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權力,謀劃
- 星落五丈原,家翁魏延
- 閃電滅世
- 2520字
- 2024-12-15 16:55:32
蜀漢營中,氣氛凝重、哀傷而又忙碌。
各營將軍們接獲命令后,不敢有絲毫耽擱,如離弦之箭般馬不停蹄地奔赴各自營地。
士卒們聞令而動,迅速而有序地展開行動,有條不紊地整理著行裝與軍備。
營帳被熟練地迅速拆除,物資被小心地妥善裝載,兵器被仔細地擦拭保養,戰馬被精心地喂飽飲足……
一個營接著一個營,仿若一條蜿蜒盤旋、氣勢磅礴的巨龍,緩緩地沿著石頭水朝著褒斜道的方向堅定進發。
各色旌旗于微風中獵獵作響,隨風盡情飄揚,搭配著那無邊無際的白綾,仿佛整個天地都沉浸在一片哀傷之中。
似是在為丞相黯然送行,又似在訴說著蜀漢壯志未酬的悲愴。
負責殿后的乃是護軍姜維率領的中虎步兵。
姜維身姿挺拔,騎在神俊的涼州大馬上,目光沉穩而堅毅。
此次殿后的責任重于泰山,關乎大軍能否安全撤回漢中。
長史楊儀并未率先撤退,而是親自趕到此處,與姜維同行。
他深知,現在正是表現個人能力的關鍵時刻。
唯有在這場撤退行動之中表現得足夠出色,贏得眾人的認可與贊譽。
才能夠在接下來的權力斗爭中占據有利地位,為自己和身邊人謀取更大的權勢與利益。
從而更順暢的接替諸葛丞相的位置。
昭烈帝劉備自幽州起兵,從大東北輾轉萬里,歷經無數艱難險阻,最終抵達最西南的益州成立基業。
各地鄉黨和勢力相互交織,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其繁雜程度實難想象。
自丞相諸葛亮上臺之后,雖殫精竭慮,盡力做到公平公正地治理蜀漢,但在掌握權力核心的人員安排上,第一梯隊的培養還是不可避免地盡量傾向于南郡人。
因為諸葛亮作為南郡黃氏的女婿,少年和青年時的活動范圍也都是在襄陽,可以說是一個正經的南郡人。
這其實也是大漢長久以來形成的一種特色與傳統。
只是在諸葛亮提攜南郡人的這一過程中,不少南郡子弟表現得不盡如人意,甚至有些無能。
如馬謖因街亭之失而身敗名裂,如向朗因包庇馬謖而被罷官……而他楊儀之所以能夠位居高位,自身能力固然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得益于南郡人的出身背景。
接下來,對于楊儀而言,只要能穩住丞相府的基本盤,然后繼續確保由南郡人當家做主,便是他需要重點考量與謀劃之事。
而在這個過程中,如何讓其他派系的人繼續服從于他,為其所用,讓他們在這場權力游戲中為自己效力,立功樹立威望便是其中的一個重要方法。
姜維作為魏國的降將代表,本身在益州這邊既無家族勢力作為根基,亦無田產礦產等雄厚資產,更無私人部曲可資調用。
但卻因自身的軍事才能而掌握了一定的軍權,這樣的人物自然是楊儀要重點拉攏與掌控的對象。
......
在眾多勢力之中,對楊儀威脅最大的,無疑是以魏延為代表的荊州南陽鄉黨。
南陽人在諸葛亮之前的提拔中,也是僅次于南郡人的第二序列。
而魏延在蜀漢軍中資歷深厚,戰功赫赫,且在軍中頗有威望與影響力。
這也正是即便有姜維的提醒,楊儀卻依然堅持不給魏延下令撤退的根本原因所在。
他就是蓄意希望魏延在憤怒與不甘之下,做出一些出格的、違反軍紀甚至是叛國的事情。
如此一來,他便可以名正言順地將這個最大的威脅徹底拉下馬,為自己掃除通往權力巔峰的障礙。
就在這時,遠處一片塵土飛揚,顯然是有騎卒飛奔而來。
楊儀的嘴角下意識地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笑意,心中暗自思忖:魏延啊魏延,你最好直接進攻我,這樣我便能將你一舉拿下。
旁邊的姜維眉頭微微皺起,目光銳利地凝視遠方,片刻后沉聲道:“有幾十騎,應該是魏軍師的使者?!?
