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孤獨癥兒童潛能自然回歸法操作指南
- 賀永紅 賀勝 (加)黃伊立
- 2013字
- 2024-12-17 17:07:30
自序
我叫賀永紅,1957年出生于四川省蓬安縣,22歲從蓬安縣紅旗小學(現城東路小學)踏入教育這個“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行業”,最后從北京第一實驗小學退休,從教40余年,獲得過多項榮譽。秉承“小車不倒只管推”的精神,雖年過六旬,我仍然繼續奮斗在教育崗位上,為孤獨癥(及譜系)兒童康復轉化盡綿薄之力,且小有成效!
我是機緣巧合走上了這條路的。早期在小學做班主任的時候,班里總是時不時地有那么幾個比別的孩子“特殊”的學生。他們在班里沒有朋友,也不跟別人交流,學習起來也很費勁。當時我們國內還沒有孤獨癥(及譜系)的概念,也不像現在一樣入學前會進行篩查,一般就把這種孩子歸于“弱智”。所以,這類兒童能夠跟普通人一樣上小學。由于他們各方面的能力總是相對落后,班里一旦有一個這樣的孩子,老師就很頭疼,覺得怎么努力教學都不見效果,都把這種個別生當“弱智”看待,同學也不喜歡自己組里有這樣的同伴,因此師生均有一些歧視現象,導致這類孩子基本處于被放棄狀態。看著孤立無助的孩子,作為班主任的我心如刀絞,出于同情心和責任感,決定要盡一切可能去挽救并幫助他們,不讓班里任何一個同學落下。于是,我開始自學,大量查閱和參照國內外類似“差生”轉化的案例,在方法上探索總結,試著改變他們,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曾經有一個孩子5年都需要補考才能升班,經過我的教育轉化,他期末考了90分。這讓學校領導和老師們都很驚訝。
退休后,我繼續從事教育工作,在北京大學進修了心理學本科課程并取得了自考合格成績,同時又自學了各大心理流派方法的運用,包括后現代心理學的學習和探索,升華了自己的教學方法。當然,我的精力大部分還是集中在一些學習注意力不集中、學習困難,特別是數學學習困難的孩子身上,將他們從班里的差生變成班里的尖子生。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
后來,賀勝老師說服我:“提升成績只是錦上添花,但是改變特殊兒童卻是拯救孩子的一生,挽救一個家庭!”這句話深深地打動了我,于是我放棄了過去學科教學積累的經驗,把全部精力放在了孤獨癥(及譜系)兒童身上。在20多年的特殊教育轉化過程中,隨著案例的增多,特別是成功案例的支撐,我在一個孩子一個樣的表現中,發現他們其實是有非常多的內在共性的,并且在逐步引導孩子走向社會化的過程中抓住了有章可循的規律。
在逐漸摸索和完善過程中,我總結出一整套方法,創立了潛能自然回歸法相對完整的體系,并通過傳幫帶,培養了一個能夠貫徹落實轉化體系且技術過硬的“潛智樹人”教師團隊。經過十幾年的摸索總結,伴隨著更多案例的出現,潛能自然回歸法康復過程中孩子的階段性軌跡也逐步清晰。多年來,家長們都建議我把潛能自然回歸法總結出書,便于他們能夠理論化、系統化地學習。可我這個人“做”和“講”不需要任何準備,但是寫作確實不是強項。
2020年,賀勝老師主動擔任起了寫作任務,總結整理出潛能自然回歸法的理論和實際操作的階段性成長轉化過程,以及我多年實踐出的關于孤獨癥(及譜系)孩子教育轉化的方法等約22萬字的初稿。他通過整理我給每個家庭的大量指導錄音,編寫了教育轉化各個階段的內容。又經王光亞老師推薦黃伊立博士的參與,在“潛智樹人”團隊的共同努力下將這些內容進行完善,最終形成如今的文字內容。
原本我們是想先按照理論、階段性、問答這三個部分分上、中、下三冊出版,后聽取出版社意見把理論部分放到后期再出版。但是,考慮到直接進入階段性轉化的內容有些突兀,容易讓人不明所以,所以我們將理論部分有助于理解階段性轉化的內容單獨提煉出一部分放在每個分冊的開篇,形成全兩冊的“孤獨癥兒童教育轉化新航線”叢書。本套叢書的第一冊主要闡述了教育轉化過程中十幾個階段、六十幾個時期及特點;第二冊根據日常工作中遇到的具體情況,整理出教師和家長的常見問題及解答。
借此篇幅我想表達一下對我的兒子賀勝老師的感謝,他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畢業以后放棄高薪工作,和我一起投身特殊教育事業,與我共同創辦了“潛智樹人”,并對本書的出版投入了大量的時間和心血;感謝黃伊立博士能夠應邀參與,讓“潛能自然回歸法”整理成書,并積極推動出版;感謝做協調工作的王光亞老師,她起到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還要感謝我親愛的團隊里面的每一位成員、戰斗在一線的“潛智樹人”全體老師,以及胡嘉老師帶領的資深團隊,讓潛能自然回歸法實施到位并收到這么好的效果!非常感謝中國兒童中心原黨委書記、中國家庭教育學會副會長叢中笑教授和加拿大多倫多特倫特大學心理學院副教授劉莫威博士,對我們的理論與實踐成果的肯定和支持,并為本書推薦寫序;更要感謝中國婦女出版社副總編輯廖晶晶帶領編輯團隊對我們的支持和鼓勵,讓我們能夠為更多孤獨癥孩子和焦慮無助的家長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是你們所有人的努力使得我們的這套書得以面世。
希望我們多年的探索和經驗能夠解救更多的“星寶”,同時能夠幫助更多處在困境中的家長。今后,我將繼續努力學習探索和改進方法,希望能夠更好地為社會貢獻微薄之力!
賀永紅
2024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