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代經濟學理論與方法創新論壇(十五)
- 高煜 王聰主編
- 576字
- 2024-12-23 17:30:15
三、各省份全球價值鏈參與度和國內價值鏈參與度分析
借鑒Hummels等(2001)對價值鏈參與度的定義以及蘇慶義(2016)的分析,本文將省份i出口中蘊含的國內其他地區的增加值份額定義為國內價值鏈參與度(NVC),而將省份i出口中蘊含的進口增加值份額定義為地區i的全球價值鏈參與度(GVC),具體表達式為

根據式(13)和式(14)分別測得中國各省份全球價值鏈參與度和國內價值鏈參與度,如圖1和圖2所示。

圖1 2002年、2007年、2012年中國各省份全球價值鏈參與度

圖2 2002年、2007年、2012年中國各省份國內價值鏈參與度
從圖1可以看出,中國各省份全球價值鏈參與度整體水平不高。其中,北京、上海、江蘇、廣東四省份全球價值鏈參與度較高,達到30%以上,其余省份的全球價值鏈參與度平均在15%左右。從地區差異來看,東部地區全球價值鏈參與度要高于中西部地區。從三年全球價值鏈參與度平均值來看,東部地區為20.52%,而中西部地區僅為12.09%,兩者相差8.43個百分點。
從圖2可以看出,中國各省份國內價值鏈參與度整體水平較高。數據分析結果顯示,我國東部地區國內價值鏈參與度平均值為16.78%,中西部地區為17.28%,中西部地區較東部地區高出0.50個百分點。這說明,中西部地區各省份創造的增加值以中間品的形式更多地流入了國內其他省份,在創造增加值的過程中,也更多依賴于來自其他省份的生產要素。因此,中西部地區更多地融入國內價值鏈生產網絡當中,與國內各省份之間的聯系較國外更緊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