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三種策略
- 終結未來,從三國開始
- 透支的想象力
- 2156字
- 2025-01-15 06:28:27
“皇叔,現在情況十分復雜,一時半會,我也沒辦法解釋清楚。”
蘇睿大腦飛轉,迅速整理措辭:
“我只能說,現在沒有人知道你的結局,即便是兩千年后的我,也一無所知。”
“不過這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可以讓你們,擁有主動權。”
【多謝后世大賢鼎力相助,劉備不勝感激!】
“皇叔,你聽好,曹操已經識破周瑜的意圖,他現在的目標不是荊州,而是江東。”
【曹賊意在取江東,而非荊州?】
“沒錯,曹操現在已有初步計劃,他想在周瑜出兵荊州渡口之時,趁孫權不備,領兵攻取江東。”
【曹賊果然奸詐陰險,背信棄義,無恥卑鄙。】
“皇叔別激動,其實說起來,我們還得感謝曹操呢,如果他不去攻打江東,而是直取荊州的話,那不僅讓周瑜陰謀得逞,皇叔也會自身難保。”
【后世大賢,所言甚是,劉備欽佩萬分。】
【不過大賢,曹賊如取江東,我等如何應對?】
“問的好,這兩天,我也一直在研究這個問題。”
拿起手機,蘇睿照著真實的歷史事跡說了起來:
“按照歷史記載,曹孫劉三方,三足鼎立,也就是丞相大人在隆中對的預言。”
“曹魏,蜀漢,東吳,三分天下,彼此之間,相互牽制,缺失任何一方,天下就會再次統一。”
“現在局勢瞬息萬變,已經完全超出了歷史記載的范疇,這兩天,我苦思冥想,總結出幾種選擇,丞相大人,你深謀遠慮,深知兵法,順便幫我看看這幾個策略,是否可行。”
【孔明就在我邊上,眾將也在,大賢請說。】
放下手機,蘇睿拿起冊子,翻到最后,上門記錄者這幾天整理出來的幾種結局:
“皇叔,丞相,我先說第一種。”
“曹操如果趁機攻江東,皇叔可兵出新野,出其不意,舉全軍直搗許昌,順利的話,不僅可以奪取曹操大本營,還能直接救出天子,然后發布天子詔,誅殺曹操,順帶收復江東。”
“丞相,你看可不可行?”
【此計雖妙,但曹賊多謀,必有防范,強攻許昌,未必可行。】
【須知中原各州,仍有曹操數十萬兵馬鎮守。】
【至于收復江東,此事絕非易事,還需功成之后,再行商議。】
“不愧是丞相,通觀全局,知曉利害,如果第一種不行,那就試試第二種。”
拿起筆,在第一條策略畫個叉,蘇睿接著道:
“第二種,讓曹操攻江東,咱們不用管他,直接在曹孫雙方交戰之時,皇叔趁機出兵西川!”
“西川之主劉璋,暗弱無能,荒淫無度,按真實歷史記載,皇叔是在幾年后,奪取西川,但是眼下局勢大變,我建議皇叔越早行動越好……”
【后世大賢此話當真?劉季玉是吾皇兄,西川之地乃先皇欽點的屬地,劉備怎可奪之?】
【我劉備一生以仁義為本,如取皇兄屬地,與曹操何異,豈不成了曹操第二?】
看到這話,蘇睿不禁搖頭跺腳:“皇叔不是我說你,你這迂腐的觀念什么時候才能改改?”
“凡事自有天意,天意不可違,你就算現在不取,過不了幾年你還是會取。”
“西川之地,你早晚必取,因為歷史就是這么發生的,沒必要等到死到臨頭,身臨絕境,才去取,你現在也四十好幾了,人生苦短,還能有幾年可以征伐?”
“你如果真想匡扶漢室,該取取,該拿拿,張口閉口談仁義,沒用!”
手機白屏沉默。
也不管劉備有何感想,蘇睿繼續往下說策略:
“皇叔攻取西川之后,就有了西川和荊州兩地,進可攻退可守,假以時日,皇叔順利攻下漢中,就可以提前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不過要記住一點,千萬別讓關二爺,也就是關羽,千萬別讓關羽駐守荊州,最好讓趙云守荊州。”
手機屏幕再次浮現文字:
【后世大賢,我二弟云長,當真會大意失荊州,死于江東之手?】
蘇睿沉默,想了想,斟酌道:
“按真實歷史是這么發展的,不過現在情況特殊,我也不太確定,但是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咱沒必要冒這個風險。”
“這兩天我思來想去,也沒想到其他更好的人選,只有趙云最合適,忠肝義膽,有勇有謀,最關鍵是趙云對你言聽計從,有他駐守荊州,目前來看是最保險的。”
【多謝大賢直言相告,不過取西川之策,且容劉備三思。】
蘇睿:“行,皇叔你先想想,不過我接下來要說的第三個計策,也是取西川。”
手機白屏沉默。
過了一會才顯示出文字:
【后世大賢為何執意如此?我劉備一生光明磊落,不義之事,劉備寧死不為!】
光從字里行間,便能看出劉備已然動怒。
發現劉備仍舊冥頑不靈,蘇睿不由得恨鐵不成鋼,也不慣著,當即唾口大罵:
“劉備,你能不能清醒一點,行大事者,不拘小節,你這樣執迷不悟,別說是我,連神仙都救不了你!”
【大賢息怒,主公一生以仁義立身,視仁義重于性命,如非逼不得已,斷不會行此不義之事,還請大賢見諒。】
【取西川一事,容亮婉言相勸,大賢且先說第三策。】
看這情形,劉備怕是已經生氣走開了。
唉,迂腐守舊,真是個庸主啊……
深吸口氣,蘇睿平復內心,目光炯炯:
“第三種,比較簡單粗暴,那就是現在,立刻,馬上,召集兵馬,奇襲西川!”
“我不知兵,也沒學過什么兵法,但我知道一些成語,兵貴神速,兵者貴奇,出奇制勝,搶占先機!”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既然現在已經知道周瑜和曹操的預謀,那不如先下手為強,直接率軍奇襲西川。”
“由于事發突然,加上西川劉璋素來昏庸無能,如我所料不錯,此戰必成,必勝。”
正當蘇睿信心滿滿,感覺勝券在握之際,白屏現出丞相大人的婉言反對:
【大賢有所不知,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西川地勢險峻,自古以來便是易守難攻,更有崎關險要不下于百處,車不能方軌,馬不能聯轡,難以進軍。】
【此外,大軍出兵西川,即便晝夜兼程,直取成都,至少也需一月時間。】
【倘若戰事膠著,曹操孫權得知荊州空虛,必然趁機用兵。】
【如此大局豈不危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