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派系,胡說
- 星落五丈原,家翁魏延
- 閃電滅世
- 2224字
- 2024-12-21 10:49:25
想好就要做,不能再讓魏延嘩賓奪主了。
如是想著,魏正忽然仰頭長嘯:“可悲,可悲啊!”
聲音中滿是悲愴與無奈,隨后魏正用力甩了甩袖子,邁著四方步走到了魏延和胡濟的中間。
正說得興起的魏延、聽得有些無語的胡濟,看到魏正這番突如其來的做派,皆是一愣。
胡濟愣的是魏正此舉有失禮儀,在這等場合下,這般行為實在有些唐突。
畢竟之前的魏正,可都是彬彬有禮的。
而魏延愣的則是心中暗自詫異,你小子這是想干嘛,莫不是要搶我的風頭?
“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丞相想重振大漢,也是中道崩殂。”
魏正這邊一開口,氣氛頓時變了。
原本心中還有些奇怪的胡濟頓時神色一凜,趕忙正襟危坐。
就連魏延也意識到氣氛的轉變,瞬間老實了下來。
同時心中不禁暗自思忖,某剛才是不是又說得太多了......
“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則,益州三派虎視眈眈,陛下更是有心把權柄收歸皇權。
我們荊州人又失去了家鄉,沒有產業田宅礦產,更是生死存亡之秋。
然而在這個時候,大部分荊州人不但沒有認識到,反而還在兄弟鬩墻。
尤以楊威公和魏文長為甚,豈不可悲,可悲啊!”
魏正言辭懇切,聲音中滿是憂慮。
“逆子!!”
魏延一聽這話,頓時火氣上涌,伸手便去摸腰間的馬鞭。
胡濟見狀,趕忙眼疾手快地攔住魏延,道:“大將軍息怒,息怒,且聽忠賢細說。”
說完之后,他又對魏正拱了拱手,正色恭敬地說道:“忠賢,益州有哪三派,愿聞其詳。”
這便是有眼力勁的表現,與魏延那只會在一旁傻乎乎瞪著眼的模樣形成了鮮明對比。
魏正心中暗自腹誹了一句,看著胡濟也就越發順眼了。
此刻他也不再藏著掖著,神色凝重地說道:“益州之派別共有三,其一為東州派。
昔日董卓亂政,群雄紛紛舉兵討伐,西涼鐵騎肆虐中原,以致中原大地陷入一片大亂。
南陽、三輔一帶的百姓為求生存,有數萬戶流民士族被迫進入益州。
當時的益州牧劉諱焉將他們悉數收編,組建成為‘東州兵’。
而在這個時間段遷徙而來的世家子弟,為了對抗益州本地大族,自然而然地便團結在了一起,所以我稱之為東州派。
這個派別之中,主流人物有法正、孟達、李嚴、王連、董和、吳懿等人。
后來,法正因病早逝,孟達叛變投敵,吳懿成為外戚。
先帝托孤之時,便以李嚴為托孤大臣,掌管內外軍權,實際上也就成了東州派的領頭人。”
聽到這里的時候,胡濟忍不住長嘆一聲,滿臉感慨地說道:“不讓李嚴掌內外軍權也不行啊。
我們荊州人為了收復荊州沖鋒在前,軍隊幾乎打光了。”
聞言,魏正也是一陣默然。
實際上,或許情況正如胡濟所言。
劉備一心想要收復荊州,荊州人自然最為積極踴躍,畢竟那是他們的家鄉,有著他們的親人和產業。
而東州派和益州派,恐怕對收復荊州之事根本沒有太多的興趣,最多也就是過來湊個人數,幫著撐撐場面。
真正在戰場上拼命廝殺的,還得是荊州人自己。
這也是夷陵之戰中,戰死的大多都是荊州人的原因所在。
東州派和益州派見勢不妙,恐怕早就腳底抹油,溜之大吉了……
“當時李嚴掌軍權,王連兼任丞相府長史,實際掌握丞相府的權力。
整個大漢的權柄,已經落入了東州派系手中。”魏正補充道。
聽到這句話,胡濟的眼中再次閃爍起光芒。
他親身經歷過那段時期,自然對此事深有體會。
可當時的魏正,還尚年幼,估計還不足十歲吧。
畢竟要是魏延教導他這些事情,那簡直是天方夜譚,豬都不會相信。
也就是說,魏正,神童啊!
如是想著,胡濟點了點頭,深有所感的說道:“是啊,誰知道當年孔明承擔了多少的壓力!
孔明在荊州生活那么久,又是黃家的女婿,身邊圍繞著眾多的荊州人。
他實際上就是荊州的領頭人。
作為荊州人,大家誰不想先打回荊州,搶回自己的田畝宅邸和山林礦產。
可軍權在李嚴手中呢!
當時孔明想南征,王連不同意,結果就征不了……
直到李嚴被污,王連死后,孔明才能南征。
若是要打荊州,恐怕咱們荊州人就真的無立錐之地了。”
魏延聽得眼睛瞪大,那眼珠子也左右晃動,顯然是被這些他未曾深入了解過的往事所震驚。
發生了這么多的事情么?
那段時間,他就老老實實的呆在漢中,沒事就往山里跑,勘察北伐地形呢......
對于魏延,魏正只能撇了撇嘴,接著胡濟的話說:“丞相通過不斷的北伐,巧妙地對東州派進行拉攏分化。
終于在三年前抓住李嚴的小辮子,聯合朝中諸位大臣將之貶斥廢為庶人。
東州派雖然遭受重創,支離破碎,但百足之蟲死而不僵。
一旦讓他們死灰復燃,必定會展開瘋狂報復,我等荊州子弟恐將遭受滅頂之災。”
“是啊,絕不能讓李嚴再起復!”胡濟深以為然地點了點頭。
這個時候,魏正想起歷史上對李嚴死亡的記載,心中不由得感到一陣古怪。
當初彈劾李嚴的時候,諸葛亮可是把李嚴罵得狗血噴頭。
就憑這,李嚴能念著諸葛亮的好才怪,不扎小人詛咒諸葛亮都算是不錯了。
等到諸葛亮一死,李嚴開心笑死的可能性都大些。
可史書上卻記載他是發病而死,還說生前常期望諸葛亮會再次起用他,并考慮除諸葛亮之外,其它的大臣不可能再用他,故此激憤發病。
魏正心中暗自思忖,這個只能說,是李豐為了維護其父形象以及家族綿延的求生欲表現了……
若是諸葛亮死后掌權的不再是荊州人,李豐一定不會這么說,史官也不會這么記載了。
“第二個派系呢?”魏延終于找到了說話的切入點,趕忙問道,不然的話,總覺得自己像個局外人。
某才是征西大將軍!!
“第二個派系,其實原本也是東州派,只不過因為妹妹嫁給了先帝,所以變成了外戚。”
魏正見魏延盯得緊,就不好給對方白眼了,“自后漢以來,外戚數次亂權。
吳太后又不是劉禪親母,吳氏要是掌權,劉禪就危險了!
可以說外戚勢力一旦奪權,天子劉禪的安危可就懸于一線,大漢的江山社稷亦將搖搖欲墜。
新朝說不定也要叫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