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侯霸疑惑問道:“徐庶是誰?”
曹沖解釋道:“荊州名士,當下乃是劉備的軍師之一。”
夏侯霸道:“好,我明日接收俘虜后,再來告知于你。”
眾人閑聊片刻,夏侯霸便告辭離去。
曹沖見孟建臉上露出猶豫之色,卻又不肯離去,便知曉他必有心事,定然是因為徐庶母親之事。
于是,曹沖說道:“公威兄,到書房一聚,如何?”
孟建心領神會,笑道:“甚好,甚好!”
書房中,侍女奉上香茗,而后悄然退下,順帶關上房門。
曹沖開口道:“公威兄,方才我見你神情有異,可是因為徐庶母親之事?”
孟建立刻拱手行禮:“元直乃我的生死之交,請蒼舒兄弟出手搭救!”
曹沖未置可否,轉而問道:“公威兄,你覺得劉備如何?”
“我與他僅有一面之緣,傳聞此人極為仁義,當是一方梟雄。”
“曹操如何?”
“曹操乃漢朝丞相,實乃權臣,雄才大略,權勢滔天,掌控著天下十三州中的十個州。”
“江東孫權如何?”
“此人掌控江東之地,將各大土著大族玩弄于股掌之間,深諳權術,只是軍事才能稍顯遜色。”
曹沖微微頷首,心中暗贊此人不愧是荊州名士,在識人方面確有獨到之處。
他接著說道:“不考慮你家族在汝南的因素,劉備、曹操、孫權,若選一人為主公,你會選擇誰?”
孟建沉思良久,道:“曹操。”
“為何?”
“昔日,我與孔明、廣元、元直一同游學,孔明曾對我們三人說,務必要精熟學業,未來的仕途,官位可達郡守、刺史之位。”
“我深以為然。曹操掌控大部分州郡,機會自然更多。孫權僅占據江東六郡,劉備更是居無定所,追隨他們,難有出頭之日。”
曹沖點點頭,又問道:“那你覺得徐庶,跟隨曹操好,還是劉備好?”
孟建面色驟變,苦思良久。
他和徐庶自幼交好,親如兄弟,當初徐庶決意投奔劉備時,他曾苦心相勸。
在他看來,劉備縱然有英雄氣概,可一無穩固地盤,二無強大根基,想要成就大業,難如登天。
然而,徐庶卻覺得劉備心懷仁義,帳下猛將如云,唯獨缺運籌帷幄的謀士,自己此時前去,定會被委以重任,也好施展生平所學。
但如今諸葛亮已輔佐劉備,徐庶的重要性已大不如前,相較之下,若投靠曹操,憑徐庶的才華與智謀,反而更有機會大展身手。
何況,自己心意已決,要投曹操,自是不希望將來在戰場之上,與徐庶兵戎相見,陷入兩難的境地。
孟建躬身行禮:“謝蒼舒兄弟指點!”
曹沖心中暗贊,果然是聰明人,一點即通。
他笑道:“公威兄,無需客氣,小弟若以后找兄長幫忙,兄長會記住今日之事吧?”
孟建并未立刻答允,只是深深凝視著他,神色猶豫。
“公威兄,但說無妨。”
孟建道:“這個......請蒼舒兄弟恕我直言。我見賈璣及夏侯霸對你畢恭畢敬,言聽計從,他們身世顯赫,由此可見,你的身份絕對不簡單,可否明示?”
曹沖微微一笑,此人果真不簡單,道:“公威兄觀察入微,令人佩服!但我有苦衷,暫時還不能將身份告知兄長,請諒。”
見孟建流露出失望的神色,曹沖緊接著說道:“公威兄,我只能告知你,賈璣與夏侯霸皆非嫡長子。而我的身份,比他們尊貴。”
的確,曹操之子自然比夏侯淵、賈詡之子更為尊貴。
然而,若直接表明比他們尊貴,可猜測的范圍便會極為狹窄。
曹沖有意提及賈璣和夏侯霸不是嫡長子,實則是在誤導孟建,使其認為曹沖是某個豪門大族的嫡長子,如此身份,同樣比賈璣和夏侯霸尊貴。
孟建精神一震,即刻拱手行禮:“公威日后,唯蒼舒兄弟馬首是瞻!”
曹沖笑道:“好!公威兄放心,我稍后會給機會你立功,升官對兄長來說易如反掌。日后,彼此關照。”
“好,君子一言!”
