擎蒼是一條狗,陪著李長山打獵,已有三年。
清晨,溫暖的陽光,照射在李家院子一角的狗窩時,擎蒼睜開雙眼,然后朝著上房窗戶,輕吠了兩聲。
不多時,隨著上房房門,吱呀一聲打開,一個面容黝黑,身形矯健的青年,走了出來,正是李長山。
昨日打獵回來,李長山晚上便與妻子溫存到大半夜,故而早上一家人醒的晚了些。
不過昨晚妻子提了一嘴,說家里竹籃開裂了,讓李長山去旱池折些竹子,新編個竹籃。
于是走出上房門,李長山手提一把柴刀,便徑直朝著院門走去。
擎蒼沒有拴狗鏈,加之又常年跟著李長山打獵,幾乎是人在狗在。
所以當(dāng)李長山走出院門時,擎蒼便緊跟了上去。
流西村三里外有一山,名曰:流煙。
流煙山下,有一處旱池,如今早已長滿清脆的野竹。
不過李長山卻記得,以前爹活著時,帶他打獵路過那片池塘?xí)r,總要說一句。
‘哎......好好一處池水,如今卻旱成了這般?!?
每每聽到這句話,少年時的李長山,便要向爹爹打問個詳細(xì)。
原來流西村李家、向家兩大姓,本不是這流煙山下村名,而是一百多年前,逃荒至此,并最終依山而居,落了下來。
據(jù)李長山爹爹回憶,在他小時候,這池塘里還有半池水。
而且這池水,總是清澈見底,村里人甚至將其當(dāng)作飲水來用。
只是后來,經(jīng)歷數(shù)次干旱,外加村里人無休止的取水,最終偌大一片池塘,竟干涸見底,一滴水也生不出了。
后來也不知是鳥兒帶來了竹子的種子,還是村里誰種的,這干涸的池塘,便生出了清脆的野竹。
起初只有一兩棵,漸漸的,便成了如今滿池皆翠竹的景象。
帶著擎蒼,李長山很快便到了旱池邊上。
編制竹籃,要不了幾根竹子,李長山便不打算下底,就在邊上砍幾根算了。
李長山砍竹子時,擎蒼卻搖著尾巴,自個溜到池底玩去了。
李長山很快砍了幾根兩指粗細(xì)的竹子,招呼擎蒼一聲后,便先行朝著家里去了。
聽到主人招喚,擎蒼連忙從池底沖了上來,然后快步跑到李長山身邊。
汪汪汪!
一到李長山身邊,擎蒼將嘴里叼著的東西吐出,然后叫了幾聲。
聽到擎蒼叫聲,李長山好奇轉(zhuǎn)身,卻發(fā)現(xiàn)擎蒼將一塊竹片,放在了地上。
“叼個竹片給我干甚!”
看著地上數(shù)寸長的青色竹片,李長山苦笑問了一句。
汪汪汪!
擎蒼見狀,又叫了兩聲。
李長山愣了愣,卻也沒直接走開,而是緩步來到擎蒼跟前,彎腰將地上的竹片撿了起來。
“一塊竹......”
拿起竹片,李長山剛一開口,卻突然怔住了。
只見手里握著的這塊竹片,上面竟浮出一行字。
【氣藏于海、歸行于魂】
“氣...于海、...行于......”
李長山識字不多,只能認(rèn)出這么幾個,于是就隨口念了出來。
【挽真元于丹田,開靈光于紫府】
“開...光于......,真元于丹......田?”
隨著第一串八個字消失后,竹片上立刻又浮現(xiàn)新的一串字。
李長山很是吃力,才認(rèn)出其中八個字。
“真元......丹田!”
“這是什么意思!”
看著手中竹片上,浮出的這一串蠅頭小字,李長山驚疑道。
但很快,竹片上浮現(xiàn)的這一串字,便消失不見,李長山等了一等,卻不見有新的字浮現(xiàn)。
呆愣片刻,李長山左右看了看,見四下無人,便將這塊竹片,收進懷里,然后帶著擎蒼,快步回了家。
白天一整天,李長山?jīng)]提有關(guān)竹片的事情,而是將重心放在編制竹籃上。
直到晚上,村里家家戶戶,都閉門關(guān)燈后,李長山這才將早上撿到竹片一事,說與妻子楊水蘭。
“竹片上刻字,不是正常嗎?”
