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8章 【幸獲荀彧 引瓚恨紹】

  • 幻三國記
  • 風趣
  • 3718字
  • 2005-03-05 00:07:00

卻說李傅新得冀州之地,下令將士不得滋擾民眾,并助其生產勞作,同時,增派兵丁加固墻頭,以防公孫瓚來犯。

前次袁紹來犯冀州,李傅命趙云出戰之時,曾情不自禁侵犯了趙雨,趙雨雖說有武將之風,巾幗之耐,然女子畢是女子,受人輕薄怎能放下顏面,羞心大起,獨自一人反鎖閨房之中,則其兄趙云及仆從丫鬟勸之無效,甚者面不為謀,情急無奈之下,趙云來著主公李傅,“主公,吾妹已有數日未曾出屋,云不知何緣故,且聽當日城上值守兵士言,主公曾與舍妹一面之談,不知主公談及何事?”

李傅一聽心想,壞了,當日留下的艷遇債,今日其債主兄長討上門來了,“咳咳,子龍,吾也不知是何道理?汝可親問其妹!”

李傅可不敢承認自己輕薄過趙雨,現代人的思想觀念對男女之事早已開放,觸唇并不代表什么,而在古代,女子被三從四德的褥文繁規約束,感情被制約的厲害。如有女子與男子有任何非‘合法化’的親密接觸就會被外人視為淫娃蕩婦。

要是趙雨對趙云說自己被李傅親過,還不羞死。現在自己不說,趙雨一定不會說的,哪還有誰會知道內幕!

又過幾日,李傅照例巡視冀州鄴城,路過趙云將府,突發奇想,進府探視,“子龍安在?”趙云此時正在后院習武,家丁忙奔至后院報之。

李傅坐于堂屋內廳,這時趙雨不巧路過內廳過道,見李傅在此,顏羞大窘,轉身欲回屋,趙云正巧離后院至前廳,兄妹二人撞在一起,“哎喲!”

趙雨不慎坐于地上,“妹無恙否?”趙云伸手拉起趙雨,趙雨起身,未拍去身上塵土扭頭進屋。趙云更加糊涂,己妹何時如此嬌態,平日舞刀弄槍之煞勁全無!

“主公找云何事?”趙云行大禮過后,主仆二人開言暢談,“無事亦,僅今日公務稍緩,得此空閑,路過子龍府前,特來探望。”

趙云道,“主公日里萬機,為冀州百姓著想,操勞甚是,理應多加休息,云恨己僅為一蠻夫,治世理政不通,未能助主公一臂之力,慚愧萬分!”李傅擺了擺手,“唉,子龍此言差異,汝為武將,沙場縱橫已然助吾甚多,傅還有何求!哈哈!”主仆二人相視片刻,其聲放笑。

“主公,將軍,門外騎牌傳令使有急事報與主公。”趙云家丁慌慌張張跑進內廳,雙膝跪倒,報之。

李傅、趙云起身來至府外,只見一名戎裝緊裹的騎牌傳令使,牽馬立在門外,見李傅之面,跪倒在地,“主公,太守府外有客求見,屬下特來通報。”李傅忙接過仆從手中韁繩,縱身上馬,掄起手中馬鞭,催騎趕往太守府衙門。

到府轅門外,李傅飛身下馬,奔進大廳,“何人欲見傅也!”陪行之騎牌傳令使官答道,“此人自稱荀彧!”

李傅聽到此言,大喜之,邊走邊整理衣冠,而府轅門外離大廳僅數十步之遙,整冠未畢,只見府內大廳處站一位儒士,衣冠整潔,貌像嚴正,想必此人就是荀彧荀文若,李傅趕上幾步,忙施禮迎道,“不知荀彧先生到來,傅未曾迎之,實乃傅之過亦,快與先生看坐!”

荀彧初見李傅,此人頭冠不齊,衣裳不整,偶有塵土,觀其相,必是一路急馳而來,且待人之禮甚過,實在感激。李傅已是一州之主,仍能禮賢下士,如何不能讓忠賢之士感動萬分,“將軍客氣,請將軍先坐!”

