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10章 破譯外星文明

即使在同一個藍星之上,也分為了不同的文明,不同的文化和地域,有狹義上的區分,也有廣義上的區別。

同一個問題,放在浩瀚無垠的宇宙中,也是同樣的道理。

自從于洋制定的“捕魚計劃”第二階段成功以來,這一年多的時間里,“亢金龍”已經向藍星發回了7.2G大小的內容,這和“伏羲”計算的結果幾乎分毫不差。

這7.2G大小的內容換算成外星文明的文字,大約7370個字符,但是排列組合起來幾乎無限多。

這些內容里面又有40%左右是重復的,在十幾座研發基地和中心的語言文字專家們研究認為,這些重復的字符和藍星文明中語言文字常用的一些名詞、動詞、形容詞之類的相同的原理。

兩個完全陌生的文明碰撞在一起,如果沒有共同的參照物,很難會理解對方的語言和文字所要表達的意思,就如雞同鴨講一樣。

好在上一世于洋作為“白嫖專家”,閑暇之余,都在默默學習實驗室數據庫中的機密資料,來充實自我。

前有車后有轍,有了大漂亮們當初夜以繼日的研究成果,于洋這一世就可以少走很多彎路。

之前招募的三千多名語言、考古、文字文明學專家,分散在一元科技集團藍星上的各個研發基地、中心和馬甲公司里。

有了于洋的暗中指點,接收到的這七千多個外星文明字符,陸陸續續算是破解了90%,至于剩下的10%,專家們猜測可能是一些專業技術名詞,還需要斟酌確定。

于洋上一世也沒在大漂亮的資料庫中見過的字符,也不敢妄加推斷,還是需要這些專家們去破譯,還有“白澤”和“伏羲”的推演計算。

如果是文化、習俗、日常之類的名詞、形容詞還好說,即使翻譯錯了,也沒有太大的影響。

但是,如果是技術上的一些參數或者說明,那可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所以于洋也不得不謹慎為之。

好在現在外星文明在整個太陽系也是獨一份,算是于洋獨吞,可以慢慢研究消化,總有一天會完全搞明白。

除了破譯外星文明字符之外,還要徹底轉化(翻譯)為藍星文明的語言文字,成為于洋所需要的外星文明技術,才能徹底的運用到實際的技術研發當中。

這一年多來,已經破譯出來的部分內容,除了有大約2500字符的飛船宇宙航行日志,就是一個飛船內部小型運輸(代步)工具的維修記錄和參數。

這些日志標明的發生時間是按照外星文明的時間歷法,翻譯過來大概意思就是17721歷,至于換算為藍星上的時間是多少,因為沒有參照,暫時不得而知。

“亢金龍”撞擊外星文明飛船之后,自身攜帶了一部小型的物質分析儀器,分析樣本得出的結論顯示,外星文明飛船的宇宙塵埃外殼形成于大約30-35萬年前,像樹木一樣存在年輪,一層一層的。

飛船的金屬外殼形成時間大約38-40萬年前,當然因為儀器功能的原因,測定不是太準確,但也差不太多。

……

所有參與外星文明破譯工作的專家們,只負責研究一部分的字符,除了少數經過考察的核心研究員,其他的都是“伏羲”打亂后隨機派發給各個基地、中心的,也是為了防止關于外星文明的事情泄露。

專家們只負責破譯,之后排列組合、分析的事情最后都交給了集團的人工智能“白澤”和“伏羲”處理,畢竟它們的計算能力更強,邏輯思維更清晰。

翻譯后的飛船在宇宙中的航行日志,經過“伏羲”分析對比全藍星拍攝到的已知宇宙的信息,暫時沒有發現相同的坐標地點。

混沌研究院,天文專家組,也是“捕魚計劃”的支援組,分析后得出的結論,外星文明飛船的路線超出了藍星目前的觀測范圍,或者被某些大質量的星系或者星云擋住了視線。

這些對現階段的藍星來說不是太重要,那是因為藍星連發現外星文明來路的能力都沒有,其他的說再多只是空談。

至于另外一些飛船內部小型運輸(代步)工具的維修記錄和參數,經過技術組專家分析,外星文明使用的是一種磁懸浮技術。

類似于反重力,但又不是真正的反重力技術,不過這已經值得于洋和研究院的科研人員們興奮了。

準備了那么多年,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財力,不就是為了得到外星文明的科技嗎?現在終于要實現了。

接下來就是等剩余10%的內容正確破譯校準完成,然后就可以轉化為藍星文明的技術……

磁懸浮技術藍星也有,只不過幾十年的發展,依然還沒有突破槽軌的束縛,外星文明的磁懸浮技術已經突破這一方面。

通過翻譯后得出內容是外星文明的磁懸浮飛行器,研究員們暫時命名為“飛板”,因為它的樣子就像一塊飛行的板子。

注意,這里所說的是磁懸浮飛行器,是可以飛行的,理論上只要不超出星球的磁場范圍,都可以自由飛行,近乎于傳說中的反重力技術。

別看“飛板”只有0.5平方小小的一塊,其自帶磁力發生器,還有磁力導向和線性驅動器,還有穩定調節器等設備,最重要的是有一個足以支撐“飛板”運行的超級能源裝置。

維修日志顯示,這塊“飛板”在閑置的狀態下,因為沒有及時進入固定卡槽,恰巧飛船遇到了宇宙風暴,顛簸導致“飛板”撞擊到了通道閘門。

其實“飛板”的外殼材料都是超級合金制作,沒有那么脆弱,但是撞到飛船內通道閘門的時候,正好是閘門正在關閉的過程中。

意思就是相當于腦袋被門夾了一下,有些輕微變形,影響到了“飛板”的結構穩定。

后來被飛船內的懸浮機械臂送到維修室進行維修,飛船智腦按照檢修標準對“飛板”進行全方位檢測,然后進行技術維修,系統日志錄入了“飛板”的一部分技術數據。

看似簡單的維修日志,但是給于洋和混沌研究院,在磁懸浮這方面的技術上很大的啟發和技術參考,而且“飛板”的合金技術、超級能源等技術也是超越藍星現有技術水平,非常值得去深入研究。

這一年多時間得到的外星文明數據,于洋估計只有外星文明飛船數據中的億萬分之一,而且這還只是一艘探險飛船,在外星文明中能集成多少科技,不得而知。

在“白澤”和“伏羲”的推演計算之下,很快剩余10%的外星文明徹底翻譯完成,也進行了校準。

接下來就是徹底轉化為自己的技術,這個項目于洋還是親自參與,以往也是如此,只要說重要的研發項目,都是于洋親自牽頭。

經過混沌研究院任務中心專家組們共同努力,把這個項目進行了分解,得到的外星文明數據也進行了合理的拆分。

下達給了研究院旗下12個研發基地,20個乙級研發中心,海內外近一萬名研發人員直接參與。

按照于洋的計劃,要求混沌研究院務必兩年內,拿出超越藍星文明一個世代的技術成果。

主站蜘蛛池模板: 郓城县| 莱芜市| 崇阳县| 乐昌市| 罗源县| 杭州市| 高要市| 湘西| 胶南市| 红原县| 安新县| 大足县| 水城县| 南江县| 卓尼县| 天津市| 名山县| 通海县| 黎城县| 台前县| 东源县| 凤冈县| 泰安市| 浦北县| 彭山县| 大英县| 图木舒克市| 五华县| 德江县| 乾安县| 台中市| 宜兰县| 庐江县| 民和| 盐津县| 柘荣县| 安新县| 泌阳县| 汾西县| 陕西省| 三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