“早年間我在流東村長著時,見過竹片上刻字,叫什么.....竹簡!”
土炕上,當(dāng)楊水蘭聽說竹片上刻字,頓時略帶一絲不屑道。
“你聽錯了,不是刻字,是一下、一下閃出來的字,然后又消失!”
李長山聞言,急忙解釋道。
“啥,出現(xiàn)又消失!”
聽到這話,楊水蘭也是不禁驚叫道。
見狀,李長山爬到炕的另一頭,從炕頭放著的柜子里,將一片五寸長、兩寸寬的青色竹簡,拿了出來。
卻說孟青川,經(jīng)這兩百年修煉與鉆研,已對神魂寄居的這片竹簡,有了更深層次的認(rèn)知。
此物既是自己神魂寄居之地,卻也同時是禁錮神魂之所。
正因如此,即便自己將《玄曦引靈訣:引氣篇》已修煉至煉氣大圓滿,產(chǎn)生了些許神識之力,卻也僅僅能感應(yīng)到,竹簡一丈之內(nèi)的事物。
不過好在誕生神識后,孟青川倒是可以通過神識,將自己所思、所想、所悟之事,浮于竹簡表面。
只不過這個過程無法持續(xù)太久,畢竟這竹簡上存在的禁制,太過強大,以至于孟青川每次,最多只能堅持百息而已。
兩百年的蟄伏,對于從熱鬧的資本星而來的孟青川而言,簡直就是災(zāi)難。
多年前,當(dāng)池塘干涸,孟青川親眼目睹竹子一棵棵生長時,原以為自己就此解脫。
可結(jié)果,深陷泥地下的他,卻只能看著流西村的人,踩著自己的‘臉’,一次次走過,而自己卻無能為力。
甚至有一次,一個半大的小毛孩,在池底玩耍時,不偏不倚,一泡尿直接撒在了‘臉’......
不對,是竹簡上!
可即便如此,孟青川還是沒被帶走,氣的他半個月沒有睜眼。
且說今日一大早,孟青川還在竹簡內(nèi)昏睡,突然感應(yīng)到外面有聲音傳來。
于是便打算放出神識,感應(yīng)一下是何物。
結(jié)果神識還未來得及放出,就見一張大嘴,直接將自己從泥土里叼了起來。
啊這......!
孟青川怔了一下,隨即趕緊將神識放出,卻發(fā)現(xiàn)一條全身栗黃的大狗,此刻正邁著四條腿,歡快奔走。
被狗叼了?
“終于......大哥,我謝了!”
孟青川激動的語無倫次。
很快,這只大黃狗便將孟青川帶出池塘,帶到了一個面色黝黑、身形矯健的青年跟前。
看到青年那一刻,孟青川差點熱淚盈眶,幾乎就要將手中浮現(xiàn)的一粒道種,種入其體內(nèi)。
好在二百年的蟄伏,終究改變了他原本急躁的心性。
于是在認(rèn)真打量眼前青年后,最終還是收起掌心浮現(xiàn)的那一粒道種。
按照【吞靈聚種】所述,滋養(yǎng)道種,并使其最終孕育成靈根的‘土壤’,最好是六歲到十二歲之間。
過了十二歲,便會出現(xiàn)道種孕育靈根失敗的可能,而且年齡越大,失敗的概率越大。
倘若過了二十歲,【吞靈聚種】則明確提醒,不可再種。
顯然,眼前這青年,已過了二十歲,甚至孟青川在略一觀察后,就看透了其年歲,已是二十有七。
無疑,眼前這青年,不適合做道種的土壤。
不過孟青川也深知,這次機會,自己絕不能錯過,不然天知道又要等幾個兩百年了。
于是在青年將他從地上撿起的一刻,孟青川心念一動,將《玄曦引靈訣:引氣篇》功法口訣,直接浮于竹簡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