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我人呢?
- 終結未來,從三國開始
- 透支的想象力
- 2446字
- 2024-12-20 12:41:59
“不可能!”
眼看畫中人信口開河,污蔑自己,趙云第一個站了起來。
賣主求榮,這可是要殺頭的!
撲通一聲,趙云當眾跪在劉備面前,恨不得把自己的心,都掏出來給大家瞅瞅:“主公,趙云自從決意跟隨主公起,便立下誓言,此生此世,效忠主公,隨主公東征西討,助主公匡扶漢室,至死方休!”
只見過人造謠,可沒見過祥瑞造謠的。
好在祥瑞很快給出答案,畫面中的皇叔當即呵斥那偏將:
“子龍與我患難相交,心如鐵石,怎會被富貴所動!”
此言一出,眾人釋然,原來是一場誤會。
急忙伸手扶起趙云,劉備滿臉欣慰:“子龍無須多言,你的忠肝義膽,我深信不疑,反倒是那無知偏將,僅憑后方兵士一面之詞,便污蔑你投靠曹賊,亂我軍心,其罪當誅。”
眾人面色逐漸凝重,因為屏風上畫面一轉,錚錚馬蹄并排而過,軍中大纛迎風飄揚。
黑壓壓的曹軍鐵騎,一眼望不見盡頭。
如此浩蕩之勢,比起當年官渡大戰,還要兇猛許多,可謂是觸目驚心。
隊伍正中心,鎏金車駕六馬,銅帳下青幔間,一道身影若隱若現,閑情逸致,從容不迫。
車架兩旁,還有數名謀士,騎著寶馬談笑風生。
“曹操。”
不見容貌,單看身形,劉備一眼認出自己的畢生之敵。
雙拳緊握,面對如此龐大的軍力,劉備內心沒有絲毫退意,只有痛恨。
痛,是因為自己無能。
當年袁紹召集十八路諸侯,舉兵征討董卓。
那時的曹操剛剛起事,召集了家族子弟,湊足三千人馬前去會盟。
而自己身為漢皇后裔,加上兩個堪稱萬人敵的弟弟,云長翼德,又被袁紹列為第十九鎮諸侯。
那時節,雙方還算站在同一起跑線。
可是短短幾年功夫,曹操破黃巾,伐陶謙,滅袁術,擒呂布,戰袁紹!
戰必勝,攻必取,圖霸中原,名震天下。
曹操所做成的每一件事,都可謂驚天地泣鬼神。
此人的兵略,權謀,還有霸術,堪稱古今罕見。
恨,也是因為自己無能。
而今天子被困于許昌,曹操挾天子令諸侯,獨善朝政,獨霸朝綱。
自己作為劉氏子孫,天子皇叔,起兵多年卻毫無建樹。
時至今日,依舊寄人籬下,進退兩難。
身無寸功,足無寸土,惶惶度日。
與日盛一日的曹操相比,簡直就是云泥之別。
悲痛嘆恨之間,屏風畫面突然兵喊馬嘶,曹軍陣腳大亂。
一直埋頭記錄祥瑞畫面,被眾人忽略的孫乾大喜過望:“莫非荊州劉景升,派兵援救我們了?”
眾人目光聚焦在屏風祥瑞,一時間各有所思。
說時遲那時快,電光火石之間。
只見黑壓壓的騎兵盡頭,一點寒芒疾如流星,徑直殺入陣中!
蒼龍入海,勢不可擋!
伸手頻梳長髯,關羽神情激蕩:“莫非是我!”
畫中馬速極快,而關羽的坐騎赤兔馬,日行千里,快如閃電,自然第一反應聯想到自己。
羽扇輕揮,站在一旁的諸葛亮笑而不語,看破不說破。
萬軍叢中,單槍匹馬的身影一閃而過。
白駒過隙間,一只手竟還護著懷中布兜嬰兒。
看到這里,眾人倒吸一口涼氣。
曹軍先鋒四面八方重重包圍,足足五十萬兵馬,此人竟敢單槍匹馬殺進陣中,懷里還綁著一個嬰兒!
這是常人能干的事嗎?
“是子龍。”
劉備眼眶泛紅,終于知道畫中偏將為何聲稱子龍往西而去了。
他不是投奔曹操,而是折回去,拼死營救阿斗!
