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四)評述

一是國內林業經濟學術界囿于產權理論來研究我國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產權理論把問題著眼點放在“產權不明晰”上,主張把林地資源配置于市場空間,期待市場調節配置森林資源,實現森林環境服務和經濟效率提升。產權提供了研究集體林權制度的一種有益視角,對指導和研究集體林所有權和承包權分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但產權并非唯一的視角。產權視角忽略了其他視角和理論的存在和價值,忽略了任何視角和理論都有局限性和約束條件,容易將制度多樣化簡單看成某個單一因素(如自然、經濟)約束下的選擇結果,而不是綜合的自然、社會經濟、制度變遷條件下社區內部集體行動的結果。此外,產權視角的研究很容易推導出林權模糊的結論,似乎承包到戶改革可以解決一切問題,自動帶來資源的優化配置。森林的復雜性和多功能性使分林到戶很難完全界定清楚林權,可能會形成一種由多利益相關者共同管理的狀態。

二是運用公共池塘資源理論框架和概念來分析社區森林管理的形成和績效,在國內現有文獻中仍然少見。20世紀90年代中期,奧斯特羅姆及其團隊正式提出了制度分析與發展框架,幫助不同學科學者在分析公共池塘資源時使用共同的解釋語言。然而,盡管以奧斯特羅姆為代表的公共池塘治理學派已經在森林、草原、農業灌溉等公共池塘資源管理領域進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挖掘和整理了許多案例和影響條件,構建了被廣泛應用的分析框架、方法和數據庫,但對于在一個社會經濟劇烈變遷的背景下,社區如何在家庭經營和小規模使用者群體管理之間進行制度選擇,如何因地制宜地形成森林管理的集體行動,仍然有待開展有效的實證檢驗。國內林業部門和學術界更關注如何推動分山到戶來調動農戶的林地投資和經營積極性,而很少探討社區形成集體行動來有效管理森林的條件。

三是國內關于集體林權制度選擇和社區森林管理的研究方法主要為描述性的定性分析或基于調查的統計分析,采用質性方法的研究并不多見,需要重視案例研究的作用。國內對新一輪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新型林業經營主體等進行了較為豐富的研究,但現有研究以描述性分析為主,或者是小規模的農戶調研,深入的案例調研和村級調研尚不多見。這阻礙了通過事實來回應學術界關于我國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分”與“統”的爭論,并將集體林權制度變遷置于農村發展歷程的更大場域中考察。現實中,隨著農民外出務工的增加,加上森林經營本身的長周期,已經很難開展符合抽樣規范的大規模農戶抽樣調研。考慮到中國如此大的國土面積和千差萬別的林區情況,深入的案例研究和大尺度的案例比較是極為必要的。同時,森林產權和治理安排是多樣化的、鄉土性的,具有較高程度的地方性,全國集體林不可能千篇一律地實施和利用同一種制度安排。如何推動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是一個不斷探索的過程,各地結合實際情況開展了豐富多彩的實踐,有必要強化案例研究的方法,對典型個案進行深入細致的分析研究,如實描述實踐中發生的故事,積累眾多的類型,并逐步從局部走向整體,實現對全貌的了解,從而推動頂層設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山县| 莱芜市| 阳春市| 普定县| 油尖旺区| 武宁县| 榆中县| 顺义区| 抚宁县| 涞水县| 曲阳县| 荔波县| 台山市| 宁陕县| 丽水市| 资阳市| 克什克腾旗| 红桥区| 闵行区| 威信县| 龙岩市| 衡南县| 汤原县| 繁昌县| 安溪县| 大竹县| 正宁县| 左云县| 田林县| 塔河县| 南涧| 彰化市| 衢州市| 惠水县| 拉孜县| 宁夏| 皋兰县| 镶黄旗| 温泉县| 澄城县| 萍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