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齊桓公伐楚盟屈完(283) 僖公四年

導(dǎo)讀

公元前656年,齊桓公為稱霸諸侯,討伐楚國。齊使者恃強凌弱,蠻橫地指責(zé)楚國“包茅不入,王祭不共”,并以“昭王南征而不復(fù)”要挾楚國。楚使者承認應(yīng)該納貢,但是對昭王不返據(jù)理力爭,不卑不亢。齊桓公不肯甘拜下風(fēng),于是炫耀武力。楚使者屈完隨機應(yīng)變,義正詞嚴。于是雙方講和,簽訂盟約。本文情節(jié)跌宕,對話句句機鋒,是一篇絕妙的外交辭令。

春,齊侯以諸侯之師侵蔡(284),蔡潰,遂伐楚。楚子使與師言曰(285):“君處北海(286),寡人處南海,唯是風(fēng)馬牛不相及也(287),不虞君之涉吾地也(288),何故?”管仲對曰(289):“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太公曰(290):‘五侯九伯(291),女實征之(292),以夾輔周室(293)!’賜我先君履(294):東至于海(295),西至于河(296),南至于穆陵(297),北至于無棣(298)。爾貢包茅不入(299),王祭不共(300),無以縮酒(301),寡人是征(302)。昭王南征而不復(fù)(303),寡人是問。”對曰:“貢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共給(304)?昭王之不復(fù),君其問諸水濱!”師進,次于陘(305)

夏,楚子使屈完如師(306)。師退,次于召陵(307)。齊侯陳諸侯之師,與屈完乘而觀之。齊侯曰:“豈不穀是為(308)?先君之好是繼(309),與不穀同好,如何?”對曰:“君惠徼福于敝邑之社稷(310),辱收寡君(311),寡君之愿也。”齊侯曰:“以此眾戰(zhàn)(312),誰能御之?以此攻城,何城不克?”對曰:“君若以德綏諸侯(313),誰敢不服?君若以力,楚國方城以為城(314),漢水以為池,雖眾,無所用之。”

屈完及諸侯盟(315)

譯文

魯僖公四年春季,齊桓公率領(lǐng)諸侯國的軍隊攻打蔡國,蔡國潰敗,齊軍于是又進攻楚國。楚成王派遣使者來到軍中說:“君侯住在北方,我住在南方,即使馬和牛走失,也不會跑到對方境內(nèi)。沒想到您卻來到我國土地,這是什么緣故?”管仲回答說:“以前召康公命令我們的先祖太公說:‘五等諸侯,九州之長,你都可以征伐他們,以便輔佐周王室!’賜給我們先祖征伐的范圍,東邊到大海,西邊到黃河,南邊到穆陵,北邊到無棣。你們應(yīng)該進貢的包茅不按時進貢,使天子祭祀時供應(yīng)不上,沒有辦法縮酒,我為此來問罪。昭王南巡而沒有返回,我來責(zé)問你們。”楚使者回答說:“貢品沒有送去,是我們君王的罪過,豈敢不供給呢?昭王沒有返回,您還是去問水邊上的人吧!”諸侯軍隊前進,駐扎在陘地。

夏季,楚成王派屈完到諸侯軍駐地。諸侯軍后退,駐扎在召陵。齊桓公把諸侯的軍隊布列成陣,和屈完乘坐一輛車子檢閱軍隊。齊桓公說:“這一切難道是為了我嗎?是為了維持我們先祖建立的友好關(guān)系,跟我和好吧,怎么樣?”屈完回答說:“承蒙您向我國社稷之神求福,收容我們國君為同好,這正是我國君王的愿望。”齊桓公說:“用這些諸侯國軍隊作戰(zhàn),誰能抵御他們?用這些諸侯國軍隊攻城,哪個城不能攻破?”屈完回答說:“君侯如果用德行安撫諸侯,誰敢不服從?君侯如果使用武力,楚國將把方城山作為城墻,漢水作為護城河,您的軍隊雖然很多,也沒有什么地方用得上。”

屈完和諸侯訂立了盟約。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定州市| 东辽县| 井陉县| 丹凤县| 巍山| 潞西市| 六枝特区| 滨州市| 山丹县| 秦皇岛市| 仪征市| 汶上县| 苍南县| 阳城县| 曲麻莱县| 炎陵县| 农安县| 宜春市| 会泽县| 昌黎县| 讷河市| 米脂县| 东台市| 南康市| 奇台县| 沧州市| 英德市| 白银市| 松阳县| 阆中市| 永福县| 远安县| 玉门市| 弥渡县| 钟山县| 涿州市| 宜黄县| 延庆县| 庄河市| 香河县| 富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