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會安排和利用時間的人,只好犧牲自己的睡眠時間。同樣的時間,同樣的工作,不同的人來做,之所以會出現不同的效果,大多數情況下并不是因為這兩個人的能力有多大差距,而是在于他們對自己的工作時間是否安排得合理!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感受:一項工作剛剛開始與即將完成的時候,往往速度快、效率高,而且心情感到放松、愉悅,可是工作進行了一段時間后,速度就會明顯減慢,伴隨著效率降低,疲勞感和困倦感也會一波又一波地不斷襲來。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心理學家們經過長期的調查研究得出了這樣的結論,人之所以會有速度減慢或效率降低的現象產生,主要是生理原因和心理原因在作怪。如果把一項工作的進程劃分為最高產量前的產量遞增階段、產生疲勞時出現的工作減量階段、預知工作即將結束時的完工突擊階段,就不難解釋為什么會有上述狀況產生。
都市白領通常都在過著“朝九晚五”的工作生活,每天早晨上班時精力最旺盛,思維敏捷、心情愉悅,所以工作起來效率就會顯著,這被稱之為最高產量前的產量遞增階段。午飯過后,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工作量的增加,進入感覺到困乏和疲勞的工作減量階段,工作效率開始走向下坡。下午三點以后,工作過程進入了最后階段。經過疲勞期后,此時的狀態會有所緩解,另外,很多工作到了一天之末都處于掃尾階段,如果完不成就要推延下班時間。所以,為了不遺留工作,我們都會拼盡全力完成最后的沖刺。
當然,除了這種生理原因和心理原因造成的工作進程快慢之外,更多的時候,不是分不清工作的輕重緩急,就是遇到突發的事情,影響自己一天的工作進程。因此,合理地安排工作時間顯得更為重要。
徐曉婕已年過三十,在一家廣告公司做策劃主管。她的工作每天都排得滿滿的,不是分析客戶的產品廣告要求,就是策劃廣告的方案,而且還要管理下屬的工作以及處理下屬反映的問題等,一天下來,她總是累個半死,但是工作卻完成得有些凌亂,這讓她苦不堪言。后來經過她仔細的分析,終于發現問題出在自己沒有安排好工作時間上,于是,她針對自己的工作內容,把自己每天的工作時間進行了調節。早上九點到辦公室的時候,是一天中精力最旺盛的時候,她先把這一天大概要做的事情列一張清單,然后開始安排下屬的工作,并處理他們反映的問題。對于這段時間接到的電話,她先記錄下來,看哪些需要及時處理,哪些可以放一放。之后,她分析客戶的情況,并與老總進行溝通,以尋找到一個最合適的策劃思路。一般做完這些的時候,就到了中午吃飯的時間,她會在外面大吃一頓,以保證下午精力旺盛地投入工作。下午上班時,她專心寫策劃案,并處理記錄下的電話里的事情。到晚上快下班的時候,她先檢查下屬們的工作報告,最后一項,是把今天所做的事情整理一下,然后輕松地下班。自從徐曉婕合理地安排工作時間之后,她感覺輕松多了,而且每天的心情都很愉悅。
是啊,在工作中,若能把自己的時間安排好,每天都能夠高效地完成工作,而且還會輕松快樂。中國人講究“張弛有度”,講的就是生活與工作的勞逸要合理安排,妥善處理。
因此,在工作中,我們應該學會妥善安排自己的時間。當精力充沛、大腦活躍的時候,不妨多做些工作,而工作一段時間感到疲勞、思維混亂的時候,就適當調整自己的狀態,休息一下。只有充分放松才會有助于體力和腦力的恢復,從而積攢能量全身心地投入到下一個工作環節中去。當好幾項工作羅列到一起的時候,先看一下哪些是緊急的,哪些可以稍后處理,要確保先把最重要的事情做完,然后再是其次重要的,這樣一一地順下來,就會發現工作比你想象中要容易處理一些。
不要忽視合理安排工作時間這一細節,也許這個過程只需要你列一張清單而已,但是不能沒有。只有把自己的時間安排好了,才會讓你在工作的旅程上越走越遠,實現你的理想。
細節箴言
整日忙忙碌碌不并代表著高工作效率,只有將時間合理分配,在對的時間去做的事情,才會收到顯著的效果。根據心理和生理上的不同狀態合理調節和安排工作的方式是具有科學性和代表性的,只有這樣才能讓你的工作更加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