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壽命數字是底層規則的定律,無人能違抗。
只有天外因素才能干擾。
例如姜世和詩音,他們是不存在于此時間線的人。
兩人的操作能干涉當前時間發生的事件,只要事件影響足夠大,就能造成不一樣的影響,使一個月的期限變多,或是解除限制。
這也是姜世二人降臨此地的意義。
“可是人能抗輻射嗎,不可能吧?”詩音指出羽奈話里的現實問題。
羽奈或許沒問題,畢竟她不是純正的人類了。
詩音和姜世的身體可沒有脫離人類的范疇。
“氫彈不是原子彈,核輻射沒那么夸張,不過看天上的塵埃云情況,減壽到一個月內很有可能。”
姜世說道,他知道自己的通關時間只需要三十一天,因此核輻射對他來說還好,只要能活到通關,就沒有問題。
他感覺核輻射只是其中一個因素。
要知道避難所內的人壽命也是計算在內的,輻射塵埃總不至于流入避難所內部,它們有自動凈化系統過濾。
全城人類的死因肯定不止于此。
若要破解第一輪模擬,得活到最后才能知道真相。
嘟嘟。
聯絡器的聲音又在房間內響起。
三人的目光不約而同看向聯絡器。
羽奈看向姜世,想知道他怎么選。
“姜世哥哥,不管你怎么選,我都聽你的。”羽奈糯糯道,已將全身性命交付于姜世。
詩音雙手抱臂,一言不發,態度無所謂。
姜世看著窗外涌動的鉛云,另一邊避難所的方向。
他心里有種奇妙的感覺,他正站在人生的交叉路口,朝左是進行地上生活,朝右是進行地下生活。
兩種道路,兩種死法,不管是哪一種,壽命數字已定好他們的死期,除了他們自己,不會別的意外。
若是現在存檔,姜世可以兩條路都走一遍,不怕走錯路。
此時正值他降臨天頂市的第三天傍晚,前兩天所做的操作在他看來已足夠完美,沒有太多可以做的選擇。
剩下的天數也足夠充裕,在他看來有很多操作空間。
最關鍵的一點是他認識了羽奈。
天使就在我身邊。
他不需要外出,也不需要費盡心思尋找。
為節省時間,他選擇了在此刻存檔。
現在他和羽奈關系很好,不用擔心在這里死檔。
存檔覆蓋原先的時間點后,新檔成立。
姜世收回系統,拿起聯絡器道:
“羽奈需要自由,我需要提出幾點建議,需要你們都同意,我才會帶著羽奈回避難所。”
老所長還能怎么辦,只能嗯嗯點頭答應。
“不能干涉她的自由,不對她體檢,她也不參與機甲駕駛……以及我們三共住一間。”
最后一點同居的建議,讓老所長很意外,不過他想了想,答應了。
姜世約定好現在就出發,就掛掉了電話。
提出最后一點建議時,姜世刻意停頓了一下,花了幾秒鐘,與兩人迅速交流意見。
人員分散居住,有可能發生意外。
姜世以最大的惡意揣測別人,自然是按照最壞的打算去做準備。
如果三個人住在同一間屋子,被偷襲的成功率就小很多了。
詩音本來就沒意見,她一直都想觀察姜世,睡覺也不想放過。
羽奈心思單純,也沒有意見,甚至很高興能繼續同居。
她實在是一個人獨孤怕了。
就這樣,姜世三人離開有電的安全屋,坐上汽車,奔向避難所。
核塵埃云飄蕩的城市,安靜的道路上突然多出了幾輛汽車,奔向避難所的方向。
有的奔向爆炸地點相反的方向,試圖躲避核輻射最嚴重的地區。
姜世的車面上繪有眼球魔的名字噴繪,沿路的車主都被硬控眼睛。
自控力好的人,強行剎住了車,望著車子離開視線。
自控力不好的人,一頭撞到路邊的店鋪。
姜世一路疾馳,遇人人撞墻,暢通無阻。
到了向下的盤山路,路上的堵塞車子都被軍隊的裝甲車拖走了,方便姜世一路通行。
現場還有幾輛軍車停在那兒,保持道路的暢通。
姜世的車一經出現,就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眼睛死死盯著車面。
一道道無線電消息傳進避難所門口,士官長立馬知道是姜世來了。
如此古怪,令人恐懼到心里的眼球魔噴繪,只有見過眼球魔的高靈感天才才能畫出來。
“全體都有,迎姜世駕駛員!”
避難所門口的士兵排成兩排,隆重歡迎姜世加入避難所。
士兵們見過姜世隔空“爆頭”的超能力手段,都對他怕得很。
聽到號令,他們不敢有任何多余動作,定得像木樁一樣,向姜世敬禮。
避難所的入口很大,姜世看見道路暢通,索性開著標志性的眼球魔噴繪車子進去。
車子進入圓型的通道,頭頂一盞盞日光燈散發電光,照亮下邊的路。
路很長,也很深,前方似深不見底的黑暗巨口,路不停地延伸,車子不停地跑。
姜世不知道這避難所到底挖了多深,八十時速的車子開了整整一分鐘,才看見前面有減速標識的交通警告。
一點多公里深的地道!
這真是非常夸張的地下設施了。
姜世不禁產生疑問,真實世界里真存在如此規模的地下避難所嗎?
他輕踩剎車,放慢車速駛出了狹長的通道。
當他穿過隧道口的一剎那,眼前的光線瞬間變得異常明亮,視野也在瞬間擴展開來,仿佛一下子進入了一個全新的世界。
姜世不由得眨了眨眼睛,快速適應了新亮度。
眼前是一片空曠的巨大平臺,底下是懸空的特種玻璃面,平臺邊緣有鋼纜吊頂,和繁復的機械設施,疑似轉運汽車和人的結構。
抬頭,他看見巨大的灰色穹頂,厚重的鋼鐵結構與復雜的管道相互結合,還有數以萬計的大燈具安置在穹頂。
只看那些燈光投下來,像是上帝投下來的圣光,照亮避難所空氣里輕微涌動的霧氣。
在平臺斜下方,有一條非常長的鐵軌,通向下方一兩公里的地方。
沿路有多個轉運平臺附在鐵軌旁,停放著各式各樣的車輛。
車子被機械平臺精準地運送到不同的樓層,而每一層的建筑都錯落有致,層層疊疊。
姜世停下車,看底下的玻璃地面,俯瞰這片奇異的“地下城”。
它太大了,一道道建筑密集排布,幾乎與天際線融為一體,它們鋪在地面若隱若現,猶如一座迷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