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育兒寶典:3歲以下嬰幼兒養育指南·教養卷
- 謝平升 陽艷波 黃平主編
- 1431字
- 2024-12-10 16:51:54
給寶寶溫暖的抱抱
爸爸媽媽/其他照護人的困惑
爸爸媽媽上班早出晚歸,回家時12月齡不到的寶寶早已進入了夢鄉,沒有時間與寶寶親密接觸。因為內疚,周末便會買些玩具和食品給寶寶,但寶寶把玩具和食品又砸又摔,爸爸有點生氣,用手輕輕地打了寶寶屁股,寶寶卻安靜地趴在爸爸的腿上,小臉十分滿足和享受的樣子,這是怎么了?爸爸媽媽很疑惑。
為您解答
這是因為這個時期的寶寶渴望和爸爸媽媽肌膚接觸,這是寶寶成長的心理需求。如果爸爸媽媽經常忙于工作而很少陪伴寶寶,將不利于親子關系的建立,而寶寶的皮膚缺少爸爸媽媽充滿愛和溫暖的撫摸,也會影響寶寶的身心發育。在心理學家哈洛著名的恒河猴實驗中,幼猴相比于提供食物的“鐵絲媽媽”,更愿意與沒有食物的“絨布媽媽”待在一起。哈洛的研究證明了在幼年時期,寶寶對接觸撫摸的需求是極強的,它建立了寶寶最初的依戀關系與安全感,滿足寶寶的肌膚接觸需求與滿足寶寶的飲食需求是同等重要的。特雷莎·卡普蘭在她的經典著作《生命最初的十二個月》(The First Twelve Months of Life)中寫道:“撫摸對嬰兒來說幾乎是一種語言。”確實如此,大量研究都顯示,爸爸媽媽與寶寶之間的身體接觸,如擁抱、親吻和搖晃等都有助于加深親子感情。此外,撫摸對寶寶的生理發育也很有幫助,可以提高寶寶的免疫力,增進他的肌肉發育,還會刺激其生長荷爾蒙的分泌。因此,爸爸媽媽應該經常與寶寶保持親密的肢體接觸,一方面可以增加寶寶的觸覺經驗,促進寶寶感知覺發展;另一方面也能讓寶寶體會到溫暖和愛,增強寶寶的安全感。
給您支招
1.創造與寶寶肢體接觸的機會。照護人可以隨時創造與寶寶肢體接觸的機會,在寶寶醒著時,可以多擁抱寶寶,親吻寶寶的臉,摸摸寶寶的頭,牽牽寶寶的手,讓寶寶感受到愛,使肌膚得到撫慰的滿足。也可以與寶寶玩游戲,如玩一些“拉大鋸”“撓一撓”等撫摸手的游戲。最重要的是,能母乳喂養就盡量母乳喂養,通過哺乳,可以增加寶寶與媽媽之間的肢體接觸,增進感情。
2.為寶寶進行撫觸按摩。每天給寶寶進行撫觸按摩,可以是洗澡后,也可以是喂奶半小時后進行。撫觸按摩可以促進寶寶的生長發育,還能讓寶寶體驗與照護人的肌膚相親。照護人可以邊撫摸邊哼些兒歌,讓寶寶在溫暖的氛圍里接受照護人輕輕的愛撫。
3.撫觸按摩的順序依據寶寶的生長發育情況。可以先讓寶寶仰臥,從面部開始,再到腹部和四肢,再俯臥,從頭依次到頸部、背部等。如果可以,在按摩時使用一些純植物的基礎按摩油,比如甜杏仁油或杏核油,但要避免使用其他由石油提煉的產品。按摩時,照護人要注視著寶寶并跟他進行交流,以增強親子間的情感聯系,滿足寶寶身心發展需要。具體內容可查閱“學做寶寶按摩操”章節。
游戲示例
游戲主題:小手摸一摸。
游戲目的:刺激觸覺,豐富觸覺體驗。
游戲材料:一條小毯子。
游戲玩法:
1.寶寶洗完澡后平躺在床上,媽媽將小毯子蓋住寶寶的肚子,開始與寶寶互動交流。
2.媽媽輕輕地拿起寶寶的小手,并引導寶寶用自己的小手觸摸自己的小臉蛋,并和寶寶說話:“寶寶的小手摸一摸,摸摸小臉軟軟的……”。
3.媽媽還可以引導寶寶摸摸鼻子、耳朵等其他身體部位,并向寶寶介紹他所觸摸的每一個部位的情況。
游戲延伸:媽媽還可以抬起寶寶的小腳丫,用寶寶的腳尖觸碰寶寶的臉、鼻子等身體部位,并與寶寶互動交流。
游戲價值:小寶寶喜歡與爸爸媽媽親密接觸,爸爸媽媽的觸摸能安撫寶寶的情緒,刺激寶寶皮膚的觸覺,當寶寶用自己的手和腳去觸摸自己身體部位的時候,也能讓寶寶更好地認知自己的身體,對于豐富寶寶的認知和促進寶寶的觸覺發育,都有積極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