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桂妮維亞之后裔 德魯伊的歷史和誓約之冕適格者
書名: 霍格沃茲:福靈劑的德魯伊作者名: 喜歡同人的酸菜魚本章字數: 4527字更新時間: 2025-02-12 22:50:01
游林走在大尼爾特身邊,把王冠和槲寄生花環握在手里,心里思索著她的出身能有什么問題。
她和小尼爾特的時代是公元八世紀,如果阿瓦隆城堡和湖底的薇薇安指的是神話中的水下王國和湖中仙女,那她們的相遇已經是數百年后了。
莫非她們是后世英國的公主?
也不對啊,八世紀的英國已經是上帝統治了,和德魯伊這種舊教不說是水火不容也是你死我亡,抓到英國公主第一件事應該是把她們按進水里淹死。
而且她們姓尼爾特,不是溫莎。
當然,還有可能是發現她們實在有天賦強行改姓,還能牛上帝一把。
而王室方面也會因為不愿意對抗教會隱瞞這兩位異教公主的存在。
可想到這里,他又想起了剛才大尼爾特的表情——復雜、苦澀、無奈。
那可不是一個對當年的事幾乎沒有了解的普通公主會有的感觸。
她們之間應該有更親密的聯系,而且不只是單純的仇恨,曾經或許還互為伙伴。
是梅林?他作為宮廷法師,肯定見過贈給亞瑟王湖中圣劍的薇薇安,而且他還追求過湖中仙女,還把她們惹惱了。
……但后來他被湖中仙女狠狠戲弄了一頓,還被囚禁了起來。
而且,他后期疑似愛上亞瑟王成了南通,沒有留下后代,連霍格沃茲之遺的主角都只是他的遠房親戚。
她們的關系還要更親近,更親密。
游林想著想著,就想到了一些軼聞。
——有說法是薇薇安還有一個陰暗面,是亞瑟王的姐姐莫甘娜,薇薇安贈劍,莫甘娜就和整個圓桌騎士為敵。
尼爾特姐妹的出身應該是圓桌騎士中一位的后代。
但是已知的圓桌騎士里沒有姓氏“尼爾特”的人,而如果沒有記錄的騎士,也不夠格和湖中仙女成為密友和敵人。
已知的二十二位騎士里,能和尼爾特(星辰)和湖中仙女扯上關系的,只有太陽騎士高文。
但他是被欺騙和迫害的那個,不會被視為敵人。
那么剩下的就只有亞瑟王和蘭斯洛特了,一個是莫甘娜的弟弟,一個是薇薇安的養子。
但前者最后是被莫甘娜護送到阿瓦隆,而且沒有后代,后者更是癡戀桂妮維亞。
——桂妮維亞。
仿佛有雷光在腦海中閃過,串聯起了所有的線索。
莫甘娜傳說曾是桂妮維亞的守護仙女,但當時的時代背景是教會的信仰擴張,桂妮維亞很可能因為母國接納上帝而和莫甘娜分道揚鑣,而且傳說里的結局桂妮維亞最后成為了修女,和德魯伊的湖中仙女不共戴天。
而且桂妮維亞還是亞瑟王的王后,作為正統王權的擁護者和正統國王的王后,她和嘗試篡奪王位的莫甘娜天然敵對。
而且后來她還出軌了蘭斯洛特,雖然這件事雙方都有錯。
但站在湖中仙女的立場,從更愛蘭斯洛特的一方來看,這件事就是一個不守婦道的女人憑借美貌引誘了她的養子,導致她當時已經位極人臣的兒子只能逃亡到法蘭西,最終在修道院郁郁而終。
而且從蘭斯洛特最后隱居修道院的結局來看,桂妮維亞甚至可以說是幫助上帝牛了薇薇安。
桂妮維亞很早就開始和蘭斯洛特偷情,雖然號稱是柏拉圖愛情,但第一次發現亞瑟王和莫甘娜的事情的時候,失去理智之下他們之間發生什么也不意外。
而且“星辰”在古代被認為決定王位的更替,這個姓氏很可能是隱喻桂妮維亞后裔的身份,和因此導致的亞瑟王傳奇落幕。
想通了這一切,游林習慣性地立刻把這些記了下來——這種充滿背德又發生在上流社會間的風流逸事一向最受貴族階級歡迎,同時還有一點兒警示和教育意義。
而且,只要換一換故事里的人物,和現實里的人關聯,就能謊稱自己見多識廣,資歷豐富,更容易進那些莊園和城堡里蹭吃蹭喝。
不過接著,游林就想起來自己已經不用靠講故事和那些一身脂粉氣的貴族周旋了,這些故事留下來也沒用。
悻悻的把這些故事埋進最心底,他決定永遠不把它們翻出來,防止真的和尼爾特姐妹不死不休。
晃了晃手里的王冠,他問道:“外面那個薇薇安是神話里的那個薇薇安嗎?”
