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1.1 研究背景和意義

1.1.1 研究背景

隨著科技的進步以及居民消費水平的提升,廢舊電器電子產品更新換代速度不斷加快,由此造成大量廢舊電器電子產品擠壓消費者市場。根據工業和信息化部2017年數據,我國廢舊電器電子產品量約1164萬噸,其中五大類廢舊電器電子產品(電視機、冰箱、空調、洗衣機和電腦)占比78%,還有上億部手機進入淘汰期(1)。其他產品行業面臨同樣嚴峻的問題,根據商務部發布的《中國再生資源回收行業發展報告(2019)》,2019年我國報廢機動車數量為229.5萬輛,重量約為550萬噸。此外,我國每年還會產生約2600萬噸的舊衣物。數量如此龐大的廢舊產品所帶來的環境和社會壓力與日俱增,一方面廢舊產品中含有大量有害物質,如果不能妥善處置,將對生態環境以及居民健康造成嚴重威脅(Shi et al.,2015;盧榮花和李南,2017;Feng et al.,2017;Wang et al.,2019);另一方面廢舊產品還占據了大量的自然資源,如果不能有效利用,將造成嚴重的資源浪費,不利于我國循環經濟的發展(張松,2018;黃宗盛等,2019;張志清等,2019)。基于此,如何有效處理廢舊產品已經成為全社會亟須解決的重要問題。

回收一直被認為是應對廢舊產品的一種有效方式(Savaskan et al.,2004;Savaskan and Van Wassenhove, 2006;Jun et al.,2010),通過大規模的回收可以獲得可觀的經濟效益。一方面,傳統回收商通過廢舊電器電子產品提煉重金屬獲得收益。據美國最大的手機回收公司Recellular測算,1億部廢舊手機中含有1600噸銅、35噸銀、3.4噸黃金等重金屬,提煉這些重金屬可以獲得巨大的經濟收入(2)。另一方面,傳統回收商通過拆解回收品中具有使用價值的零部件可供制造商進行再制造(Xiong et al.,2013;Li et al.,2014;Tian and Chen, 2016)。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再制造分會統計,再制造能夠實現節約成本25%以上,節能60%以上,節材70%以上。同時,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公布數據表明如果我國廢舊衣物全部被回收利用,相當于每年節省原油2400萬噸。就我國而言,盡管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早在2001年就啟動了關于廢舊產品回收處理的立法工作,并相繼制定了《再生資源回收管理辦法》《電子信息產品污染防治管理辦法》《報廢汽車回收管理辦法》《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管理條例》等一系列法規,但是廢舊產品回收率依然較低。據中新網IT頻道的調查,53%的網友會將手機閑置在家,16.1%的網友選擇送人,而選擇以舊換新或賣給二手市場的占14.3%(3)。相對我國約10億部廢舊手機存量而言,不足2%的真實回收率與歐美國家相去甚遠(4)。此外,根據環球網報道,我國每年約2600萬噸的廢舊衣物中僅有不到1%被回收再利用。回收率低的主要原因包括:(5)回收體系不健全(Song et al.,2016)。個體回收、零售商回收以及制造商回收并行,相互競爭,一方面使消費者對回收渠道的選擇產生困惑,另一方面分散的回收渠道難于管理。據中國家電研究院調研數據顯示,2015年廢舊電器電子產品的回收渠道中,個體回收渠道占比高達85.86%,具有環境保護部技術資質認證的正規企業(109家)回收量十分有限,廢舊電器電子產品環保處理任重道遠。同時,在汽車和舊衣物回收行業該問題同樣嚴重,具有汽車回收許可證書或舊衣物處理能力的企業往往無法獲得滿意的回收量。(6)回收成本高。回收網點的建立需要回收商租金、人力成本以及設備等的大量投入,同時消費者分布廣泛,很難實現全面覆蓋,有限的回收量無法使回收商實現規模經濟(Wu et al.,2017)。③消費者缺乏回收參與動力。因為消費者難以向多個回收商詢價,在此過程中消費者將付出較大的搜索成本,并且回收商對于廢舊產品缺乏檢測和評估過程,壓價行為使消費者對其信任度十分有限。此外,信息產品(手機、電腦)中包含消費者的個人信息,隱私泄露也是消費者擔心的重要問題。面對如此嚴峻的廢舊產品回收困境,雖然政府和從業者都在不斷探索,但廢舊產品所帶來的環境壓力和社會壓力依然嚴重,因此亟須一種能夠整合渠道優勢資源的回收方式為廢舊產品回收行業帶來新的突破。

