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第一次集中訓練
- 掛科了,系統成了我的學習監工
- 魔術師曌靈
- 2067字
- 2024-12-16 09:00:00
徐凌返校了,但清明的雨還沒停。
曾博遠終于通知了競賽的眾人開展第一次集中訓練。
周三下午兩點,第一教學樓,1204教室。
第一教學樓!
這個教學樓,是學校專門建立的物理實驗教學中心,內置了各種基礎的實驗裝置。
徐凌的大學物理實驗課程就是在這里上。
……
“請兩個小組的組長匯報一下本組的選題情況,并闡述選題原因。請第一組先來。”
說完,曾博遠走了下來,把講臺留給了學生。
“我們小組的首選問題是‘乒乓球火箭’問題。這個問題描述的是將乒乓球放入裝了水的容器中,將容器放下時,乒乓球會被振飛起來。
我們需要研究影響乒乓球的高度的因素,同時盡可能地在2升水的情況下使乒乓球飛得更高。
選擇這個問題,是因為它的難度較低,我們已經有了初步的方案。”
一組組長余文凱的發言言簡意賅。
“你們的備選題目呢?”
劉春林接著問道。
“我們的備選題目是水滴透鏡,非接觸式電阻,橡皮筋的彈射旋轉,剛性坡道行者,和磁懸浮問題。”
余文凱補充說道。
“不錯,這幾個問題都很合適。認真做實驗吧!”
曾博遠認可地點了點頭。
真是英雄所見略同,第一組跟徐凌他們有兩個問題是重疊的。
“第二組組長上來吧。”
徐凌立馬起身,大步流星地走上講臺。
但他心里還是有些緊張局促的,盡管臺下只有十來個人。
迎著眾人的目光,徐凌緩緩開口,聲音有些許顫抖:
“我們的首選問題是水滴透鏡問題。是從實驗的操作難度、優化難度,理論推導難度,理論研究價值等維度多方面考慮的。”
一開口,徐凌的語言瞬間就順暢了,之前的緊張也銷聲匿跡了。
徐凌接著說:“我們的備選問題有一個是和第一組相同的,是磁懸浮問題。其他問題分別是盲盒小球數量探測,大薄板彎曲發聲問題,和多汁太陽能電池的功率問題。”
“很好!”劉春林鼓勵道,隨即話鋒一轉,“你們第二組相較于第一組經驗很不足。我很好奇你們選題的過程。”
“嗯……選題這個事情,最開始我們也是遇到了問題。感覺每個問題都像是刺猬一樣,抓哪兒都是刺。
后來通過我們的頭腦風暴,每個人選擇了一個心目中覺得好的問題。最后是通過一個管理學的決策方法取得最終結果的。”
徐凌組織了語言,款款而談。
“哈哈!不錯!學科間的交叉是對的,很多時候,把某個學科的方法運用到另一個學科中去的時候,會起到意料之外的效果。這一點值得學習!”
曾博遠聽后,很滿意,不住地夸贊。
“好了,你們的題目我們已經記錄下來了。那么,你們應該知道我們把你們叫到這里的目的。”
曾博遠接著說道。
“是今天就要確定實驗室嗎?”徐凌興奮地接話。
曾博遠微微一笑,說道:“不錯,今天我們就會根據你們的選題,確定實驗室,然后給你們每個小組配備一個助教。”
一時間,臺下炸開了鍋,哪怕是有過經驗的大三學生都是一臉激動。
片刻后,曾博遠伸手在空中壓了壓,說道:
“大家稍安勿躁!我們已經把你們的首選和備選的題目交給實驗室老師了,首選題目的實驗室今天就能定下來!”
這下,徐凌更興奮了,雖說大物實驗也進過不少實驗室了,可那能和這個比嗎?
這可是屬于自己的第一個實驗啊!
“好了,同學們!現在第一組跟著我,第二組跟著劉老師,我們先帶你們到實驗室看看。”
曾博遠再次說出了令人振奮的話。
……
跟著劉春林的腳步,徐凌和小組的其他人懷著激動和期待的心情,七拐八拐,終于來到了夢寐以求的實驗室。
1402:光學實驗室(一)
推開門,實驗室里擺放了許多不同種類的光學儀器,但不顯雜亂。
眾多儀器中,徐凌叫得出名字的就只有分光計,激光發射器和顯微鏡。
但這些實驗器具多半在他們的實驗里用不上。
實驗室里除了一些器具,還有一個年輕男子等在那里,應該就是助教了。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實驗室。我是大家光學實驗的助教,何江然。”
何江然面帶著微笑介紹了自己。
眾人瞬間對他升起了好感。
因為他不光是說話好聽,長得還挺帥。
接近一米八的身高,身形筆挺,五官立體端正,眼睛炯炯有神。
“那小何老師,我就先走了,孩子們就交給你了。”
劉春林交代了幾句就離開了實驗室。
現在整個房間徹底成了年輕人的領地,氣氛非常活躍和輕松。
“你們要做的實驗是水滴透鏡是吧,今天我就先帶你們熟悉一些相關的儀器吧,你們后面做好實驗方案后,再自己選擇器件。”
說完,何江然帶著小組幾人來到了實驗器材架旁。
“這是普通的LED光源,你們一定會用到的。”
“這是普通的光學顯微鏡,你們可以用它來觀察成像的規模。”
“如果想測成像的大小,光是顯微鏡是不夠的,要用這個測微目鏡替換顯微鏡原本的目鏡。”
“這是支架和夾具。”
“這是不同線寬的分辨率測試板。”
……
何江然幾乎把實驗器材架上的實驗儀器全部介紹了一遍。
眾人都被繞暈了,明明很多小器件長得都差不多,但名字卻偏偏大相徑庭。
但徐凌留了一個心眼兒,何江然一邊介紹的時候,他一邊在思考這件器具是否用得上。
等何江然介紹完,徐凌在心里也打好了大概的腹稿。
“好了,東西都介紹的差不多了,你們以后隨時都可以過來,門不會鎖。
但我建議你們來的時候一起來,因為實驗是要合作完成的。有需要就通知我。等會兒把我拉進你們的群里。
今天就到這里吧,大家辛苦了。”
說完,何江然加了群,就離開了實驗室。
小組眾人沒有繼續待在實驗室,也跟著離開了。
實驗方案的設計,留在線上討論吧,不是什么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