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據分析師手記:數據分析72個核心問題精解
- 劉林 李朝成 餅干哥哥
- 1503字
- 2024-12-28 12:15:51
第2問:數據分析是怎么來的?—數據分析極簡發展史
導讀:為了深刻認識數據分析,有必要對它的來龍去脈進行一番討論。討論來龍去脈不是為了考察數據分析的國內外發展史,而是從數據分析的發展中探索本質,建立底層認知。
1.了解數據分析發展
從游牧時代開始,就已經涉及數據分析了。例如,今天抓了一只野豬,明天抓了一只羊,所以獵物總共有兩只,如何分配呢?羊可以養起來,因為羊可以產奶,給孩子補充營養;豬可以殺掉,一天吃不完,那就分兩天吃,首領多分一些,其他人少分一些……這正是數據分析的早期應用??梢?,數據分析的歷史很悠久,可以說在人們開始使用數字的時候就已經有數據分析的意識了。
在過去的十年到二十年里,數據分析一直是非常熱門的詞匯,但是在更早的生產活動中,數據分析其實就已經存在了,只是那時主流市場并未產生需求。那數據分析是怎么成為咨詢公司麥肯錫所說的“重要的生產因素”的呢?換句話說,熱門的數據分析崗位是怎么產生的呢?
從下圖的阿里發展史中,我們可以看到這樣的發展路徑:
(1)阿里創立自己的產品—1688網站;
(2)初創團隊的成員開始聯系批發貿易商入駐,即開展銷售業務及網站運營工作;
(3)隨著業務的發展,為滿足市場需求,除了對現有產品進行迭代優化外,阿里還推出許多的產品:淘寶、天貓等,這背后需要有專業的產品經理支持,提高業務運營流程效率;
(4)隨著規模的擴大、數據的積累,專業數據分析師的需求應運而生,借助數據分析、數據挖掘的方法論優化產品迭代、業務增長策略;
(5)隨著數據的使用場景日趨成熟,數據使用需求也越來越大,需要通過衍生的數據產品來優化數據分析流程效率,如數據銀行、達摩盤、策略中心。

當然這不是嚴謹的發展史,例如數據挖掘技術早在20世紀90年代就存在了,這里的發展路徑更多是從主流市場的角度來理解,也可以說是求職市場的變化。例如2015年以前很少有專門的數據分析師崗位,后來隨著大數據在工業界的普及、落地,市場對數據分析師的需求多了起來。再例如數據產品經理也是隨市場的發展而興起的。
2.窺探發展路徑背后的業務場景需求
從數據分析的發展路徑中,我們可以進一步去窺探其背后業務場景需求的變化:
在發展初期,市場還處在“開荒階段”,那時的產品比較簡單,對應的運營玩法也比較簡單,此時體系不完善,主要依賴經驗、直覺來驅動業務增長,例如之前沒有做廣告投放,現在做了,效果就有了。
在發展中期,為了追求規?;?,品牌需要不斷去擴展邊界,于是基于現有運營能力,把成功經驗復制到其他細分市場的模式就很重要,進而成體系的運營方法論、產品方法論需求應運而生,也就是要從以往經驗中沉淀出泛化能力強的業務模型框架,來實現增長。例如以往做用戶運營,嘗試過用近期消費距離、累計消費頻次、累計消費金額來做用戶分層運營,效果不錯,因此可以把方法論總結成RFM模型應用到更多場景中。
度過了“野蠻生長”的增量時代后,市場競爭格局形成,競爭對手運營體系成熟,再想從增量市場搶奪用戶成本將變得很高,而且手里的存量客戶如果沒有及時維護也容易被競爭對手奪去;此時的業務需要更精準的方法來指導決策,于是代表理性、客觀的數據登上舞臺,數據分析就變得很重要。例如運營中常說的“魔法數字”:利用數據分析方法計算RFM模型的特征閾值,能夠得到更精準、有效的分層模型。
3.小結
從數據分析的來源中我們可以看到,數據分析的定位從來都不是“雪中送炭”,而是在發展到一定程度,有了夯實基礎之后的“錦上添花”。此外,對數據分析來源的討論,是為了說明一件事:數據分析并不獨立,它來源于業務,最終又在業務落地。所以想做好數據分析一定要懂業務,否則不論是分析邏輯還是最后的賦能建議都無法落地,無法實現數據分析價值。
- 在你身邊為你設計Ⅲ:騰訊服務設計思維與實戰
- PySpark大數據分析與應用
- Learn Unity ML-Agents:Fundamentals of Unity Machine Learning
- INSTANT Cytoscape Complex Network Analysis How-to
- 數據中心數字孿生應用實踐
- LabVIEW 完全自學手冊
- Hadoop集群與安全
- Solaris操作系統原理實驗教程
- 云計算
- 數據分析方法及應用:基于SPSS和EXCEL環境
- Access 2013 數據庫管理與應用從新手到高手
- 零基礎學SQL
- 數據庫原理及應用實踐教程
- 醫療大數據分析與應用
- 大學計算機應用基礎上機實驗指導(微課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