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水蛭
- 趙氏春秋:從貍貓案開始
- 實驗室的倉鼠
- 2158字
- 2024-12-10 14:11:06
左小二走后,柴房內的三人長舒了一口氣,侯高飛率先忍不住道:
“他啥意思,東一榔頭西一棒子的,李哥你剛才提太守府大火,他怎么那副表情?”
李環已經隱隱猜到了什么,沉聲道:
“據我所知,刑部的緝拿榜單不是什么人都能上的,那些人往往都是罪大惡極之徒,左小二明顯是來試探的,咱們唯唯諾諾反而會遭懷疑。
太守府剛起大火,咱們便被懸榜通緝,要說當中沒什么,沒人會信。
他們綠林之人最是敬佩沖撞官府的好漢,我們與其畏畏縮縮等死,不如大方承認,說不定還有一線生機,免得被那魁梧婆娘蹂躪至死。”
“李哥這招高啊!”胖子由衷贊嘆道。
“現如今還有一件事。”李環再次低聲開口,“行走江湖,刀口舔血,不論是否成名,都要先有個諢號。”
胖子插話道:
“這我知道,聽家中走商的伙計講,江湖上有頭有臉的大俠,名號比銀子還好使,走到哪都有人請客吃飯。”
李環點點頭,“趁左小二回去商量這段時間,咱們趕快起個綽號,別等到時候漏了陷。”
三人略一思索,胖子率先開口:
“胖爺我生得器宇軒昂,貌比潘安,就叫玉面郎君吧。”
“呵,你怎么敢的?我看還是叫黑面太歲吧。”
“這就是李哥你不懂行了,起綽號的初衷就是既要揚名又不被人尋仇,如果我大搖大擺走出去,誰能猜到我就是傳說中的玉面郎君?”
胖子說的確實在理,李環也沒跟他扯皮,輪到秀才,他沒怎么猶豫就說道:
“如此,小生便叫天權吧。”
“何解?”
“天權,北斗七星之四,又有‘文曲’之稱,小生想借此討個彩頭,希望將來有朝一日能金榜題名。”
“呵,讀書人就是不一樣。”
胖子再次贊嘆一句,不過一對比,他的玉面郎君就顯得有些平庸了,本想效仿對方也以星宿命名,可搜腸刮肚了半天,又發現自己一個也不知道,只能作罷。
輪到李環,他低頭沉思良久,沉聲道:
“就叫環珮刀吧。”
此言一出,房間一時陷入寂靜。
環佩刀“環佩”二字,一個取自李環,一個則取自李珮。
三人離家越久,就越是想家,只是誰都沒說出來。
沉默良久,李環再次開口:
“胖子,秀才,如果我們能挺過這次難關,一起結拜兄弟如何?”
“好是好,不過既然要結拜,就得先確定是不是自己人,是吧秀才?”
侯高飛轉頭看向孫文興,眼中略帶深意。
秀才自然知道他在指什么,尷尬笑笑道:
“關于被通緝的事,我確實瞞了你們,當日離開坊西郡時,我已經上了通緝榜。
小生并非坊西人士,實在不明白為何會遭此無妄之災,姑父情急之下,只得讓我與二位同行。”
說到這,孫文興下意識要作揖,發現抬不起手,想起自己還被綁著,只得朝二人鞠了個躬道:
“侯兄、李兄,對不住了。”
“原來你也背了官司,怪不得逃得比我們還快。”
胖子反應比料想中要平淡,“既然大家是一條繩上的螞蚱,我也就有什么說什么了,眼下有個法子可讓咱們暫時脫困,等逃出魔爪之后,再談稱兄道弟吧。”
“什么法子?”
“就是……”
侯胖子剛要說,外面突然想起腳步聲,三人心中一驚,趕忙噤聲。
房門再度被推開,這次來的是寨主阮金花,后面跟著左小二和綽號“猴子”的山賊。
三人入得屋內,阮金花一抱拳,洪亮聲音在房間回蕩:
“三位英雄,多有得罪!”
李環三個彼此給了個心領神會的眼神,胖子一改先前怕死形象,沉聲開口道:
“阮大當家,我們千里迢迢來拜山頭,這就是你的待客之道?”
“英雄教訓的是,確實是灑家壞了江湖規矩,還不給三位英雄松綁?”
出來跑江湖,多個朋友多條路,多個敵人多道墻,在沒弄清對方深淺前,能不招惹盡量別招惹。
左小二正欲上前給三人松綁,卻被一旁同伙給攔下,瘦猴倆眼珠子一轉,湊上前笑道:
“三位好漢,不知在哪里發財,可有名號?”
果然還是來了……李環剛想開口,只聽胖子慢悠悠道:
“告訴你們也無妨,我們是水字打頭,至于名號,我倒是不介意告訴你,但你有命聽嗎?”
胖子說這話時語氣里摻雜著些許殺意,瘦猴笑容一僵,整個房間也跟著安靜了。
李環二人暗道不妙,心說你小子別臨場發揮啊,萬一惹惱了對方怎么辦?
正當他們心懷忐忑時,瘦猴卻是舒展開神情,再次擠出笑容道:
“這位胖兄弟說的是,我等不過是靠打家劫舍為生的小嘍啰,連當地官府都懶得管,自然沒辦法跟你們相提并論。”
說完,走上前給他們一一松了綁,阮金花也好似松了口氣,又說了些客套話,將三人安排到山寨住下。
……
入夜,山寨一處屋舍內,確定無人偷聽后,李環疑惑道:
“胖子,剛才到底怎么回事?”
侯高飛慵懶靠在床頭,一邊嗑瓜子一邊道:
“如果咱們痛痛快快說了,一沒高人風范,二來名頭不響,肯定會惹他們懷疑。”
“所以你就故弄玄虛?”
“非也,我是突然想起青樓姑娘們說過的一件事,于是臨時起意…”
與此同時,山寨議事堂內,阮金花皺眉道:
“猴子,你說他們是水蛭的人?”
“大當家的,我也只是猜測,畢竟他們言行舉止太像了。”
聽到這話,在場人皆是背后泛起涼意。
水蛭,十年前江湖上鼎鼎大名的殺手組織,里面的人各懷本事,專殺朝廷命官。
由于行事高調,很快引來了官家注意,刑部、兵部聯合下達文書清剿。
豈料過了沒幾天,兩位負責督辦此事的官員就橫尸家中,頭顱也被割下懸在了門樓上。
天子震怒,以重金吸納能人異士,又從軍中抽調數位一品高手,組建起一支名為“伏蟬”的隊伍。
伏蟬中人或隱于江湖,或投身水蛭,搜集了數年情報,最后里應外合,一舉將這個不知天高地厚的殺手組織給剿滅了。
水蛭被滅后,江湖一時歸于平靜,鮮有敢挑釁朝廷者。
只不過在近些年,坊間又開始流傳起有關水蛭的傳聞,只不過這次他們行事更加隱秘了,但凡見過的人,都被滅了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