聞言,楊儀心中略微有些失望,但面上卻是不動聲色,故作鎮定地說道:“讓他們近前說話。”
他站在原地,雙手背負,眼神中閃爍著狡黠與篤定。
以魏延那高傲的性子和火爆的脾性,此次必定是派人來興師問罪。
在他的盤算里,只要自己在應對使者時表現得足夠強勢、寸步不讓,使者將這一情況傳回去后,以魏延的性格,必然會被徹底激怒。
那時,魏延極有可能會失去理智,做出沖動之舉,而這正是楊儀夢寐以求的局面。
......
使者近前,為首的正是副將杜祺。
看到是此人前來,楊儀的目光閃爍。
杜祺是南陽人,但進身之階卻是王連,準確來說,他們屬于東州派系。
在李嚴倒臺,東州派系式微的情況下,很多人以同鄉之誼轉投到魏延等一眾南陽大佬麾下。
杜祺來到楊儀跟前,畢恭畢敬地拱手行禮,隨后詢問道:“長史,如今大軍皆已開始撤退,某等卻仍未接到明確指令,不知何故?”
楊儀聽聞,臉上露出一絲詫異之色,旋即說道:“丞相薨逝之際,曾留下遺命,令我帶兵返回漢中,而安排魏軍師負責斷后。
并說,若魏軍師不聽號令,軍便自發。
我因唯恐魏軍師不聽從號令,還特意讓司馬費祎親自前去傳達指令。
他即不遵從軍令,我便自發。
現在又讓你來詢問,是何道理?”
杜祺心中暗自驚訝,他并不清楚費祎和魏延說了什么,此刻只是恭敬地回應道:“魏將軍稱并未收到相關軍令,所以特命我前來詢問詳情?!?
楊儀微微仰頭,長嘆一聲,故作無奈地說道:“文長怎會如此行事,莫不是要學李嚴之運糧說?
大家都是荊州人,何必如此。
唉,我便再下一道命令吧,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混亂。”
言罷,楊儀當即命人取來筆墨紙硯,迅速手書一封軍令,隨后仔細地加蓋上丞相府的大印,并調兵的信物,一并交給杜祺。
杜祺雙手接過,神色莊重地聲稱:“謹遵丞相遺命,某定將命令如實傳達給魏將軍?!?
楊儀看著杜祺,眼神中多了幾分深意,輕輕抬手示意杜祺靠近些,緩聲道:“杜將軍,你久歷沙場,為大漢立下汗馬功勞,我向來是極為賞識的。
丞相雖已仙逝,但大漢的未來仍需我們共同守護。
此時應遵循丞相遺志,讓大軍順利撤回漢中,方為上策。
還望你多多相勸魏軍師,他不過是一個莽夫,斷不可意氣用事??!
我自會表明天子,言說杜將軍的功勞。
屆時,榮華富貴、加官進爵,自不必多言。”
杜祺臉色有些難看,連忙抱拳道:“謹唯?!?
隨后帶人縱馬離去。
看著杜祺的背影,楊儀目光深沉,他方才言下之意,自然是拉攏杜祺。
但對方卻假裝沒有聽懂......
哼,南陽人,自矜乃是后漢帝鄉,故多高傲。
殊不知,如今后漢已在蜀中。
若不是丞相提攜,你們與荊南偏鄙,又有何區別,哼哼。
姜維猶豫了一下。
楊儀方才拉攏杜祺的手法,雖然有些低劣,卻是連環計。
若能拉攏杜祺自然最好,如果拉攏不到,說明杜祺忠于魏延。
那樣的話,杜祺返回自然會原話,甚至添油加醋的匯報給魏延。
魏延聽聞楊儀說他莽夫,豈能不惱。
然而此刻楊儀貴為丞相府的長史,屬于他姜維的頂頭上司......
所以,姜維并沒有再說話。
......
第二日,只見北方塵土遮天蔽日。
楊儀頓時大喜,魏延,你中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