大尼爾特認可道:“如果你說的是亞瑟王傳奇里的那個,那么是的。”
“所以這把王冠的形制,”游林抬起手里的王冠晃了晃,問道,“算是對亞瑟王時代的緬懷?”
——八卦是天性,不管職業上用不用得到都不會改的。
大尼爾特臉色微變,但想了想,又覺得他應該不至于憑借只言片語就猜出她們的身份,讓自己放寬心,不要遷怒別人。
走了兩步,平復波動的心濤,她才道:“你想多了。”
——她一開口還是帶了點兒冷意。
不過接著她就解釋道:
“王冠代表和魔法石的誓約,是阿瓦隆這一支德魯伊人丁稀少但能夠在上帝的攻勢下幸存的原因。
能夠戴上王冠的人在地球和月球之間擁有無限的力量,能夠在城堡中的‘宇宙之釜’里無限重生,在英國的土地上對草藥植物和魔法動物擁有第一優先的統治權和命令權,并且能夠獲得自己的斷鋼圣劍-艾克斯卡利伯(Excalibur)。
——唯一的缺陷是它不能讓我們統治同種族的生物,所以我們注定不能用它去統治巫師和麻瓜。”
見說到了他們現在都站在這里的原因,游林立刻問道:
“說起來,‘宇宙之釜’到底是什么?王冠把我轉移到這里的時候,我竟然完全沒感覺到空間的變化。”
見他開口就說到了德魯伊之道最重要的東西,大尼爾特干脆展開講解一切。
“顧名思義,‘宇宙之釜’就是熬制宇宙的大鍋。”
說著,她頓了一下,讓游林有時間理解這句話的意思,并等待他的提問。
——因為她第一次聽到這個概念的時候就在不停地追問:什么東西能熬制出宇宙來?把這鍋宇宙喝下去自己能不能成神?
但游林似乎接受得很好,他只是禮貌性地等了兩秒后問道:
“只有這些嗎?”
“不是。”大尼爾特微微驚訝,不過他既然沒有問題,她就繼續講述起來。
“最初的德魯伊巫師崇拜日月星辰,并認為星辰啟示了萬物的命運和世界的道理,所以他展開了天文研究和飛行術的研究,也就是所有的德魯伊使用的‘飛行術’。
——當然,現在只有我們這一脈仍然保留著‘飛行術’,而且需要師長的帶領才能學習,我現在就是帶你去看‘飛行術’的魔法書。”
草草解釋了自己為什么要帶著他不斷地在水上行走,她就接著往下講述。
——實際上她根本不用解釋這些,游林以為從這里走到門口就是得花很長時間,根本不知道他們是要去做別的事情。
不過游林沒有打斷她,只是懷抱著對這個世界的‘飛行術’的期待聽她繼續講解。
“他飛到了地球外,并發現了地球的渺小和宇宙的偉大,他越發癡迷的研究天文法術,并創造了‘流星雨’的法術。
——‘流星雨’的法術就是從宇宙中召喚隕石砸向大地的法術,這也是我們必修的法術之一。
發現自己能夠操控宇宙的變化后他很高興,他開始不計代價的擴大流星雨的威力,想要召喚可以摧毀大陸的流星群,也是因為這個,他發現了巫師、魔法和宇宙的關系,還有星體和世界萬物的聯系。”
見她說到了這里,游林下意識地捧場道:“是什么?”
但接著他就迎上了大尼爾特訝異的眼神,她像是沒想到自己會突然出聲。
游林腳步微頓,擺出一副用力過猛的求知欲,再次道:“那個關系是什么?”
