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天地人
- 從鱷雀鱔開始七十二變
- 飛鳥聘銜蟬
- 2230字
- 2025-03-11 00:05:00
甄皓仁來到碼頭,找個僻處下水。
即化成鱷雀鱔,迅速游離。
很快游到小王灘外,與雷狼鰻匯合。
“好樣的!”
甄皓仁夸贊一句,令雷狼鰻更加高興了——自從被統御后,雷狼鰻就沒閑過,先是航路事宜、再是盯著六合寨與雙流、再替云灣充當水下暗探。甄皓仁確定抓緊破七品謀煉勁后,它又得擠出時間,盯著小王灘。
今兒一早,見得一條赤頜鱷精怪外出捕獵。
它便通知甄皓仁。
甄皓仁這才趕了過來。
“走。”
一人一鰻即往小王灘內里去——雷狼鰻不消說,鱷雀鱔除體型外,也已比肩精怪——一路順利到了中心湖。
湖中那些鱷魚也都匆忙避讓。
“咕嚕…”余下那條赤頜鱷精怪,感應到雷狼鰻,也從水下暗道中出了來,發出憤怒的叫聲,欲做驅趕。
滋啦!!
雷狼鰻的【電脈沖】比當時強了不少,又有甄皓仁從旁配合,不大會兒,那赤頜鱷精怪就落荒而逃了。
甄皓仁即沿那水下暗道,故地重游,再探石洞。
…
…
日光通過穹頂孔口照射進石洞,道道光束塵糜浮動。
一方水池,青翠荷葉鋪面,寶藥‘鬼面荷’尚存。
甄皓仁打量著這昏暗石洞,今時不同往日,他魚人形態下的‘深水視覺’、雖不等同黑暗視覺,卻也夜視能力好上常人許多,看得很清晰——
一切都很平常。
僅入口對面巖壁,生有一道裂縫,爬著藤蔓,頗為隱蔽。
甄皓仁走過去,將藤蔓扯開,才瞧見裂縫內里數步,有一個小洞,一具長滿苔蘚的骷髏、抱著一柄劍盤坐洞中。
“這便是那些長生教殘黨所說的玉真觀,百年前的那位大才紫陽真人……”甄皓仁暗道,通過公孫盛,他了解了大靈道觀的不少情況。
前魏重道,太真、玉真、上真,合稱三真法門,執天下道觀牛耳;大靈崇佛,南宗、北宗,相互鼎立。
這玉真觀,如今便還仍是大道派。
他側過身子,鉆進那小洞,先是仔細打量那具骷髏,除了懷中抱著的那劍、地上尚有一根碧玉簪子,其他如衣裳之類的物什,大都已經腐朽風化完。
碧玉簪子,樣式古樸,確像道人所用。
那劍則是帶著紫穗,不知何等材質,百年過去,依舊不染纖塵、不朽不壞,很是不凡。
劍鞘上則書著‘紫陽’二字。
將劍出鞘,一抹寒光閃爍。
劍身仍舊雪亮,輕輕一彈,劍鳴若龍吟。
“這劍不凡!”甄皓仁不由稱贊,“光憑此劍,此行就不虛了,可惜,劍器與我不搭。”
他將紫陽劍與碧玉簪子收起來,接著環顧四周,一下便在骷髏對面的巖壁上,發現一排排刀刻般的痕跡。
待將巖壁苔蘚污垢拭去,微光之下,那些文字也重新顯現。
只是最右邊的幾排字跡,部分已模糊不清——
【貧道紫陽…遭…害…傷重難返…死前悟…天勁法…補全玉真缺…若緣人…幸見…唯望…劍、法歸還…恩謝……】
甄皓仁默念一遍,大抵明白了這位紫陽真人的意思。
“不知被誰所害,不過百年了,塵歸塵,土歸土,倒也不重要了。”
“他遺言重點,還是希望有緣人,能將他死前悟的天勁秘要,以及紫陽劍,幫忙歸還給師門。”
甄皓仁沉吟著望向后面的字跡,相比前面那些,刻得更深,更顯清晰,似乎生怕留存不下來——
【人之四氣,凝而為地……余所悟者,為第五氣……五氣朝元,斗沖星河,演練天勁……此氣謂沖,存化周身,控汗泌津,發散冷熱……】
甄皓仁越看越嚴肅。
如今他已經不是武學小白,自是知道人之四氣:
營、宗、衛、元。
元氣藏于腎精,乃人之發育本源。
譬如一般的傷,涉及氣血與臟腑,牽涉的是營、宗二氣;若是厲害些的傷勢,可致使人體免疫力下降,這時也不過傷到代表人體防御的衛氣;比之更嚴重的傷勢,就會危害到元氣。
這也是為何會有元氣大傷的說法。
而搬山拳的煉勁法,不過凝練營、宗、衛三氣。
這來自大道派的紫陽真人,卻說凝練四氣為地勁,這篇《氣沖星河》,則是挖掘出了第五氣‘沖氣’,凝五氣即為天勁。
一說法來自大道派,一說法來自小門派。
誰更權威不言而喻。
“馮瓚這死鬼,還吹噓搬山拳多厲害…”甄皓仁搖搖頭:
“天勁應該不是紫陽真人一家之言,大道派中應對煉勁凝練出來的‘勁力’有高低劃分,最頂尖的便統一稱呼:天勁。”
“五氣為天,四氣為地,如搬山拳這般尋常煉勁法,估計三氣為人。”
“天地人三勁嗎?”
甄皓仁長出口氣罵道:
“他娘的,幸虧機緣遇到了這紫陽真人遺留。”
“不然稀里糊涂煉了勁,煉了最差的人勁,在武之一途上,不知走窄了多少?就像前世,若錯過剛大學畢業出校門的那個檔口,稀里糊涂民企就業,不知要虧多少……”
“小地方,見識、眼界太差了。”甄皓仁嘆道。
他心下立即有了去淮陽的念頭,這紫陽真人的遺留,或可充當敲門磚,拜入大道派玉真觀。
不知道還好,眼下知道了搬山拳只能煉人勁,他決計不可能再照搬山拳的路數煉勁了。
基礎打不好,很難走遠。
中三品‘煉勁’就有那么多講究,倘若突破上三品,需要煉的是天勁才行呢?
他縱是有‘天珠’,強出別人許多,可并不意味著一切。
譬如壽命,‘天珠’并不能給他延年益壽,但或許一品之上可以呢?
“煉勁要么煉就天勁,不然就盡可能了解詳盡了再煉勁。”
甄皓仁眼中閃過一絲堅定。
旋即再望向巖壁上的文字。
“這紫陽真人所悟第五‘沖氣’,大概類似人體周身毛孔散逸的氣。”
“一般的武學樁功里,或多或少都有涉及。”
“搬山拳也是,并不難掌握。”
“這‘沖氣’易學難精,修行不到高深處,根本無法用于煉勁。”
“我有‘天珠’煞氣加點,這類易學難精的法門,恰恰最適合我。”
“可惜,這篇天勁秘要,是建立在凝四氣煉地勁的基礎上的。”
“欲煉天勁,前提是我需習得煉四氣地勁的法門。”
他記下這篇法門,沒在石洞里再發現什么東西,便拿著紫陽劍、碧玉簪子離開。
紫陽真人的骨骸,仍留在原地,且待日后再做處理。
…
甄皓仁從小王灘離開,又回返云灣一趟了解情況,聽得章麻子、曹蓋等人,針對六合寨人的襲擊,應對的還算順利,才在傍晚回到刺桐碼頭、東堂本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