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航天力量再升級
- 挖礦太陽系,從奧陌陌開始
- 自由分子
- 2394字
- 2025-04-03 22:30:35
太空上的事,都是銀河集團和混沌研究院航天部共同負責,于洋一般不過問細節。
地月運輸業務順利開通的事情,助理和“白澤”都已經向于洋進行了匯報,而且“白澤”后臺記錄了所有的過程細節,想看的話可以回放。
不過于洋現在可沒有閑功夫看這些,第二代“玄鳥”穿梭機即將完成測試,第一代“夜梟”多功能空天戰機已經正式下線,測試完成就可以入列啟用。
外星文明飛船還有7年的時間就要重回太陽系,月球的秘密基地還只是一些坑道,感覺火星基地更是遙遙無期。
不過現在第二代“玄鳥”穿梭機只要完成測試,就可以批量制造,加速月球基地和飛船工廠的建設進度。
安排完手頭上的事情,于洋秘密來到了印島國海島秘密基地,這里的地下工廠同樣可以制造“夜梟”多功能空天戰機。
黑洲礦山基地制造一批8架,這里制造一批6架,夏國內的工廠暫時不制造,第一批先制造這14架。
即使批量制造,“夜梟”的成本價依然超過了100億元夏幣,要不是需要在暗中守護集團在海外的產業,于洋也不舍得制造這么多。
不過這個價格已經算是很便宜了,以“夜梟”空天戰機的性能來說,如果公開的話,估計100億刀樂都會有人出錢買,漂亮國的b2隱形飛機的造價都達到20多億刀樂,換成夏幣都要150多億,而且有錢還買不到。
一元科技集團旗下12家海外防務公司,于洋給他們每家配備1架“夜梟”用來執行特殊任務,剩余2架“夜梟”,1架給集團安全部備用,最后一架留給于洋私用。
于洋平時想去一趟南洋或者黑洲,還得給府院那邊打招呼,又得注意別被海外不友好勢力盯上,而且經常去也怕府院知道印島國海島基地和黑洲礦山基地。
有了“夜梟”空天戰機就不一樣了,只要于洋不作死去白房子或者漂亮國軍部基地浪,整個藍星想去哪就去哪,可以體驗一下朝游北海暮蒼梧的感覺。
“夜梟”具備隱身的功能,全球測試的時候,無論是飛躍漂亮國、毛熊、西洲盟還是夏國上空的時候,都沒有被發現。
當然絕大多數的測試都是在晚上,趁著夜色,“夜梟”的發動機噴口經過特殊處理,尾焰非常暗淡,抵近都很難發現,但是如果是白天,飛行高度過低的話還是容易被肉眼發現的。
而且“夜梟”空天戰機,無論從外形設計上,還是外殼特殊涂裝,發動機降噪設計等方面都做到了技術突破,同樣降低了通過飛行時產生的聲音被發現的幾率。
為了防止曝光,“夜梟”機身上沒有任何文字標識,漆黑如墨,連駕駛艙的玻璃都是特殊材料制成,單向且吸光。
14架“夜梟”下線后已經完成了測試,只等各個防務公司的秘密基地建造完成就可以入列,于洋的這一架“夜梟”仍然使用7這個編號。
“夜梟7號檢查完畢,可以起飛……”基地主控中心的喇叭傳來駕駛員的聲音(外語)。
“收到,請等待……”指揮員回復道(外語)。
“先生,7號機準備好了,隨時可以起飛……”基地負責人向于洋道。
在這里于洋依然是偽裝的身份,只有基地的核心人員知道真正的身份,但是當著其他人的面,都只是稱呼于洋先生。
“好,你辛苦了,看好這里,我去一趟10號基地……”于洋道。
“好的,先生”基地負責人道。
隨后于洋就帶著助理和保鏢離開基地主控中心,來到基地最上層的停機坪,雖然飛機沒有涂裝編號,但是隨身攜帶的終端設備會自動對接飛機內的電子編號,進行指引,這背后都是人工智能“白澤”在管理。
“夜梟”空天戰機雖說是戰斗機,但也有運輸的功能,貫通式機艙,艙內空間高2米,寬4米,長6米。
機艙最前端是兩名駕駛員,后面是挨著艙壁兩排縱列的座椅,每排可坐4人,中間是1.5米寬的過道,艙門在飛機尾部,駕駛員座位后上方有一個緊急逃生窗口。
“夜梟”畢竟是一款戰機,舒適性肯定比不上豪華的私人飛機,好在每個座位寬1米,中間的扶手可以折疊,坐著也不擁擠。
“客人已登機,請求起飛……”見于洋一行人登上了7號機,駕駛員按下了關閉艙門的按鈕,呼叫了指揮中心。
“收到,可以起飛,目的地10號基地……正在打開穹頂……”廣播里傳來指揮人員的聲音。
“目的地已設定,開始起飛……”
說罷,停機坪上方的偽裝穹頂緩緩打開,7號“夜梟”被移動升降臺送到了穹頂出口,4發矢量發動機噴口向下噴出熾熱的火焰,帶動飛機快速上升。
“夜梟”是可以垂直起降的,這就是它的特別之處,不需要跑道,隨時隨地可以起飛降落。
快速的上升到了1000米的高空,發動機調整了噴口角度,“夜梟”以60度的大角度飛向了更高的高空,僅僅5分鐘不到,就上升到了100公里的高度。
緊接著飛機開始加速,1馬赫……3馬赫……5馬赫……7馬赫……10馬赫……,速度一直穩定在10馬赫。
如果選擇飛出大氣層,那速度就可以更快,最快可以達到30馬赫,但是眼下沒必要,10馬赫的速度也足夠了。
11號印島國海島基地,到10號黑洲礦山基地,距離10000公里左右,從“夜梟”7號空天戰機起飛,只用了55分鐘就到達了目的地。
于洋幾人并沒有穿著抗壓服,“夜梟”使用了特殊的抗壓技術,機艙內的壓力和地面一樣,讓乘坐的人沒有任何不適的感覺。
一路上,于洋都在平板上處理集團白天傳來的工作,“白澤”還會把“夜梟”的飛行狀態發到平板上,像一個游戲的小圖標一樣,太空中集團的偵測衛星也發現不了“夜梟”的身影,好在有電子信號可以識別定位。
沒多久,飛機系統提示已經到達10號基地上空,駕駛員和10號基地的指揮中心取得了聯系,在基地的引導下,“夜梟”7號機緩緩下降,進入了礦山上裂開的一個黑洞,這也是基地偽裝的穹頂停機坪。
10號基地穹頂停機坪,此時也停著8架一樣的“夜梟”空天戰機,駕駛員都是提前統一培訓的,是集團內部人員,平時不與基地外部人員交流。
地基負責人早已接到于洋要來的通知,在停機坪等候,這里除了基地安保,外部人員已經清空。
于洋過來一是試試“夜梟”的性能,二是來看看這邊的8架“夜梟”和其他項目的情況。
一元科技集團雖然遭人嫉妒,但在明面上也沒有仇恨值太高的敵人,所以不會有大規模戰斗的場面。
黑洲礦山基地和印島國海島基地研發的一些武器裝備,都只是用于特殊任務、特種作戰上的。
于洋也沒有讓他們浪費精力去研發那些匪夷所思,不切實際的東西,一切以實用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