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論辯無果 各懷心思】
- 幻三國記
- 風趣
- 3605字
- 2006-01-30 00:46:00
(ps:由于VIP底稿丟失部分,只好自己花錢閱讀自己寫的VIP章節,再照圖打一遍,好可憐!)
“哦,孔明先生竟然有此一說,不知到底是何意思?”顧雍實在想不到諸葛孔明會說到李傅,其他江東俊杰也是一頭霧水,皆有不解之意。
孔明臉色多少有些變化,不像剛才論辨張昭一樣,神態坦蕩自若,“李傅此人毫無先輩蔭功保佑,卻能在短短數年之內,擁有與孫主、曹公相若實力,不可小看。”
顧雍等一干謀士想了想,也都同意諸葛孔明這一說,“孔明先生所說卻是實話。”
“今天天下戰亂紛起,只是曹操、李傅、袁紹三者之爭。且不論李傅是否與袁紹存有姻親關系,就是只說李傅一方攻打曹操,那也未必會輸。雙方各自實力相當,曹操掌管天朝之兵,實力雄厚,也不是一般諸侯敢望其項背的,李傅擁有三十萬大軍,也非等閑。”諸葛孔明詳加分析一番,讓江東俊杰們的注意力轉到這個話題上。
張昭仍然想要與諸葛孔明爭論較量一番,扳回一城,挽回些面子,急忙道,“孔明先生,你怎么知道李傅真實兵力?三十萬兵員,如此巨大數目,恐怕曹操都不見得知道吧?”
“原先,亮是不知道李傅擁有多少兵力,但是,冀州百姓皆傳言,李傅擁兵三十萬,各路諸侯派遣的細作,恐怕也是早有耳聞,不過,李傅何等精明,才思敏捷,明白一個道理,小隱于林,中隱于市,大隱于朝,重要的消息并不需要過分遮掩,反之,倒會讓一些有心之徒注意觀望。而那些重要機密,流傳于百姓市集之間,倒是會讓那些世公大夫以為,這些不過是百姓無稽之談罷了,不足為慮。掩蓋事情如此巧妙,恐怕曹操與孫主都沒有這等本事吧!”諸葛孔明說完,還不放過在座江東俊杰,嘴上雖然說的是主公無能,但是卻是指屬下無用。
張昭被氣的實在說不出話來,悶不做聲,一個人坐回原座去了。
魯肅在一旁聽完諸葛孔明分析,心中覺得的確有些道理。“見地確實不同一般人物,竟然一眼看透一代梟雄本色,子敬這里可是受教良多。”
諸葛孔明說出剛才的一番話,心中多少好受一些,幸好主公未與李傅正面為敵,若是如此,恐怕,主公很難有所作為。
顧雍見群僚不做聲。只好自己站出來,問諸葛孔明,“孔明先生,雍還有一問,可否賜教?”
“哦!何問之有,待亮聽聞一二。”諸葛孔明漸漸放開思緒,現在,江東俊杰們的矛盾指向對象已經不在是自己一方。心情倒也舒展許多。為了主公可得孫權之助,共同攻打曹操,做回小人,也無妨。
“李傅此次與曹操正面交鋒,可以算的上勝算各半,但是,雍卻不同意先生看法,曹操是守方,占盡天時地利人和,而李傅是攻方。行軍千里才與曹操交戰,糧草補給若是供應不上,那還不是任由曹操擺布,以雍愚見,曹操才是此次獲勝之人,李傅三十萬大軍又如何,敗亡之路不遠亦。”顧雍自認為自己所講,可把諸葛孔明難住,假設一番。
“呵呵!”諸葛孔明閉眼略想一下,方才對顧雍說道,“先生竟然如此假設,那也不妨亮也假設一番,倘若李傅行軍布陣,兩軍對戰時,不用常理與曹操交戰,那曹操會如何去做呢?舍棄中軍,留為誘餌,精銳部隊攻打曹軍要害,恐怕天下諸葛,還沒人敢這樣做呢!就連一向狡詐的曹公,恐怕也不敢如此用兵。但是,李傅絕對敢用。為行大事而不拘泥小節,便是戰勝曹操的關鍵所在。”
“這……,實在是駭人聽聞,舍棄中軍,那何談重兵壓陣,此等軍隊恐怕還未與曹操交鋒便會敗的一塌糊涂。”顧雍怎么能理解其中意思,極力反對諸葛孔明所說的假設。
“此事結果我等未知,也不好妄下定論,不若如此這樣,待日后雙方勝負分明再論一二。”諸葛孔明實在不想為此多有爭辯,話題也該轉為正題了。
“如此也好!”群僚謀士紛紛同意。
諸葛孔明掌握主動,先問道,“不知道各位可否談論一下江東日后,會如何看待曹操。”魯肅立刻回道,“那還用多說,當然是與曹操敵對了。”
張昭與其他數名謀士則強烈回應道,“曹操雄才大略,與之相交,定可壯大江東實力,到時若能與曹操隔江而分天下,又有何不可。”
諸葛孔明一聽,哈哈大笑起來,“天下正統非曹操奸雄可得,何必強為之,劉皇叔眾望所歸,定能恢復漢室基業,君此言差亦。”
顧雍則問道諸葛孔明,“曹操為奸雄,我等不做評價,但是,我等主公乃江東世代正統世襲公爵,卻也是眾望所歸,若是由我家主公輔佐漢室興盛,豈不是比劉豫州更加合適。”