李傅顧不上整理妥當衣冠相貌,忙問,“先生是否前來投奔同郡韓馥?”荀彧心想,李傅怎么知道此事,自己此次前來并未告之他人,“將軍未何知知曉彧之來意?”李傅未言,僅視荀彧笑之。荀彧無奈又問,“敢問將軍知彧同郡韓馥何在?”李傅道,“先生才智,怎會不知曉?”荀彧此問未果,雖知李傅初得冀州,但卻不知自己同郡韓馥下落,著實擔心,李傅這才道之,“荀先生無須驚慌,其同郡韓馥安好,僅因袁紹領兵犯冀州,韓馥自知無能抵擋,故爾讓冀州州事與傅也!”

荀彧聽完此言,稍稍安下心來,“已然同郡無恙,彧心安亦!”李傅聽出荀彧想離去之意,忙出言,“先生乃王佐才,以先生之才尚愿居韓馥之下,今傅以重禮相邀,望先生留此助吾!”李傅說完,起身躬腰大禮邀之。荀彧本不愿意,然李傅之禮卻又不可駁之,荀彧也躬身還禮,李傅知道此時得下重藥方能邀得荀彧入伙。

“荀先生莫非聞吾乃一介白身,故鄙視傅也!”說真的,以荀彧之才的確有些看不起李傅,而此時李傅身為冀州牧,此言真是不便道出。荀彧故問,“將軍此言何解?”李傅仔細瞧了瞧荀彧,這才說道,“吾有大志,而名未及遠播,得助于吾之人,甚少亦!”荀彧道,“將軍聞名非未遠播,彧身在異地已然聽聞將軍連破董卓之軍,猶為敬之。”李傅道,“如此,先生愿誠心為吾上賓否?”

荀彧略微思考一番,“彧侍從將軍不難,敢請彧先問將軍一事?”李傅道,“先生何問?傅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荀彧道,“將軍妙人也!彧來問將軍,何為君國大事?”李傅細想一番,起身來走到廳外,猛指天,道,“君乃萬民景仰之人,然無民之君不如乞兒。吾認為民大于君。”李傅接著又指著地,道,“國乃方圓萬里疆土,寸土皆可養民生息,離此何談有國!且二者銜之,即為君國大事也。”

荀彧聽完李傅所言,頓時高興異常,自己志向就是安天下治天下,眼前之人有如此胸懷志向,實乃少見,可謂明主也,荀彧心底成見已然改觀,“將軍乃非常人也,一語道出彧之心志,彧愿以殘生輔佐將軍。”忙對李傅躬身施賓主之禮,“主公在上,彧拜見。”李傅連忙攙扶起荀彧,“先生不必如此,在外二人名為主仆,實則以師朋之輩論交。”

再說袁紹兵敗回己州之府,然公孫瓚尚未得知此報,仍領兵三萬余前來攻打冀州鄴城。

一日,公孫瓚營內流星探馬回報,“此不遠三十余里,既到鄴城城下。”

公孫瓚大悅,忙令三軍將士急行之。冀州李傅日夜輪派探馬細作,方圓百里打探消息,一旦有之,速速回報。早與公孫瓚半日得報軍機狀況。李傅命騎牌傳令使官點卯升帳,諸將到廳聽候現冀州太守李傅調遣。

李傅端坐于虎皮帥椅之上,諸將分文武左右二路而立,“諸將已然到齊,今公孫瓚興不義之師,欲圍冀州之地,諸將安有良策為之?”諸將中站出一人,關純是也,此將原為韓馥部將,韓馥讓州事與李傅,后得隨之。且韓馥手下原臣老將已大多歸順李傅。關純道,“吾愿領兵前去破敵,以解冀州之危。”后又一將出列,獨耿武是也,“吾也愿殺敵建功。”

李傅抬手凌空虛按幾下,諸將激論平息,“諸將既有如此決心,吾軍必定大破公孫瓚。”荀彧出列言道,“主公彧有一計!”李傅忙問,“先生何計,快快道來。”