大尼爾特狀似自然的轉回頭,不過她略微僵硬的脖子還是暴露了自己心緒的不平靜。
對于大多數人而言,這種程度的情緒掩藏已經稱得上出類拔萃,但她偏偏遇上擅長洞察他人情緒的吟游詩人。
游林心里贊嘆小姑娘的青春稚嫩,和他這種套皮的老年人完全不同。
但他也知道這是不能說出來的,所以只是表情好奇的聽她繼續向下說。
大尼爾特咽了口唾沫,平靜的繼續道:
“——巫師擁有對宇宙的干預權,但這種權力不能用來毀滅我們生長的行星。
因為這里是我們在宇宙存在和在魔法世界存在的錨點,我們本能地抗拒這種行為,就算我們對使用的魔法還不嫻熟,我們依舊可以本能地把它修改到無傷大雅的程度。”
說著,她頓了一下,等游林再次催她往下說,不過她等了一會兒,游林什么都沒說。
她自認為不著痕跡地撇了游林一眼,就見他一臉期待的等她繼續往下說。
不會被提問,大尼爾特松了口氣,但自己的準備落了空,她又不由得有點兒惱怒。
在大尼爾特的視線轉回去后,游林咧嘴,為成功逗到了小孩子而無聲地笑了下,然后又恢復了期待的表情。
但尼爾特姐妹對他的表情變化毫無察覺。
小尼爾特還是走在最前面,也不回頭看他們,大尼爾特平復了心情,接著往下說。
“多次的‘流星雨’讓他所隱居的森林長勢異常茂盛,而且土壤也更加肥沃,于是他開始研究大地上的萬物和天體的關系。
這個時候的他已經有了很多來自英國各地的追隨者,還有來自其它大陸的、對魔法研究非常執著的巫師。
他們互相交換了自己的部分研究所得,針對‘天體和世界萬物的關系’展開了持續數百年的研究。”
說到這里,她又頓了一下,但這次不是為了等游林提問,而是她自己需要平復驕傲的心緒——為自己是德魯伊魔法完整傳人的驕傲。
她盡量讓自己語氣保持平靜,但語調還是不由得微微上揚。
“——在當時,他們取得了非常豐厚的成果,他們確定了太陽系內行星和地球萬物的關系,開發了巫師如何利用地球的力量開山倒海,創建了成體系的魔法文字用以記錄煉金和魔法。”
說著,她強調道:“而在這一切之中,他們得到的終極成果就是魔法石。”
說到這里,她神情不再驕傲,而是無奈:
“魔法石是魔法力量和物質力量的結合,在當時參與的人中,只有少數人利用逃跑和隱藏保留了自己的成果。
更多的人,如德墨忒爾母女被抓走了親人要挾、奧丁家族被強大黑巫師聚落截殺落單者逐個擊破、孔蘇被授予爵位押入王庭之中分享力量。”
說著,她語氣中帶了點兒慶幸:
“不過看到哈迪斯和德墨忒爾的反目成仇,當時已經建立起教會的德魯伊巫師明白了‘財寶動人心’的道理。
他們放下了研究,利用自己的一份魔法石打造了第一座萬能的圣杯-‘宇宙之釜’和亡靈之島‘阿瓦隆’,用來驅趕所有的參與者。
而宇宙之釜——”
游林看到大尼爾特跺了跺腳,讓他看到她的腳下蕩開的水紋。
“就是這個。”
這時候,走在最前面的小尼爾特也停下了腳步,她垂劍在水上勾畫了兩下,水中就飛起了一團漆黑的光芒。
光芒星電般飛閃到大尼爾特手中。
大尼爾特轉身把光芒遞給游林,說起了和‘宇宙之釜’不相關的話題。
“這是‘飛行術’,只有戴上王冠才能理解其中的內容。”
游林把“飛行術”握在手里,這的確是“飛行術”,而且沒有任何加密,但他幾乎不能解析。
因為他本能地理解,這不是物質、不是思維、不是法則,而是一個“飛行術”。
——它只是“飛行術”。
他沒有戴上王冠,防止會用“飛行術”后大尼爾特就不愿意解釋。
他指向腳下無限漆黑又無限斑斕的水,示意自己想知道的是什么,防止她再次因為感懷而把話題倒向“德魯伊歷史課堂”,追問道:
“‘宇宙之釜’本身是什么?”
見他對這個后世的人注定不可能解釋出來的東西這么感興趣,大尼爾特遺憾地解釋:
“我們認為萬物和世界有著更隱秘的聯系,而且正是這種聯系造就了我們所處的世界。
所以最初的德魯伊們和其他人一起研究出了能夠改造萬物、變成生命的哲人石,之后將它升華成了可以呈現和承載這些聯系的魔法石。
巫師力量的極限是我們所能觀測到的一切,所以最初的德魯伊以天文、草藥、魔咒、變形、預言、煉金術,和我們對完整的魔法世界的渴求,將魔法石進一步升華成足以容納宇宙和命運的圣杯。
之后他們利用‘萬物的運行本身’、‘不同種族對世界法則的認知’、‘巫師的魔法力量’,在圣杯中熬出了物質宇宙和命運之海。
圣杯、宇宙、命運三者結合,成為了第二世界——‘宇宙之釜’。
有些特殊的巫師生來擁有近似于圣杯部分性質的天賦,如果他的天賦正好和支撐圣杯的底層法則相同,那么他死去的時候,只要戴著‘宇宙之釜’分裂出的‘誓約之冕’,就會在‘宇宙之釜’中重生。”
大尼爾特反思了下,覺得自己說的太繁雜了,又換了個說法。
“或者你可以這樣理解,會更好懂一點兒。
每一個‘阿瓦隆的德魯伊’,都等于一個‘宇宙之釜’。
我們和宇宙同等價值,因此不老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