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文觀止:語文課推薦閱讀叢書(下)
- (清)吳楚材 (清)吳調侯編選
- 1377字
- 2024-12-26 17:25:37
歸去來辭(1)
導讀
題目一作《歸去來兮辭》。義熙元年(405)十一月,陶淵明因“不為五斗米折腰”,無法忍受官場的束縛和黑暗,辭去彭澤令,毅然歸隱田園,此文即此時所作。開篇即呼“歸去來兮”,點明了棄官后的興奮心情,又回顧官場生活,深以為非;接著對歸隱生活展開美好的想象,兩相對比,更顯田園生活之安適;最后以議論為結,發出了不愿富貴,只想樂天知命度過一生的感嘆。文章筆觸清麗瀟灑,很能體現作者任情自然的風格。
歸去來兮(2),田園將蕪胡不歸(3)?既自以心為形役(4),奚惆悵而獨悲(5)?悟已往之不諫(6),知來者之可追(7)。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舟搖搖以輕揚(8),風飄飄而吹衣。問征夫以前路(9),恨晨光之熹微(10)。乃瞻衡宇(11),載欣載奔(12)。僮仆歡迎,稚子候門。三徑就荒(13),松菊猶存。攜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壺觴以自酌(14),眄庭柯以怡顏(15)。倚南窗以寄傲(16),審容膝之易安(17)。園日涉以成趣(18),門雖設而常關。策扶老以流憩(19),時矯首而遐觀(20)。云無心以出岫(21),鳥倦飛而知還。景翳翳以將入(22),撫孤松而盤桓(23)。
歸去來兮,請息交以絕游(24)。世與我而相違(25),復駕言兮焉求(26)?悅親戚之情話(27),樂琴書以消憂。農人告余以春及(28),將有事于西疇(29)。或命巾車(30),或棹孤舟(31)。既窈窕以尋壑(32),亦崎嶇而經丘。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善萬物之得時(33),感吾生之行休(34)。
已矣乎!寓形宇內復幾時(35),曷不委心任去留(36)?胡為乎遑遑欲何之(37)?富貴非吾愿,帝鄉不可期(38)。懷良辰以孤往(39),或植杖而耘耔(40)。登東皋以舒嘯(41),臨清流而賦詩。聊乘化以歸盡(42),樂夫天命復奚疑!
譯文
回去吧!田園快要荒蕪了,為什么不回去呢?既然自己的精神被形體所役使,為什么如此失意而獨自傷悲?我明悟過去的錯誤已經不可挽回,知道未發生的事還來得及補救。我確實走入了迷途,但還不算遠,已覺悟到現在的做法是對的而曾經的行為是錯的。船在水上輕輕漂蕩,微風吹拂著衣裳。向行人打聽前面的路,怨晨光微弱耽誤路程。于是看到了自家的房子,我心中十分欣喜,奔跑了過去。僮仆歡快地迎接我,孩子們守候在門前。院子里的小路已經荒蕪了,松樹和菊花還長在那里。帶著孩子們進了屋,美酒已經盛滿了酒樽。我端起酒壺酒杯自斟自飲,抬頭觀賞庭院中的樹,覺得很愉快。倚著南窗寄托我的傲世之情,深知這狹小簡陋的小屋容易使我舒服。每天在園中游玩成為樂趣,小園雖然安了門卻經常關著。拄著拐杖走走歇歇,時而抬頭望著遠方。白云自然而然地從山峰間飄出,倦飛的小鳥也知道飛回巢中。日光暗淡,太陽即將落山,我流連不忍離去,手撫著孤松徘徊不已。
回去吧!讓我同外界斷絕交游。世上一切都跟我的志趣不合,還駕車出去追求什么呢?親戚的知心話使我感到快樂,彈琴讀書讓我愉快,這些都消除了我的憂愁。農夫把春天到了的消息告訴我,(我)將要去西邊的田地耕作。我有時坐著有帷幕的小車,有時劃著一條小船。既要沿著那幽深的溝壑,又要經過那高低不平的山丘。樹木欣欣向榮,泉水開始緩緩流動。(我)羨慕萬物恰逢繁榮滋長的季節,感嘆自己的一生將要結束。
算了吧!身體寄托在天地間還能有多長時間,為什么不隨心所欲,生與死都順隨自然?為什么心神不定,到底想要到哪里去?富貴不是我的志愿,修仙成神是沒有希望的。愛惜美好的時光,獨自外出,要不就扶杖鋤草培土。登上東邊的山坡我放聲長嘯,傍著清清的溪流把詩歌吟唱。姑且順隨自然造化,直到生命的盡頭;樂安天命,還有什么可疑慮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