“若論眼前實力,江東孫主確實優于我家主公,但是,江東群臣對日后毫無打算,意見相右,呵呵,如此以來,怎么可能與我家主公相提并論,何況,江北曹操早就有窺視江東福地之心,若如各位先前所說,曹操定可戰勝李傅、袁紹,那下一個被吞噬的恐怕不是我家主公,而是孫主吧。”孔明對這些自以為是的家伙感到痛心,僅僅只為自己的一點私利,竟然不顧及江東安危,替自家主公謀良策,真不知道,孫權到底是如何招攬這些人才的。
“胡說!孫主英明于世,哪里是你可以斷論的。”張昭大聲對諸葛孔明叫道,魯肅見狀,連忙上前攔住張昭,“不得無理,孔明先生是主公上賓,怎么可以無視待貴客的禮儀之道。”張昭見狀,也不多話,甩手出了外政堂,其余一干人等隨張昭離去。
最后,堂內僅剩下諸葛孔明與魯肅二人,“孔明先生,他們實在是有失禮儀,望先生看在子敬的薄面上,原諒他們。”
“子敬務須如此,亮也有言過之處,好了,此次會俊杰,亮還是收獲頗豐的。”說完,搖動羽扇,邁步出了大堂。
魯肅望著諸葛孔明離去的背影,喃喃道,“真是不知道主公到底想些什么,孔明此番前來倒是把江東虛實打探了一二。哎……”
再說,周瑜向孫權告退后,回到自家小筑后,由于,一路上心情頗為郁悶。便坐在一處竹亭內,焚香彈起琴來,口中隨意唱道,“一夜清明冷雨,半簾幽夢疏窗。猶憐鏡里鬢邊霜,只把相思獨唱。憔悴自抒心意,寂廖空舞霓裳。余霞散盡ju花黃,唯借胭脂腮上。”
一陣細微腳步聲,漸漸傳來,周公謹并未回頭去看,仍舊閉目呤唱著,此時,身后來人,小心的坐在周瑜身旁,靜靜的聆聽心愛之人所唱的曲調。
半晌之后,周瑜止住琴弦,嘆息道,“小喬可知此時,公謹心境如何?”
“夫君琴聲雖然悠揚,但是,其中多有些回避不快的感覺。夫君所唱字調之間有些惆悵,莫非有心事。”小喬對周瑜柔聲說道。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小喬也。”周瑜玩笑般的對小喬說道。
小喬斜靠在周瑜懷里,細聲說道,“不要胡鬧了!夫君日夜操勞軍務,也該好好修養一番才是,莫要累壞了身子。”
“聽夫人一言勝過百卷圣聽,為夫受教便是。”周瑜起身抱起小喬柔弱之軀,回屋歇息去了,真是,一夜春雨喜朦朧,竹閣深處卷珠簾。
再說魯肅送諸葛孔明回到館驛,立即返身去見主公孫權。
孫權此刻,正在翻閱政文,時不時嘆氣一番,看了看窗外圓月,油然想起自家哥哥孫策傷重時所說的話,“弟弟!為兄恐怕命不久已。江東大業就要靠弟弟來完成了……”孫權想到這里,思緒又跳轉到孫策臨終時的場景,“為……兄……不……知還能……熬過多久,有一……句話不得……不說,兄弟無……論如……何也要答應,若不……答應,為兄……死不瞑目。”
“兄長有話,但說無妨,權定會答應兄長所托。”孫權回答道。
“替我……照顧好你……嫂,莫要讓她受……到傷害。”“兄長大可放心,權有生之年,定會好生服侍嫂嫂,若有違背不得好死。”
想到這里,孫權嘆氣道,“哎……兄長所托,權有失其責。竟然,會讓嫂嫂日夜以淚洗面,實在不該啊!”剛想到這里。
門外小廝傳喚道,“魯肅求見!”
孫權忙道,“速速有請!”說完便起身相迎。
魯肅見到孫權,還未開口說話,孫權便搶先說道,“子敬來的正是時候,本公有些煩悶,實在想找人排解心思。”
“主公!子敬有正事,待子敬把話說完,再談私事也無妨。”魯肅一臉焦急之色,根本無心談論孫權心事。
孫權看到魯肅如此,也不好駁回魯肅,“子敬有何要事?”
“主公!今日諸葛孔明論戰群僚,所談論的一切,都是主公要留意的地方。”魯肅直接把白天發生的一切,一五一十的告訴給了孫權,孫權一聽,倒吸一口涼氣,“竟然有這等事。”
孫權聽完,放下手中書卷,在房內來回踱步,眉頭深鎖,“若真是如此,此時敵人,不是劉備而是曹操才對,曹操雖有意向攻打江東,但本公那時以為,會是日后之事,暫且不慮,諸葛孔明卻把曹操、李傅交戰分析的如此徹底,倒是我等未曾料想之事,如此看來,坐享江東,待曹操攻打好像有些被動,但是,江東兵力卻不能主動求戰,多半是防多攻少,這可如何是好。”
魯肅忙獻策道,“不若明日請諸葛孔明,主公當面問清楚應該如何,再與大都督商議一番,也許,可有相應對策。”
“恩!也只能如此為之。那就煩勞子敬去請諸葛孔明了。”孫權下定決心覲見諸葛孔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