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蘇格蘭場
- 1890:我在大英當文豪
- 八豆居士
- 3649字
- 2024-12-15 11:30:00
“什么?結束了?”
“是啊,羅斯柴爾德家族從中調解了。”
羅斯柴爾德家族?倫敦證券交易所戰(zhàn)略規(guī)劃部小組成員們驚愕地低聲呢喃。
許多大型企業(yè)組織都一樣,倫敦證券交易所也不僅僅只有盯著證券交易的經紀人。上次鬧出大亂子的行政人員就是典型的例子。
其中,戰(zhàn)略規(guī)劃部和行政人員既相似又不同。他們不進行證券和股票交易,準確地說,是被禁止的。
但他們比經紀人更深入地研究股票市場。
市場的波動,股市的走向,這些未來會如何發(fā)展。
短期來看是倫敦證券交易所的,長期來看是大英帝國的經濟走向。
他們分析這些,并制定應對策略,這就是戰(zhàn)略規(guī)劃部的工作。
從這個意義上說,對他們來說,這次席卷金融界的英國銀行和倫敦證券交易所的較量,是……
“啊,真可惜。”
“是啊!該死,輸了5英鎊。”
“混蛋,那些押穩(wěn)贏的家伙都賺了,這算什么樂趣啊!”
這真是難得一見的精彩好戲。
說實話……最近,是不是太無聊了?
自從上帝的恩寵,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lián)合王國女王陛下,印度女皇陛下,等等等等……即位以來,大英帝國的經濟蒸蒸日上。國家錢多到什么程度呢?就連只靠挖煤礦度日的普通工人,都吃飽了撐的,吵著要投票權。
真是無論投資什么,只會漲不會跌的時代。
貝林斯銀行?他們那些家伙就是賠錢的傻瓜!相信比利牛斯山脈以南的非洲人和食人土著通婚生下的雜種,不是傻子是什么?
當然,阿根廷原住民馬普切人與食人文化盛行的奧爾梅克、瑪雅、阿茲特克完全不同,但盎格魯撒克遜人一如既往地傲慢無知。
總之,戰(zhàn)略規(guī)劃部都是這樣的人才,他們比其他人更早一步掌握股市信息,但正因為如此,他們被禁止進行股票投資。所以他們怎么會不無聊呢?
只要有機會,就能瞬間成為百萬富翁,卻只能滿足于做個拿工資的上班族。
當然,如果真的辭職,倫敦證券交易所獲得的知識就會中斷,成為無根的浮萍,還要受到蘇格蘭場的監(jiān)視,那也只是鏡花水月。
正因為如此,這次事件對他們來說,是金融界難得一見的巔峰對決。
天上掉餡餅,可以盡情享用的盛宴……卻這么快就結束了。
“唉,我還以為能嚼上個半年呢。”
“沒辦法,羅斯柴爾德家族出手了。”
“啊,那些猶太金湯匙們,有什么好急著潑冷水的?”
“可是,這個怎么辦?”
“嗯?”
戰(zhàn)略規(guī)劃部的一名職員拿著一封署名信。
職員們愣了一下,大腦短暫卡殼。
“啊,是那個吧?證券委員會要求向《文森特·比利爾斯》的作者索取資料的事?”
“嗯,但那個作家說他真的什么都不知道,只是根據一些以及發(fā)生的事跡虛構的。”
“哈,就憑一點點簡單的事跡虛構出這樣的故事?”
“這就是天才啊。”
一些戰(zhàn)略規(guī)劃部職員感嘆道,有人仔細查看了信件。
‘哼……不過,漢斯爾的親筆信,說不定能賺錢?’
‘這次事件也不小,這樣的話,根據內容,說不定能賺大錢……’
懷著這樣的想法,他們查看了內容。
果然,正如前面所說,信中開頭寫道自己與此事無關,只是覺得事跡有趣,所以進行了再創(chuàng)作,但既然被咨詢了,就會盡自己所能提供幫助。
信的下面,寫了他為什么這么說,以及他對股市操縱的看法。
是的,“看法”。
‘什么事跡設定和假設……寫咨詢報告像寫小說一樣。’
內容本身確實很有趣。
從人為抬高股價,使其看起來有上漲因素,然后高價拋售獲利的股價操縱;到預先做空,故意以低價拋售股票,實際上是施壓誘導恐慌性拋售;
先吸引預期收益的第一次投資者,然后通過廣告吸引第二次投資者,再向第一次投資者支付股息(收益)等等……
做空和股價操縱勢力本身是很常見的事。
即使是著名的萬有引力大師(終身未婚這一點也值得一提),艾薩克·牛頓也無法預測人性的瘋狂,而卷入了南海公司的泡沫,最終一落千丈。
以及應對這些方法,也出奇地現實。讓人覺得“這能用啊!”
從某種意義上說,不就是巧妙地利用人類的欲望和不安嗎?根據用途,完全可以有效。
甚至內容不是規(guī)范企業(yè)本身,而是更有效。
眾所周知……企業(yè)本來就是稍微碰一下就會發(fā)作的麻煩家伙,但如何在不觸動它們的情況下有效地引導股價?
如果用這個內容提交報告,這個月的特別獎金就穩(wěn)了,如果運氣好,還能升職。
“職業(yè)病吧?內容嘛,畢竟是小說家,沒辦法……”
但是,但是,即使是這樣。
“……等等!喂!過來看看這個!”
與后面相比,這是一個微不足道的議題。
“這是……什么?”
“這,這種方法是可行的嗎?”
“不,不完全不可能。”
龐氏騙局,即金字塔式傳銷。
這種騙局最早出現在1920年,到了21世紀已經非常普遍,被輕描淡寫地處理。
但在這個時代,1890年代呢?
