設備是天星公司制造的、光學設備是天同公司制造的。
電池技術和太陽能電池板是金烏集團制造的,外殼材料是祝融集團制造的,還有一些機械裝置是天工集團制造的。
衛星的飛行控制系統和其他的軟件系統是星耀研發部開發的,其實技術方面全都是混沌研究院對應的項目組開發的,前面的公司負責制造,絕對100%自主研發自主制造。
于洋的意思是反正都是試驗,干脆一起,他對自己的技術和混沌研究院的科研人員們是很有信心的。
火箭和衛星的每個細節都進行了嚴格檢查,為了這次發射試驗,還調用了“白澤”大部分的算力進行反復計算,確保萬無一失。
銀河集團雖然不是夏國第一個要發射火箭的民營航天企業(貌似比歷史上提前了幾年),但是銀河集團應該是夏國為數不多的民營航天企業里技術和資金最雄厚的。
在銀河集團提交火箭發射申請之后,夏國宇航部就從府院高層那里得知這背后還站著一元科技集團這個隱形大能,雖然在外界不出名,但是在國家層面還是非常耀眼的。
……
銀河集團首次火箭發射的批準很快就順利通過,十月節最后一天,也是火箭發射的前一天,宇航部派來了三名監督發射工作的工作人員,其中帶隊的是一名宇航部的副局長,其余兩人也是高級工程師,可見對銀河集團這次試射的重視。
見到來人級別很高,于洋也不好意思躲著不見,平時和市政部門打交道都是集團副總和各子公司的負責人,作為技術型鋼鐵直男于洋確實不善于交際。
好在來的人都是技術型的,比較好打交道,雙方在混沌研究院長安1號研發基地見面。
于洋先是帶著三人參觀長安城研發基地對應銀河集團的航天研發大樓,在會議室介紹了銀河集團的一些可以對外透露的情況。
晚上,于洋帶著銀河集團的一些高層在基地的餐廳招待了宇航部一行三人。
飯后也是在基地的酒店式公寓安排的住宿。
第二天一早,簡單的吃了早飯,于洋就帶著銀河集團的高層和宇航部一行人驅車來到長安南郊1號附屬試驗場。
火箭的發射時間就定在今天下午1點30分左右。
由于發射場遠離城市,距離長安城一個多小時的車程,一行人10點左右才來到達。
和發射場的負責人先見了面,于洋帶著宇航部三人在試驗場參觀起來。
1號試驗場最讓人矚目的就是50多米高的火箭發射架,讓人感覺比較滑稽的是旁邊豎立一枚十來米高的火箭,比例有些不協調。
宇航部三人也是見過世面的,不論是夏國的發射場還是毛熊的發射場,甚至漂亮國的發射場都是見識過的。
不過像銀河集團這樣航天民企,自己建造的專業發射場還是頭一次。
其他航天民企的發射場都是在一塊空地上臨時搭建的簡易場地,這么專業,設施齊全的還是頭一次。
別看1號附屬試驗場地方不大,但是五臟俱全,有完備的發射指揮中心等設施。
為了觀測火箭發射后的飛行情況,還在附近山頭建造了光學觀測站和雷達觀測站。
更遠的就是按照火箭運行軌跡方向的一千公里內建立了多個觀測站,于洋為了航天事業也是下了大本錢。
隨著發射時間的臨近,整個試驗場的氣氛也是緊張了起來,除了指揮中心,就是發射架那里,工程師們進行發射前最后一遍檢查。
于洋和宇航部一行人在發射指揮中心后面的觀眾席落座,時不時小聲的交談一番。
于洋并沒有參與發射指揮,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去做,于洋負責相信他們,他也相信自己。
時間一分一秒的流逝著…
指揮大廳響起一道廣播聲音“0號火箭30分鐘發射準備……”
……
“0號火箭發射一分鐘準備……”
大廳傳來倒計時的聲音……
“10,9,8……3,2,1,點火”
只見指揮大廳的大屏幕上,0號火箭底部噴射火焰,開始脫離發射架緩緩上升,大廳里不斷響起各部門的觀測匯報。
“基地光學攝像跟蹤正常……”
“1號觀測站光學雷達跟蹤正常……遙測信號正常……”
短短幾分鐘后,地面上已經看不到火箭的身影,只能通過地面雷達觀測……
十分鐘后,銀河航天的觀測站已經失去0號火箭的身影……
“切換宇航部觀測信號……”
考慮到目前銀河航天的觀測能力,幾經協調,火箭發射后超出觀測范圍的部分,由夏國宇航部進行跟蹤觀測,并實時傳回銀河航天,于洋付出的代價僅僅是和夏國宇航部開展技術合作。
“0號火箭達到預定高度……開始星箭分離……”
“星箭分離成功……0號星辰進入預定軌道……”
“0號星辰啟動成功……太陽能帆板展開……”
“0號火箭箭體墜入太平洋預定位置,位置坐標XXXX……”
聽到發射成功的廣播后,大廳響起了歡呼聲和熱烈的掌聲。
于洋也鼓起掌來,這是一個好的開始,宇航部三人也紛紛向于洋道賀。
半小時后,0號星辰通信實驗衛星從太空中傳來了第一道通訊信息,是一張從太空中俯拍的藍星照片。
0號星辰通信實驗衛星雖然主要功能是通信衛星,但是也搭載了一些光學設備作為實驗之用。
所以也可以拍攝照片,并發送回地面,照片大小1G,數據下行傳輸耗時10秒鐘左右。
又觀看了一會0號衛星的運行狀態,于洋便起身和宇航部三人一起離開,后續的箭體打撈和衛星的技術試驗于洋就不再過多參與。
回到會議室,銀河集團航天部與宇航部對雙方今后的合作事宜進行了一番詳談,結束后于洋便派車將三人送去了機場。
0號火箭和0號衛星都是試驗型號,接下來還要進行多次發射試驗,這也是向宇航部申請過的。
這次宇航部全程監督火箭發射,回去后他們也要向上級匯報,重新評估銀河集團(一元科技集團)的航天技術實力。
在試驗場又待了半天,于洋和工程師們溝通了一些這次發射任務發現的技術問題。
于洋讓他們總結這次發射的經驗和出現的一些小問題,又安排了此次火箭發射任務的參與人員獎金和休假的一些事情,就返回了長安城1號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