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沖輕輕搖頭,微笑道:“非也。師叔方才不是提及,周瑜之軍事才能與戰略眼光,在江東堪稱無人可及嗎?”
“此乃奪取南郡的唯一良策,倘若他連這都未能想到,豈不是徒有虛名?”
龐統微微頷首,說道:“公瑾定會想到此節。我已派遣家中隨從,前去打探南郡戰事之進展,且靜心等候消息。”
“蒼舒之謀略,著實令我驚嘆不已。也罷,我便安心住下,好好向蒼舒求教。”
曹沖連連擺手,謙遜道:“晚輩不敢當。”
龐德公略有遲疑,緩緩說道:“老夫對軍事之事不甚了解。然而以曹操之狡詐,曹仁之勇猛,他們豈會不知其中關鍵所在?”
“曹操在離去之前,必定會面授機宜,只怕吳軍不會那般輕易獲勝。”
司馬徽接著言道:“確實如此,絕不可輕視曹操,此人之文才武略,著實非凡。”
龐德公又道:“況且,即便周瑜奪下南郡,也未必會邀請士元為官,畢竟孫權不喜士元,周瑜應當會有所顧忌。”
曹沖回應道:“若曹操在南郡,周瑜確實難以有所作為,但如今他已返回許都,曹仁雖勇猛過人卻謀略欠佳,必定會遭遇失敗。”
“至于周瑜征召師叔一事,此人之心胸并非孫權所能相比。他志向遠大,急需人才,而師叔在荊州名氣極大,必定會得到他的青睞。”
龐德公等三人對此將信將疑。
自此之后,龐統每日拉著曹沖與司馬徽,一同探討時局以及天下英雄。
曹沖熟知歷史,自然能夠從容應對,龐統等人對他敬佩不已。
十日之后,派去打探消息的隨從歸來稟報,聲稱吳軍已攻克夷陵。
原來,周瑜派遣猛將甘寧攻下夷陵,可隨后甘寧便被曹仁派出的援軍圍困,周瑜見狀,急忙親自領兵前去營救,最終大敗曹軍。
最后,吳軍遭遇曹仁引軍前來救援夷陵,雙方展開一場混戰,而后各自收兵。
龐德公、司馬徽以及龐統,皆驚訝萬分。
南郡戰事,竟與蒼舒所料分毫不差。
龐統搖搖頭,微笑著說道:“蒼舒果真料事如神!照此看來,曹軍兵敗,南郡很快便會落入吳軍之手。”
曹沖言道:“曹仁豈會輕易放棄南郡?雙方必定還會連番大戰,況且,探子并未言及曹操援軍之事,只怕會有變數。”
龐統等人紛紛點頭,他們對于曹沖的判斷,已然深信不疑。
三天后,龐家的隨從帶著一名官員模樣之人,前來拜會龐統。
龐統行禮道:“在下龐士元,請問尊駕是?”
那人行禮道:“下官乃周都督屬下使者,奉都督之命,親手將信函遞交先生。”
說罷,恭敬地遞上信函。
龐統接過,打開一看,面露喜悅之色,隨即嘆息一聲,將信函遞給曹沖。
曹沖一看,是一份征召函,周瑜征召龐統為南郡功曹。
他拱手道:“恭喜師叔,方才為何嘆氣?”
龐統故作沮喪之態,道:“蒼舒,你算無遺策,我在你面前,怎敢以謀士自居?”
眾人開懷大笑。
使者走后,龐統道:“蒼舒,不如隨我前去南郡?”
曹沖尚未回應,司馬徽便搶先答道:“甚好!蒼舒,你最缺歷練,這是一個絕佳機會!”
