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營救,陷入困境
- 三國:我不是曹沖
- 懶訓豬豬
- 2502字
- 2024-12-17 13:33:56
佇立在曹府門前,曹沖望著曹操與曹丕漸漸遠去的背影,嘴角不由得浮現出一抹苦笑。
方才他仔細端詳司馬懿,此人眼神清明,全然沒有被病痛折磨之人應有的失神之態,分明是在裝病。
這位老兄堪稱三國時期的資深表演藝術家,極擅演戲。
都已古稀之年,卻依舊演得惟妙惟肖,成功騙過曹爽,順利發動高平陵政變。
歷史著實欠他一座影帝獎杯。
曹丕微妙的表情,也透露出其中的秘密,他們顯然早有謀劃,阻斷了自己前往鄴都的道路。
天亡我也?
“倉舒!”
“公子!”
耳邊傳來幾聲叫喚。
曹沖回過神來,定睛一看,臉上浮起了笑容。
原身自幼交好的三個小伙伴來了。
“倉舒,你病好了?這幾日,我茶飯不思,一直為你擔憂。今日上午,忽聞你痊愈的消息,欣喜若狂,急忙趕來探望。”
“卻不料撲了個空,聽說你已啟程前往鄴都,正滿心惆悵呢,你怎么又回來了?”
說話之人名叫周不疑,字元直,零陵重安人,少有異才,聰明敏達,與曹沖自幼交好。
他年方十六,身材頎長,氣質溫文爾雅,臉上滿是真誠的笑容。
“公子,我們正打算即刻動身,前往鄴都找你呢!”
“就是,公子前往鄴都,都沒叫上我倆。”
曹沖沒來得及回應周不疑,旁邊兩位青年就插話了。
這兩人是曹沖的親隨,分別叫夏侯稱和曹震,今年都是十七歲,他倆在五歲時,便被曹操指定為曹沖的親隨。
夏侯稱字叔權,時任典軍校尉夏侯淵的第三子。
曹震字景川,時任厲鋒將軍曹洪的次子。
曹沖心頭一暖。
畢竟來自現代社會,他從來都不相信什么宿命,什么天數,只知道,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沒有過不去的坎。
這三位小伙伴,必能陪伴自己,共渡難關。
他親熱地逐一拍拍他們的肩膀:“走,進府說!”
聽完曹沖的講述,周不疑驚詫道:“仲達今天上午突然病了?我昨晚還去找他,請教秦漢文學上的問題,那時他精神抖擻得很呢。”
曹沖冷哼一聲:“裝病無疑。”
“為何?”周不疑更為驚異。
曹沖不想太早揭穿曹丕的陰謀,免得夜長夢多,便推托道:“不知,或許有其它圖謀。”
“我剛才聽父親和兄長說,名醫華佗因欺騙父親,不肯奉召來許都,他們已派人前往緝拿。我自幼體弱多病,華佗照料甚多,而且,以后還需要他治病,我要救他出來。”
合情合理,三人紛紛贊同。
“好,此事我不方便出面,交由你們了。叔權負責打探華佗的押送情況,元直負責打探營救需要打通什么關系,景川負責買下一幢隱秘的宅院作為別院,日后用于藏匿華佗。”
周不疑驚疑道:“倉舒,才幾日沒見,你怎像換了一個人似的?彈指間,便有了計劃,并作出了詳細的安排?”
怎么像換了一個人?直接就是換了一個人!
