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論紀元二十一年,林昭在研究所當中首次提出了要將“理之現”接入人類資源數據庫,以便于更好的輸入理論到“理之現”當中去。
在經過半個鐘頭的討論之后眾人都選擇否決了林昭的提議,其中包括他的母親林思雅在內。
而否決的理由是:為了防止“理之現”出現意識而導致的危機,還有一點就是為了遵守與瓦爾特·理的約定。
林昭并不愿意相信這個理由,他更不相信“理之現”會因為接入人類資源數據庫而產生意識。
他認為如果想要誕生意識那前提就是得需要擁有能夠判斷對于外界一切事物的反饋與鑒別。
然而“理之現”只擁有對外輸出造物這一反饋,它無法去干預外界事物對它的各種影響以及各種對于外界事物的鑒別。
更何況它也只能汲取人們給予它的理論而已,它并不能主動去舍棄與主動的汲取它所摒棄的所需要的。
總不可能它能夠依靠與這些雜七雜八的理論合并然后梳理汲取后,自我衍生出意識吧?
這很明顯是不可能的。
還有那個和瓦爾特·理的約定,林昭更是不屑一顧,如果不把“理之現”接入人類資源數據庫,那么這機器只有擁有大量知識儲備的科研人員才能夠使用。
而林昭想要的是天下人都能夠操作“理之現”,雖說這個提議被眾人否決了。
可這并不妨礙林昭在私底下實行這件事。
而在實行這一計劃之前必須得先擁有一臺屬于自己的“理之現”,如果在研究所內直接使用所內的“理之現”來生產“理之現”的部件的話,必然會被研究所當中其他的科員察覺。
就在林昭思考計劃如何進行下去的時候,客廳當中的復印機告訴了他答案。
既然不能直接說出自己打印的零件是為了組裝“理之現”,那么為什么不試試看用其他的名義來打造配件呢?
說干就干,林昭立馬就去到信息數據艙當中規劃腦海中的計劃。
在信息數據艙當中林昭不斷得劃動著各個信息數據板,在虛擬鍵盤上不斷著敲擊著。
最后隨著林昭一握手心,所有的信息規劃都傳輸到了林昭手上的全息智能芯片當中。
計劃的第一步是先研究出用料和“理之現”一模一樣的一臺“機器”。
當然了,到最后這臺機器肯定是有著實際用處的,只不過……
該創造一臺什么機器好呢?
林昭來到書房坐下,用手撐著腦袋思考著……
隨著視線不斷打量著書房當中的各種事物時,目光鎖定在了書柜上。
現在居家書房所用的書柜普遍是由■■家具有限責任公司制造的,主打的就是一個性價比,雖說已經是理論紀元了,但還是有不少人喜歡看實體書。
外觀看著像是由原木制作的,然而實際上是由“理之現”所生成的全新材料,該項材料外表模擬了原木的外觀和材質,內部則是鈦合金材質。以至于敲擊“木頭”會發出金屬的聲音。
“我完全可以做一個智能書柜啊!可以通過使用者的需要來將書柜當中所擁有的書直接提取出來給使用者。”林昭盯著書柜想到。
說干就干,林昭立馬就將智能書架的框架構設好,隨即便按照著已經構設好的框架來書寫理論,在此途中林昭再一次突發奇想。
“如果這個智能書架可以直接通過連接網絡來輸出一本實體書該怎么樣呢?”
于是林昭便將之前所畫的框架已經配套的理論揉成一團扔進復原機中開始新的作圖構建理論。
一個鐘頭左右林昭停下了勞作,看著圖紙上的框架,再加上一旁的理論滿意的點了點頭。
看來眼時間,已經是晚上23:24了。于是林昭便去簡單得洗漱了一下就上床睡覺了。
第二天研究所當中……
林昭來到研究所之后便將智能書架的框架及其理論交給了理論檢查員,申請使用“理之現”。
“什么?!”一名理論檢查員拿著林昭研發的智能書架的框架及其數據贊嘆道“不虧是你啊林昭!我們創建新品的框架和其理論一般都是要一個月左右的時間,而你一天不到就創造出了框架以及相關的理論。”
林昭摸了摸鼻子,隨即將框架和理論搶回自己手上,開口回應:“也沒有啦,主要是因為當時正好看到了書架,也剛剛好有相關的想法而已啦。”
那名理論檢查員白了林昭一眼,并說道:“你以為誰都跟你一樣?那么有想法,而且哪怕只有想法也不可能直接就把框架及其理論畫出來寫出來吧?”
