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送自己奢侈的禮物
這么多年來,我總在一些矯情的文章里寫出“時光如水”,我其實理解到的僅僅是“時光”,卻沒有真正體會過“如水”的意思。
此刻——每一天沒干什么,時間過得很快,卻不慌張。這一點很重要,有時候,快帶來的匆忙感會讓人生虛無,但這種不慌張,就是一天天自然地流淌著。每天大概要睡十小時,餓了就吃點東西,飽了就繼續睡。閑時讀書,忙時寫書。這大約就是,如水的狀態。
很多時候,我都一個人開著車在高速上飛馳,有時候又在山林間的小屋發呆。從一個極致緊張的時間表里掙脫,付出了極大的代價來換取了這種無所事事。
一個人的時候不覺孤單,也不會寂寞難耐得要找人陪伴,而見到許久不見的朋友又真心歡喜。
去那些幾年沒去過的曾經熟悉的地方,看世界的無常和有序。
過去的兩年多,我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外擴張,向前奔跑。身處一種不同時干幾件事情就叫浪費時間的極致狀態中,去挑戰一個個只有自己給自己下單的終極任務。
經紀人生涯訓練的一種“使命必達”的目標感和意志力,讓我恣意地揮灑自己,在人群中周旋,在拆解目標中完成進度。
即使墜入行業不可逆的下行周期,我都覺得可以憑借一己之力逆風而行。驕傲是一種向上的力量,同時也會讓人進入巨大的盲區,而一個人盲目向上的時候,風險也是巨大的。
很多時候我會咨詢不同人的意見,然后做出和建議截然相反的決定。有時候我會斬釘截鐵地做出一個決定,過不了多久又斬釘截鐵地推翻。當然,我享受著高效的行動力帶來的便利結果,同時也失去了細枝末節的觸點。
我是敏感的、堅強的、豁達的。那么我的脆弱、我的小家子氣和我的不甘心都去了哪里呢?一個人只要不是圣人,就不可能沒有這些個人化的情緒。
是沒有人可以讓我放肆?還是沒有機會讓我任性?人生的收放自如,往往都是經歷了大起大落之后發現了不過如此,而我還沒有經歷過真正的失敗周期,哪里來的這些不喜不悲的淡定?會不會一切都是我建立在情緒穩定任務上的假象?
即便我不缺乏直面自己的勇氣和追求真誠的心態,在自我探索的真相上,仍然是迷霧重重。人生的真實與事實之間尚有著千山萬水,我,一個普通人類,又何來智慧去解鎖?
眼前,泡了一杯普洱茶,點了一支香薰,放了一首音樂,再遠點,是一片郁郁蔥蔥的小樹林,再遠點,是高速上的川流不息,再遠點,是白云悠悠和群山巍峨。
我的思緒漫無目的地流淌,敲下了此刻沒有什么目的和主題的文字。自打做短視頻以來,我被訓練出了在一兩分鐘內完成最精準口語表達的邏輯能力。
然而很久沒有關注自己的情緒細節了。
因為當人高速奔跑的時候,沒有必要關注情緒,它們確實很容易就走了。但是留在身體里的痕跡,那些我也感覺到受傷的、危險的、不安全的時候,我是否真正自愈了呢?那些想到就可以淚流滿面的畫面,那些不曾說出的話,還有那些深深的悔意,我是否原諒了自己?
遠行,是一種抽離,也是一種求索。
小時候,同學們的理想都是成為科學家或者偉大的人,我卻執著于想要走遍世界。現在的我,有足夠的能力支配自己的時間,也有了能支持自己走遍世界的金錢,于是我毫不猶豫地選擇遠行。
我身體力行地實踐了“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走遍了六十多個國家,走進叢林也停留城市,目睹奢靡也享受自然,真的覺得自己很幸運,這一輩子活得何其濃郁。

2022年下半年,我一個人出門旅行了四個多月。這種強力從現實生活中的抽離和與陌生地域的碰撞,是為了梳理很重要的人生命題:我的下半生想要如何度過。
人有時候在日復一日的規律中是沒有辦法跳脫出來以一種更大的視角來觀察自己的,而遇到一些新的人、新的生活方式才會看到世界的多樣性。
不斷地出行,不斷地遇見,遇見山山水水,遇見多樣性的人類,遇見寧靜與喧囂,遇見放肆與深思,遇見真正的自己。
我的前兩本書是根據自己過往的人生經驗,分享了關于溝通,關于人性的觀點。而這本書,是我的“萬里路”,是我與陌生世界的精彩碰撞,那些所思所得,是通往人生智慧與通達的必經之路。愿這些分享,能幫你走上自我探索之路,愿每位讀者,都能先“去”,然后再“遇見”。
楊天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