曹沖面不改色,掩飾道:“方才已思考良久,你們分頭行動吧。”
三人領命而去。
既然躲避不開,那便自己想辦法保命。營救華佗,是曹沖實施保命計劃的第一步。
野史說,曹丕毒殺曹沖,但具體怎么毒殺,眾說紛紜。
無論哪種說法,都離不開毒。
當務之急,便是找一位能解毒救命的名醫。
建安三大神醫,分別是張仲景、華佗和董奉。
適逢華佗被抓來許都,他便將目標鎖在華佗身上。
接下來的日子,周不疑等三人每晚都會到曹府,報告跟進事項的進展。
每天,曹沖都躲在書房里,仔細翻查腦海中原身的記憶。
周不疑說他像變了一個人,提醒了他,他要盡快進入新角色,免得遭受曹府上下的懷疑。
尤其是,不能讓老師司馬懿起疑心。
三日后,司馬懿來到府上授課,據說疾病初愈,帶病而來。
曹沖根本不信。
此人異常奸詐,善于偽裝,口是心非,明明參與毒死曹沖,事后卻以老師的身份悲痛不已,甚至要為曹沖守靈三年。
世人皆贊曹沖聰明,唯獨司馬懿說曹沖愚蠢,“非愚即短視之譽,實則智謀淺露之兆”,這可是史書《晉書帝本紀》的記載。
曹沖翻查原身的記憶,司馬懿竟然一直教導他秦漢文學,笑話,曹家會缺文學家嗎?
曹操、曹丕、曹植都是漢魏時期著名的文學家,在文學史上被稱為“三曹”。
至于司馬懿擅長的權謀之術,只字不提,足見此人的良苦用心。
課堂上,曹沖的表現,與原身一模一樣,司馬懿倒沒察覺異常。
十日后。
夏侯稱探聽到,華佗已被投入許都監獄,曹震已購置好別院,周不疑也打探出,秘密營救需要軍司馬夏侯尚的許可。
夏侯尚字伯仁,夏侯淵的堂侄,夏侯稱的堂兄。
然而,問題恰恰出現在夏侯尚身上,導致營救行動無法開展。
皆因夏侯尚與曹丕自小關系便十分密切,乃是曹丕的親信。
曹丕要華佗死,夏侯尚怎么可能允許他人營救?只怕得到消息后,會第一時間稟告曹丕。
如此一來,營救事宜,陷入困局。
曹沖也曾想過找其他神醫,但另外兩名神醫,張仲景在荊州,任長沙太守,而董奉在交州一帶,根本來不了許都。
找一般的醫師,曹沖又不太放心。
畢竟以身試毒,若醫師的能力不足,豈不是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自己喪命?
最后,他還是決定想方設法,去營救華佗。
史書記載的夏侯尚,大多是曹丕稱帝后的顯赫經歷,對他之前的事情,記述不多。
周不疑提醒道:“倉舒,你的義姐德陽鄉主,下嫁于夏侯尚。”
夏侯稱道:“沒錯,而且夏侯尚懼內,我夏侯族內,人盡皆知。”
德陽鄉主及其兄曹真本姓秦,他們的父親為救曹操而死,曹操便收養了秦氏兄妹,并改為曹姓。
曹沖遲疑道:“義姐大我十歲,與我幾位兄長關系極好,但與我近年來交往不多。”
周不疑道:“婦人皆心軟。你父兄殺華佗,因他不肯奉召,你救華佗,為了感恩和日后治病,你前往哀求,她必會答允。”
“她令夏侯尚秘密營救,夏侯尚莫敢不從,也不敢告知曹丕。”
周不疑他們三人,并不知曹沖救人的真正目的。
曹沖猶豫了,總覺得與虎謀皮,極其冒險。
他擔心,如曹丕知道他想去救華佗,會不會引起警覺?
權衡再三。
救人的理由,足夠充分,既感激以前的治病之恩,又為留待日后救治之用。
也符合曹沖一直以來聰明仁愛的性格。
就算被曹丕發現,應該不會懷疑其它,他做夢都不會想到,自己的手段和陰謀,早就被曹沖這個穿越者知曉。
曹沖決定,硬著頭皮去找德陽鄉主。
次日,夏侯尚府邸。
曹沖的突然造訪,令德陽鄉主非常驚喜,她急忙讓人通知夏侯尚回家。
她幼年被曹操交由卞夫人撫養,視卞夫人如親生母親,卞夫人懷曹沖時,她一直陪伴在旁。
曹沖出生后,她也曾悉心照料,只是,后來隨著自己的出嫁,曹沖的長大,兩人的關系才疏遠了。
很快,夏侯尚回來,三人說說笑笑,德陽鄉主不時回憶起曹沖小時候的一些往事,氣氛其樂融融。
曹沖見時機已到,便提出營救華佗之事。
豈料,夏侯尚頓時面色大變,脫口而出:“絕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