“哈哈……”林昭沒有說話,畢竟自己也算得上是天才,當年自己可是同一屆當中相當拔出的理學博士。
對于這些科研方面還是手拿把掐的,再加上這些年來的科研,各個方面基本都有所涉及,可以說自己是當今世界上學識最為淵博的幾個人了。
隨即林昭也不顧那名理論檢查員的臉色,向存放“理之現”的房間走去,他現在就要去制作“智能書架一代”的材料。
理論檢查員見狀也沒有說什么,畢竟林昭已經通過了自己的檢查,已經確認不是為了映射出殺傷性物質或者是武器,映射出的“現”多半也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隨著將框架及其理論投入“理之現”當中,“理之現”也開始了運作。
伴隨著機器的嗡鳴聲,“智能書架一代”也逐漸出現了雛形。
不一會兒,隨著“叮!”的一聲,“理之現”完成了運行。
林昭將智能書架取了出來,摸了摸書架材質的觸感,又摸了摸“理之現”外殼的觸感。
“嗯……手感是差不多的,只不過不清楚內部的元素與‘理之現’內部的元素是否相符。”林昭摸著“理之現”的外殼想。
“喂!林昭,你‘理之現’用好了沒有啊?我們還排著隊要使用呢!”存放“理之現”的門口一名研究員不耐煩地問道。
“哦哦,”林昭回過神來,“我馬上就好!”
林昭用搬運槍將“智能書架一代”放到推車上后便推著“智能書架一代”離開了存放“理之現”的房間。
他不急不慢得回答自己科研的區塊將“智能書架一代”放到了研究臺上。
既然都做出來了了,那至少得看看它能不能正常的運行。隨即便將其連接上了研究所的公共數據庫,然后選中一篇由■■研究員所發表的一篇長篇小說后按下出書按鈕。
不一會機器便開始了運轉,而林昭則是在一旁記錄相關的數據。
“靜音處理……符合理論!
輸出速度……符合理論!
最后是輸出品……”
林昭拿起那一本由■■研究員寫的長篇小說,翻看了幾眼,又截下一小塊書本的封面與內部的書頁放到檢查器上。
“嗯……封面質量……符合理論!
書頁質量……符合理論!
字體大小及其使用的墨水……不符合理論……”
林昭點了點頭,只有這種符合常理的錯誤才能夠不露出破綻,這樣才能合情合理的創造出二代機。
現在只要改一下框架就行了,畢竟其他地方都是符合理論的。
不一會林昭便將框架修改完畢,再一次去到“理之現”那里制造改良后的“智能書架一代”。
再將“智能書架二代”放在研究臺上之后便開始了第二次測試。
“各項數據……全都符合理論!”
在通過各項數據與理論的相互證明之后,這一項技術就可以對外出售了。
“嗯……就先聯系■■家具有限責任公司吧,畢竟靈感是從他們家的書架上來的。”
至于“智能書架一代”就自己帶回家吧,當然一般情況下有缺陷的成品機前面幾號機都是投入原子分解機當中回收材料再利用了。當然研究員也可以選擇帶回家留作紀念。
在結束研究所目前所研究的項目之后,林昭便帶著“智能書架一代”回了家。
一回到家中之后林昭便在自己的房間當中將“智能書架一代”給拆開,只留下外殼,而核心部分則是被扔進原子分解機當中回收了。
那么接下來就得想辦法合理的擁有“理之現”的核心各個部件了。
首先“理之現”的核心由三個部分組成,第一個部分是原子重組部分,第二個部分是理論框架比擬部分,第三個部分是原子輸出部分。
后面兩個的理論框架部分和原子輸出部分其實還好取得,畢竟現在有很多生產機械都擁有這兩個核心部件。
而原子重組部分就目前而言僅“理之現”和原子重組機擁有這個核心部件。而且“理之現”的原子重組部分是瓦爾特·理專門設計的,可以算得上獨一份了。
目前似乎陷入一個僵局,因為想要取得“理之現”的原子重組部分這一核心部件,就必須得要用“理之現”來打印,手搓出來的可能性為0%,但可以合情合理取得“理之現”的原子重組部分就只能選擇創造出與“理之現”擁有相同功能的機器。
但僅以目前而已林昭完全沒有任何的靈感想法。
除非……
林昭能夠改良“理之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