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孩子都要學會的必修課:變通
- 梅芬芬編著
- 1387字
- 2024-12-25 17:31:28
留有余地 管仲的“狡兔”人生
管仲、鮑叔牙和召忽三人關系非常好,在事業上互相輔助。他們合伙做過生意,但更希望一起治理齊國。
齊王有兩個兒子,一個叫糾,一個叫小白。召忽認為公子糾是長子,一定能繼承王位,因此對管仲和鮑叔牙說:“對齊國來說,我們三人就像大鼎的三條腿,缺一不可。既然公子小白不能繼承王位,那干脆我們三人一同輔佐公子糾吧?!?/p>
管仲說:“這樣等于吊死在一棵樹上。萬一公子糾沒能繼位,我們三人不是都完了?齊國的百姓都不喜歡公子糾和他的母親,而公子小白自幼喪母,人們必定可憐他,究竟誰能繼承王位還很難說。不如由我們其中另一個人侍奉公子小白,將來統治齊國的肯定是他們中的一個。這樣,不管哪一個當了齊王,我們當中都有人是功臣,可以相互照顧,進退有路?!庇谑撬麄儧Q定由鮑叔牙去輔佐公子小白,由管仲和召忽輔佐公子糾。
齊襄公在位時,暴虐無道,朝中大臣人人自危,紛紛逃往國外。公子糾由管仲、召忽二人輔佐逃往魯國,公子小白則由鮑叔牙輔佐逃往莒國(今山東莒縣)。公元前686年,齊國內亂,齊襄公被殺,國內無君,于是逃往國外的公子糾和公子小白都率兵回國爭奪王位。
雙方在路上遭遇,管仲一箭射中公子小白身上的銅制衣帶鉤。小白趁機裝死,騙過了管仲。不久,公子小白日夜兼程直入臨淄,在高等重臣的擁戴下,成為國君,即齊桓公。這時,魯莊公才率魯軍護送公子糾行至乾時(今山東臨淄區西境)。齊桓公親自率軍迎戰,大敗魯軍,并奪取了魯國的汶陽(今山東泰安市西南)。
鮑叔牙惦記著自己的朋友,擔心魯國為向齊國謝罪而殺死管仲,便暗中送信給魯國說:“管仲是齊國國君的死敵,齊國國君一定要親手殺死他?!贝藭r,魯國剛被打敗,只得將管仲送回齊國。齊桓公對那一箭之仇仍然念念不忘,無時無刻不想殺死管仲。

后來,鮑叔牙一見齊桓公便賀喜。齊桓公很是不解,問他喜從何來。鮑叔牙說:“管仲是天下奇才,齊國得到他,難道不值得慶賀嗎?”聽到這里,齊桓公不禁咬牙切齒地說道:“我恨不得吃他的肉、喝他的血,怎能用他?”
鮑叔牙卻一臉嚴肅地勸說道:“難得的是臣下忠于大王啊,如果您重用管仲,他一定會對您很忠心的。您若想稱霸諸侯就必須重用管仲?!?/p>
齊桓公聽后點頭稱是,說:“好吧,我暫且先不殺他?!?/p>
一日,齊桓公想拜鮑叔牙為相,鮑叔牙誠懇地辭謝說:“大王如果只想管理好齊國,有高傒和我就夠了;如果想稱霸天下,那非用管仲不可!”

齊桓公低聲自語說:“那我得先考察一下他的學問再說?!?/p>
鮑叔牙搖搖頭,說:“非常的人,必須用非常的禮節對待才行;如果天下的人知道大王尊重和禮待賢才,不計私怨,就會有更多的人來齊國效力的!”
齊桓公恍然大悟,馬上命人選定良辰吉日,用“郊迎”的大禮,親自迎接管仲并同車進城。齊桓公與管仲一連談論三日三夜,句句投機,當即拜管仲為相國,且尊稱他為“仲父”,對他言聽計從,深信不疑。后來,在管仲的輔佐下,齊桓公終于成了春秋霸主。
知識課堂
管鮑之交
成語“管鮑之交”用來形容朋友之間的深厚情誼。管仲、鮑叔牙都是春秋時期齊國人。年輕時,二人一起做生意,分錢財時,管仲總是多留一些。鮑叔牙說,管仲家中貧困,應該多分一些。后來,二人一起上陣打仗,管仲臨陣脫逃。鮑叔牙卻說,管仲要奉養老母,而不是貪生怕死。后來,管仲輔佐公子糾,鮑叔牙輔佐公子小白。在爭奪王位的過程中,管仲差點射死公子小白。但是,鮑叔牙卻說服已經成為齊王的公子小白盡釋前嫌,重用了管仲,管仲成為一代名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