荀彧與陳宮互視之,二人默許之,此計乃是荀彧及陳宮來李傅府衙之前,路上商定妥當之策,“主公,此次公孫瓚率兵前來,必定先已與袁紹勾結內外,然袁紹新敗未久,公孫瓚未得此報,故仍行軍至此。”李傅十分贊同荀彧所言之事,的確,公孫瓚伙同袁紹原意攻取冀州,各自瓜分。荀彧接著說道,“以吾軍之勢擋公孫瓚之流,綽綽有余之,然彧恐劉備、關、張相助之,此三將曾戰呂布而不傷,亦為虎將,公孫瓚得此三將相助,吾軍損傷有增無減,而吾軍并無生力新軍,則以兵擋兵之蠻行,決非智戰得勝之道也!”李傅及眾將紛紛點頭,贊同其言。

“主公可速速換下關上錦旗,改立袁紹旗幟,使公孫瓚大意,其必派使臣人馬前來交涉,后引入城中滅之,此前且派一隊人馬伏于公孫瓚必經之路,如其兵勢有退,必阻之,但不可窮追敗寇,恐有變!如公孫瓚兵勢未敗,伏軍與守軍夾擊之,必可得勝!”李傅聽完荀彧所獻計策,立即點將發令,“顏良安在!”大將顏良歸順李傅尚未建功,大步踏上,“末將在!”“汝領五千兵丁火速埋伏于公孫瓚必經之路,放其通行,后以擂鼓為號,兩路包抄。”“得令!”顏良領令牌出議事廳,“趙云,典韋何在?”“末將在!”“汝二人令城內守軍速換旗幟,不得延誤!”“得令!”二將帶令而出。

顏良得主公李傅之命放行公孫瓚之軍,路上并為伏擊,公孫瓚領兵來到城下,抬頭觀望,城頭插滿‘袁’字大旗,公孫瓚大嘆道,“袁紹此戰之快,亦未有人報本公知曉!”

便派其胞弟公孫越前來洽談分地一事,公孫越領命,帶數十兵丁來到關下,“關上何人,吾乃公孫瓚之使臣,特來與袁公商談割地事宜,速開城門迎吾。”城門緩緩開啟,公孫越引隨從入城,哪知入城未久,已然身落虎口,被趙云、典韋率眾滅于城內,未損一兵一卒。公孫瓚久等其弟未果,催騎至關前,“吾弟何在?”城頭上就見一物落下,公孫瓚細看之,乃胞弟首級,大怒,“袁紹卑鄙無恥之人,今斬殺了吾弟,誓要汝以血相還!”

城內突殺出兵丁,公孫瓚此乃氣勝之時,忙揮兵與戰,不是典韋、趙云敵手,敗兵而逃,路過顏良所伏之地,亦被伏擊之。公孫瓚識得顏良,但并不知其已然換主侍奉,仍信其為袁紹手下大將,恨紹之心更深,努力殺出重圍得以逃脫。

此戰,李傅用荀彧、陳宮[惑敵亂心]之計得以敗走公孫瓚,更令公孫氏發誓滅了袁紹為弟報仇,然公孫瓚新敗,無力再戰袁紹,僅待來日再戰誓必血債償還。

后得報,守冀州之將非袁紹人馬,乃李傅也!公孫瓚氣急錘胸,痛苦不已,雖日后誓必言仇,但無起兵道理,如若斬殺胞弟之人乃袁紹,公孫瓚足以無義小人之由起兵戰袁紹,今己僅為奪他地而戰,不義之師已成,何理再攻取冀州。更甚者,李傅之將強己數倍,去亦徒勞!

主站蜘蛛池模板: 凌云县| 丰镇市| 汉寿县| 宿松县| 剑阁县| 健康| 阳原县| 红安县| 平山县| 泰安市| 甘孜| 霍州市| 泊头市| 上杭县| 兰西县| 长子县| 黄平县| 柞水县| 乃东县| 南充市| 哈密市| 开江县| 中江县| 滁州市| 海门市| 洛扎县| 伊金霍洛旗| 赤峰市| 鸡东县| 大埔县| 宿州市| 唐海县| 惠来县| 宁波市| 东乡| 镇远县| 武乡县| 湘潭县| 太谷县| 邵阳市| 嵩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