曹沖心想,去前線軍營,的確是一個很好的歷練機會,可增長見聞,也能體驗戰爭的復雜性與危險性,還能結交一些將領,遂點了點頭。
次日,龐統在兩個隨從的陪同下,與曹沖、夏侯稱一起登上小船,沿著沔水一路南下,朝著竟陵進發。
四日后,他們順利抵達竟陵。
眾人進城稍作休整,歇息一晚后,改走陸路,經華容前往周瑜的大營。
魯肅早已在營門外恭候多時。
龐統一見到魯肅,便走上前去行禮道:“子敬兄,何必如此相迎?”
魯肅微笑回應:“士元兄肯來為我軍效力,實乃我軍之幸,有失遠迎,還望恕罪。”
說罷,他的目光落在曹沖身上,問道:“請問這位公子是......?”
龐統道:“此乃水鏡先生的關門弟子,葉東,字蒼舒。”
魯肅聞言,神情一震,拱手行禮道:“原來是水鏡先生高足,失敬,失敬!”
曹沖連忙還禮。
魯肅命人安置好龐統及曹沖的隨從后,便帶著兩人進入營內。
營帳之中,一位青年將領正伏在案幾上,專注地看著地圖。
曹沖暗自思忖,此人必定是大名鼎鼎的周瑜了。
只見他容貌清秀,眉似羽毛,目若朗星,果真如《三國志》中所描述的“壯有姿貌”。
“啟稟都督,龐士元帶到。”魯肅說道。
龐統與曹沖上前行禮。
周瑜滿臉微笑,站起身來,招呼他們落座。
魯肅介紹完曹沖后,周瑜滿臉驚喜,走上前來拉住曹沖的手,熱情地詢問起來。
眾人坐定后,周瑜笑道:“士元兄前來相助,本都督如虎添翼,奪下南郡,指日可待。”
龐統問道:“都督,當前形勢如何?”
周瑜微微皺眉,道:“我軍在江陵南門外扎營,曹仁極為勇猛,負隅頑抗,我軍一時也無計可施。士元兄,可有良策?”
龐統早已與曹沖商議過對策,此時胸有成竹地說道:
“劉備駐軍油江口,離江陵不遠,可調張飛前來對付曹仁。并命關羽帶兵前往漢水邊布防,截斷曹仁的退路,并阻擋襄陽的援軍。如此一來,曹仁必敗。”
周瑜與魯肅對望一眼,神色間略有遲疑。
他們也曾考慮過這個辦法,只是擔心劉備會憑借功勞,爭搶南郡的地盤。
龐統深知他們的顧慮,說道:“劉備當以大局為重,先奪取南郡,到時將南郡南部油江口這塊小地方,劃給他便是。”
赤壁之戰后,鑒于劉備無處安身,孫權讓其屯兵油江口。
周瑜沉思片刻,這樣也好,安置劉備在眼皮底下,遂點頭同意,
次日清晨,軍營中突然響起鑼鼓之聲。
曹沖連忙跟著龐統,前往大營。
周瑜領著他們走上將臺,眺望江陵。
只見曹軍分三路人馬,各自帶著包裹,分別從東、西、北三個城門沖出,向北而去。
江陵城上,旌旗虛插,卻無人守衛。
魯肅驚奇地問道:“曹軍這是意欲何為?”
周瑜仔細觀察了一會兒,笑道:“必定是曹仁膽怯,要棄城而逃。傳令下去,命程普、周泰引兵追擊,徐盛、丁奉帶兵隨本都督奪取江陵!”
曹沖急忙上前勸阻道:“都督,敵軍突然撤退,恐防有詐!”
周瑜哈哈大笑道:“蒼舒,你年紀尚小,豈知軍法?曹仁分明是自知不敵,慌忙逃跑,待本都督拿下江陵,今晚在城中設宴款待你。”
說罷,他跑下將臺,領兵而去。
望著周瑜遠去的背影,曹沖搖了搖頭,正如史書記載,周瑜會遭受伏擊,身受箭傷。
一旁的龐統道:“當下情勢,曹仁退兵也在情理之中。況且,曹軍離開城池,無堅可守,又怎會是吳軍的對手?蒼舒,你多慮了吧?”
曹沖笑而不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