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yTorch深度學習與企業級項目實戰
- 宋立桓 宋立林
- 861字
- 2024-12-31 19:17:14
1.5.1 關于兩個“放棄”
1.放棄海量資料
沒錯,就是放棄海量資料!在我們想要入門深度學習的時候,往往會搜集很多資料,比如xx學院深度學習內部資源、深度學習從入門到進階百吉字節資源、xx人工智能教程等。很多時候我們拿著十幾吉字節、幾百吉字節的學習資源,然后踏踏實實地放到了某個云盤里存著,等著日后慢慢學習。殊不知,有90%的人僅僅只是搜集資料、保存資料而已,放在云盤里一年半載也沒打開學習。躺在云盤的資料很多時候只是大多數人“以后好好學習”的自我安慰和“自我”安全感而已。而且,面對海量的學習資料,很容易陷入一種迷茫的狀態,最直接的感覺就是:天啊,有這么多東西要學!天啊,還有這么多東西沒學!簡單來說,就是選擇越多,越容易讓人陷入無從選擇的困境。
所以,第一步就是要放棄海量資料,選擇一份真正適合自己的資料,好好研讀下去,消化它。最終會發現收獲很大。
2.放棄從零起步
深度學習的初學者總會在學習路徑上遇到困惑。先是那些框架,就讓你不知道該從哪里著手。一堆書籍,也讓你猶豫如何選擇。即便你去咨詢專業人士,他們也總會輕飄飄地告訴你一句“先學好數學”。怎樣算是學好?深度學習是一門融合概率論、線性代數、凸優化、計算機、神經科學等多方面的復雜技術。學好深度學習需要的理論知識很多,有些人可能基礎不是特別扎實,就想著從最底層的知識開始學起,如概率論、線性代數、機器學習、凸優化公式推導等。但是這樣做的壞處是比較耗費時間,而且容易造成“懈怠學習”,打消學習的積極性,直到你徹底放棄學習的想法。真要按照他們的要求按部就班地學習,沒有幾年功夫,你連數學和編程基礎都學不完。可到那時候,許多“低垂的果實”還在嗎?
因為“啃”書本和推導公式相對來說是比較枯燥的,遠不如自己搭建一個簡單的神經網絡更能激發自己學習的積極性。當然,不是說不需要鉆研基礎知識,只是說,在入門的時候,最好先從頂層框架上有個系統的認識,然后從實踐到理論,有的放矢地查缺補漏機器學習的知識點。從宏觀到微觀,從整體到細節,更有利于深度學習快速入門。而且從學習的積極性來說,也起到了“正反饋”的作用。
- AIGC:讓生成式AI成為自己的外腦
- 自動駕駛:人工智能理論與實踐
- 虛擬偶像AI實現
- 為機器立心(通用人工智能的中國藍圖系列)
- 計算機視覺中的深度學習
- 解碼智能時代2021:來自未來的數智圖譜
- 里武林的沉淪囈語:AI人工智能游戲概念設定集
- 樂高創意機器人教程(初級 上冊 6-12歲)
- 人人都能懂的人工智能
- 計算機應用與數據分析+人工智能
- 機器學習實戰:基于Scikit-Learn、Keras和TensorFlow(原書第2版)
- 基于NI Multisim 11的PLD/PIC/PLC的仿真設計
- 智能家居產品 從設計到運營
- FANUC工業機器人實操與應用技巧
- AI源碼解讀:卷積神經網絡(CNN)深度學習案例:Python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