“子龍,為了區區一個孺子,你竟連自己的性命都不顧。”
緊緊抓住趙云的手,劉備看到畫中子龍為了保護阿斗,頻頻受創,還幾乎差一點死在千槍萬刃之中,這讓他著實心疼。
就差一點點,自己就要損失一個大將啊!
好在一切只是祥瑞預兆,事情并未發生。
畫中曹操也是慧眼識珠,遠在陣中只看了一眼,便立即下令生擒,還當眾對常山趙子龍贊不絕口。
原本以為呂布已經天下無敵,沒想到有人比他還勇猛!
如能得到此將,勝過十萬雄兵!
眾將聽令,務必生擒!
曹操軍令一出,軍士也不敢痛下殺手。
畫中子龍白馬銀槍,沖軍陷陣,一時間有如滄海游龍,七進七出,如入無人之境。
此番壯舉,把趙云本人都看得心潮澎湃,熱血沸騰,就連嘴角都禁不住彎起一絲。
“好,子龍兄弟殺的好!”
酒醉許久的張飛不知何時醒來,此刻沉浸在殺戮之中,興奮不已。
心情跌宕起伏,劉備直接開口呵斥:“三弟,把嘴閉上,好好跪著,不然一會祥瑞又沒了。”
撓撓頭,張飛一臉納悶,不明所以。
但大哥有令,他不敢不從。
畫中子龍拼殺掉曹軍大片兵馬,成功突破重圍。
遠近相切下,屏風畫面來到了當陽橋。
山谷之間,不見兵馬,卻塵土滿天,且有號旗閃動。
橫風起,塵沙揚,只身匹馬,在畫面中緩緩而出。
沒等看清身影。
“呔!!!”
一聲斷喝,宛如晴天霹靂,回蕩山巒。
噗!
打頭陣的曹兵驚恐萬狀,更有甚者,被嚇得當場吐血,墜馬而亡。
燕人張翼德在此,誰敢與我決一死戰!
此話喊出,正納悶的張飛頓時起身,指著畫中身影勃然大怒:“哪來的無恥狂徒,竟敢冒充俺威名!”
關羽把張飛按回原地,一臉陰沉:“三弟,別鬧。”
七進七出,子龍單槍匹馬,大殺四方。
當陽橋上,翼德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僅憑一聲斷喝,便嚇退百萬曹軍。
一前一后,兩人可謂出盡風頭,獨領風騷。
唯獨自己遲遲不見現身,這讓性情孤傲的關羽,十分懊惱急躁。
畫面來到滔滔襄江。
這會總該輪到我了吧?
兩眼盯著畫面,赤面長髯的關羽,此刻心急如焚。
江岸之上,經歷幾番追殺的眾人,最后只剩殘兵數十。
騎馬來到懸崖邊,皇叔望洋興嘆。
前有大江,后有追兵。
無處可逃,身臨絕境。
天意助曹,不助劉,莫非真是天亡劉氏?
盡管后悔無極,但事已至此,別無選擇。
畫中皇叔憤然拔劍,怒指蒼天。
既然天命如此,他一介凡人,無話可說。
只是天子血詔,如何傳遞?
漢室興衰,何人匡扶?
皇叔心不甘,志不滅,懸崖勒馬,回身大喝:
“諸位弟兄,我天命已盡,死不足惜,但念天子血詔,我身為帝胄,不可負也。”
“還請隨我接下這最后一戰!”
“戰至最后一刻,不死不休!”
“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
一聲吶喊,振奮人心,眾志成城。
正如當年桃園結義的誓言,看得劉備張飛感激涕零,相擁而泣。
“大哥!”
“三弟。”
“主公…”
悲壯之情溢于言表,趙云也順勢抱了過去。
祥瑞到此,戛然而止。
蹲下身剛張開手,想迎合相擁的關羽,被冷落一旁,憋屈不已。
百里戰場,從頭到尾,竟不見自己的蹤影!
堂堂關云長,斬顏良誅文丑,過五關斬六將。
胯下千里赤兔馬,手中青龍偃月刀。
天下無人能敵!
可是…我人呢?
胸悶氣短之際,身后羽扇點肩,諸葛亮湊上前低語道:“云長,借一步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