互聯網的發展為廢舊產品回收困境帶來了新的契機。近些年,一些在線回收商應運而生,例如愛回收(www.aihuishou.com)、快收(www.kuaishou 365.com)、回收哥(www.huishouge.cn)、歐燕(www.oouyan.cn)、二手車回收網(bjeshuche.bj.ganji.com)等(許開華等,2015;魏潔,2016;胡穗斌等,2016;Wang et al.,2018;Wang et al.,2019;郭燕,2019)。愛回收是國內首家電器電子產品在線回收商,回收品涵蓋手機、電腦、游戲機等多種類別。此類回收商的最大特點是將電子產品的回收業務與互聯網相結合,形成所謂的O2O回收模式(許開華等,2015;Kong et al.,2017;Zand et al.,2019;Sarkar et al.,2019;Zuo et al.,2020)。相較于傳統線下回收模式,O2O在線回收具有以下優勢:①對在線回收商而言,首先,企業無須面對零散消費者,不必進行大量的線下回收網店投入,降低了回收運營成本,包含租金、設備以及人員工資等(郭燕,2019);其次,回收量提升有助于實現規模經濟,愛回收2017年回收總量超過1100萬臺,相比2016年增速約120%(Song et al.,2016;Wang et al.,2018);最后,在線回收商通過網絡平臺對回收品以二手產品形式進行再售,提高產品利用率的同時為企業創收(劉慧慧等,2013;Liu et al.,2016)。②對于消費者而言,首先,可以獲取比較全面的商家和服務信息;其次,消費者不僅可以方便快捷地獲得產品估價,也可以進行在線比價;最后,在線回收商提供的產品質量檢測評估報告和隱私清除服務大大提升了消費者信任度,有助于增強消費者參與回收動力(Feng et al.,2017;王昶等,2017;Wang et al.,2019;Zuo et al.,2020)。③對于制造商而言,在線回收商的崛起有助于其再制造事業發展。在線回收商能夠作為供應商為制造商提供價格低廉的零部件。這一方面為制造商降低生產成本,提升利潤(龔本剛等,2019);另一方面實現了資源的循環利用(張迪和孟婷,2019)。雖然O2O回收模式作為互聯網發展的產物有眾多優勢,但是作為一種新興的回收模式,其還處于不成熟的發展階段(Song et al.,2016;Gu et al.,2019)。基于此,本研究將在O2O模式的廢舊產品回收背景下,探討在線回收商的運營決策問題。

對于O2O模式的廢舊產品回收商而言,其運營模式有別于傳統的第三方回收模式。具體來說,在廢舊產品回收方面在線回收商借助O2O模式無須面對零散的消費者從而節省了回收成本,同時與現代物流行業相結合提升了回收量以及回收效率。在對回收品的處理方面,傳統第三方回收商通常為制造商回收業務或再制造業務的授權機構(Zou et al.,2016;Wang et al.,2017;孫浩等,2017),將回收品全部出售給制造商進行再制造或自己進行再制造。O2O模式下在線回收商對于回收品一方面可以出售給制造商進行再制造,另一方面可對回收品以二手產品形式進行再售。此時,在線回收商既為制造商提供再制造原料,同時扮演“零售商”角色和制造商進行市場競爭。相對傳統第三方回收模式而言,具有回收成本優勢的在線回收商是否有動力進行再售,其再售業務是否真的損害了制造商利潤,同時能否提升廢舊產品回收率以及消費者剩余呢?通過對在線回收商的回收再售策略研究,剖析O2O回收模式的運作機理顯得尤為重要。

在實際生活中,O2O模式的在線回收商對于再售業務的實現方式具有差異性。例如,易機網(www.58yiji.com)和人人車(www.renrenche.com)等在線回收商在其回收平臺直接開通二手優品板塊銷售回收品,而愛回收與京東達成戰略合作通過京東平臺再售回收品,同時歐燕回收與閑魚、轉轉和京東拍拍二手等合作銷售二手產品。以易機網和人人車為代表的自營模式和以愛回收、歐燕為代表的代理模式各有優劣。具體來說,自營模式下在線回收商能夠更好地整合回收以及再售業務,但需要付出一定的自營成本,而代理模式雖然能夠使在線回收商避免自營成本投入,卻需要向零售商繳納一定比例的代理傭金。因此,兩種再售渠道孰優孰劣顯得并不明朗。鑒于此,結合逆向物流研究在線回收商對回收品再售渠道選擇問題顯得很有必要。

隨著對回收再制造產業的重視,政府也頒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規引導回收產業健康發展。例如,隨著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的實施(Wang & Chen, 2011),我國明確指出建立廢舊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基金,由制造商繳納基金并對具有廢舊品拆解資質的企業根據其拆解數量給予補貼。回收處理基金一方面加劇了正向物流的雙重邊際效應,另一方面提升了回收企業的回收拆解動力,因此有必要研究回收處理基金對在線回收商回收再售策略的影響。此外,政府為推動國內消費升級推出家電補貼政策和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該政策增加了新產品的市場競爭力,是否能夠彌補在線回收商再售行為對新產品正向物流造成的侵蝕?同時,該政策將對在線回收商形成再售阻力,是否使在線回收商更青睞于代理模式進行再售?基于此,在O2O模式下研究政府補貼政策對在線回收商再售渠道選擇的影響也很有必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顺平县| 南康市| 灌云县| 邻水| 隆尧县| 博客| 温泉县| 四子王旗| 新安县| 化州市| 白玉县| 林芝县| 昌图县| 吕梁市| 淄博市| 池州市| 桦川县| 贵州省| 镇雄县| 恩平市| 萍乡市| 内江市| 西藏| 普宁市| 宁晋县| 子长县| 双城市| 巫溪县| 永新县| 沾化县| 邮箱| 临朐县| 习水县| 简阳市| 西吉县| 海城市| 西吉县| 嘉义市| 高碑店市| 博爱县| 苍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