兩人開懷大笑,隨后討論天下局勢。
交談之中,孟建心里愈加吃驚,眼前這位年僅十三歲的蒼舒,目光深遠,見識非凡,令他更為欽佩。
孟建道:“兄弟,我有一個建議。你如今年僅十三歲,不如在荊州尋一位名師學習,將來必定不可限量。”
曹沖道:“我正有此意,只是我在荊州人生地不熟,公威兄可有推薦人選?”
“水鏡先生如何?”
曹沖眼睛一亮,水鏡先生即司馬徽,字德操,潁川陽翟人。
此人為人清高拔俗,學識廣博,善于知人論世、鑒別人才,深受世人敬重。尤其在荊州、益州、江東一帶,可謂威名遠揚。
但是,史書記載,此人卒于建安十三年。
他嘆息道:“水鏡先生,名聞天下,當然是好!只可惜我福薄,無緣見他。據聞,他在年中已然去世。”
孟建神秘一笑,道:“非也。曹操占領荊州后,先生怕曹操邀請他出山,故讓家人辦了葬禮,實則躲藏在龐德公家里。”
曹沖大喜,若能拜司馬徽為師,那實在是太好了!并非奢望他教導什么,而是這個身份太重要了。
打著司馬徽弟子的名義,無論在荊州、江東還是益州,都會被奉為上賓,這將便于自己以后行事。
他抱拳行禮:“請公威兄為我引薦!”
孟建笑道:“自然。這些年來,水鏡先生一直尋找一名關門弟子,苦尋未果,蒼舒兄弟年幼聰穎,才識過人,必能得到先生的認可。”
“我明日便修書兩封,一封給水鏡先生,一封給龐德公,蒼舒兄弟靜候佳音即可。”
曹沖再三致謝。
孟建離去后,曹沖依舊在書房中沉思,驀地,一陣敲門聲傳來。
“進來。”
廖化推開門,徑直走到曹沖面前,躬身行禮道:“懇請公子搭救劉皇叔的兩個女兒!”
“好!”
曹沖毫不猶豫地滿口應承。
對于劉備的這兩名女兒,史書上僅提及在長坂坡被俘,此后便再無記載。
在曹操心中,此二人根本無足輕重,其分量遠遠不及徐庶的母親。
只因曹操深知,像劉備這般的梟雄,在危難之際,連妻子兒子都可舍棄,更何況女兒,著實沒什么價值。
沒有價值之人,自然容易搭救。
廖化眼中滿是感激之情,再次躬身行禮,隨即離去。
翌日。
夏侯霸來到賈府,滿臉驚異道:“倉舒,你如何得知,徐庶的母親以及劉備的兩個女兒在俘虜之中?竟果真如此!”
曹沖說道:“仲權兄,拜托你兩件事。其一,保護好徐庶的母親,好生款待;其二,救出劉備的兩個女兒。”
“這有何難?徐庶的母親,丞相極為重視,一路以來,照顧得極為周到。至于劉備的女兒,與普通俘虜無異,并不受重點關注,搭救起來毫無難度。”
曹沖問道:“仲權兄,可有辦法?”
“荊州剛歷經戰亂,遍地都是流民。隨便找兩個女孩頂替劉備的女兒即可。為避免到許都后露餡,在半路讓她們消失便是。”
曹沖心中暗嘆,戰亂之中,人命如草芥,實乃無可避免。
他說道:“好,我明日派賈云駕著馬車,在宛城東門外等你。”
夏侯霸點了點頭。
這時,賈思走了進來,問道:“仲權兄來了?你們在談論什么事情?”
曹沖將營救劉備女兒的情況講述了一遍。
賈思面色一變,隨即眼珠一轉,問道:“劉備的兩個女兒?多大了?”
夏侯霸道:“一名十二歲,一名十歲。”
“長得怎么樣?”
夏侯霸也是聰明人,見賈思面色有異,笑道:“自然沒有思兒美麗。”
賈思哼了一聲:“你們男人哪會照顧女孩子!明天送到后院,我安排人照顧。”
曹沖道:“那就再好不過,勞煩思兒了。”
賈思白了他一眼:“也不知道,有些人是不是口是心非!”
見曹沖的臉色有些掛不住,她嫣然一笑,道:“說笑而已!走吧,我們一起去拜祭母親。”
夏侯霸告辭離去,賈府眾人則浩浩蕩蕩地朝著賈家墓園進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