這是最先進的。
甚至雖然是未來一個世紀后的事,但這種龐氏騙局曾導致一個國家徹底崩潰,這簡直是驚世駭俗。
它激發(fā)人類最根本的欲望,通過持續(xù)的成功體驗讓人盲目。
用新加入者的錢來堵住上層資金的獨特方式,只要把握好節(jié)奏,其維持力相當強。
這樣維持下去……到達極限時呢?
卷走所有吸取的投資資金逃之夭夭。當資金鏈斷裂的那一刻,瞬間就會崩潰。
就像螞蟻地獄一樣,人越多,破壞力和規(guī)模越大,簡直是惡劣至極。
即使在已經熟悉這個概念的21世紀,仍然不斷出現變形、應用這種騙局的案例,其影響力無需贅述。
辦公室里一片寂靜。
倫敦證券交易所戰(zhàn)略規(guī)劃部停止了閑聊,匆忙聚集在一起。
然后認真地開始計算。
成功概率,通過詐騙能賺到的錢,以及在一個金融犯罪防范措施不到位的國家發(fā)生這種情況的沖擊力。
計算完畢后,戰(zhàn)略規(guī)劃部仿佛面對了惡魔的詭計,只能瑟瑟發(fā)抖。
“這……該死。”
“混蛋,為什么一個小說家會有這種想法?”
“安靜,先把事情整理好!!”
如果不阻止,國家真的可能會完蛋。
即使他們懶惰而傲慢,他們也是倫敦的市民。
他們將自己托付給久違的愛國心和為民情懷,開始盡力制定阻止傳銷的方案。
一場意料之外的加班風暴開始了。
在這期間,縈繞在他們腦海中的只有一件事。
——漢斯爾……到底是什么樣的作家?
另一方面,漢斯爾。
“什么?結束了?”
“是啊,已經送到這里了,抱歉。”
不,沒什么好抱歉的。
韓率看著蘇格蘭場的警官遞回他精心撰寫的《聲明_最終_FINAL_修改_二次_真正的最終稿》,連連擺手。
“話說,到底發(fā)生了什么事?已經好幾次讓我重新提交了。”
“啊,那個……那根本不是我們要求的……”
一位身材豐滿、看起來很和藹的中年警官撓著頭說道。
看到他的樣子,韓率也不知道該生氣還是無奈,說實話,有點泄氣。
沒辦法,聲明書寫了這么多次,只能這樣了。
本來,韓率在這周的操縱嫌疑事件中絕對不是嫌疑人。
嫌疑人是英國銀行,他只是個小說家。
但倫敦證券交易所委員會對韓率抱有“可能存在證據”的懷疑,并要求提供證據。
當然,根本沒有證據。
韓率完全是根據雷曼兄弟的案例和財閥劇的俗套,加上他自己的改編,怎么可能會有證據?
韓率把關于未來的內容從聲明中刪掉,因為畢竟是公文,所以需要一些看起來像樣的內容,于是他把一些關于股價操縱的常識大致寫了進去。
但這些家伙,不知道哪里不足,“這里有點不足”、“這里再詳細點,嗯?”,不斷要求修改。
他人生中最嚴格的責任編輯,他的碩士論文導師,都沒有這樣要求韓率反復修改!
而且,這些家伙的要求毫無意義地抽象,韓率根本不知道他們想要什么!!
所以,最后韓率氣得把情況大致設定了一下,寫了案例模擬發(fā)了過去。
而且,為了防止他們再找茬,他還加上了最近想到的其他內容……
“我真的很抱歉,也請向漢斯爾先生轉達我的歉意。”
“不,我們也知道警官們很辛苦。”
蘇格蘭場在中間傳話,真是辛苦了。
事實上,這些家伙也因為調查英國銀行行長或前任行長家而忙得焦頭爛額,因為嫌疑還不確定。
對了……韓率不知不覺總是遇到這位警官,他似乎把韓率誤認為是“漢斯爾的跟班”,也就是跑腿的。
他并沒有失禮,反而在等待期間讓韓率搭車,還幫忙安排各種事情,所以韓率也就沒在意了。
韓率不知道,也沒有否認。
“可是,到底發(fā)生了什么事?不是倫敦證券交易所和中央銀行行長鬧翻了嗎?”
“嗯……其實是機密。”
警官抱著胳膊思考了一會兒,點了點頭。
“嗯,漢斯爾先生也應該知道,所以沒關系。總之,他們和解了,所以上面命令我們取消所有的調查。”
“和解?”
“嗯,羅斯柴爾德家族的大人物來了。”
“啊……”
韓率立刻明白了,是米勒先生出手了。
說實話,羅斯柴爾德家族為什么要插手這場混亂?
如果韓率是那些貪財的猶太人,他會趁機低價買入,高價賣出?
但他們卻插手了,這意味著像米勒先生這樣……與羅斯柴爾德家族“級別”相當的人,請求他們介入。
真是的,平時不說,背后卻這樣幫忙,真是感激不盡……
看來得找個好柳木,做個板球球棒送給他。
“那么,我可以走了嗎?”
“嗯?啊,是的。辛苦了,拿著。”
警官臨走前給了韓率一些零花錢,讓他買點零食吃。
韓率一直覺得他把自己當成未成年人,現在看來……是確定了。
不,雖然這個時代的盎格魯撒克遜白人看起來很老,但韓率多大年紀了,給他這些?他知道韓率現在賺多少錢嗎?
“謝謝!”
嗯,雖然是這樣,但接不接受這是另一回事。
“呵呵,是的,也請轉告作家先生。”
“知道了。”
總之,和蘇格蘭場保持良好關系也不錯。和國家權力搞好關系,對小市民來說不吃虧,不是嗎?
就在韓率笑著準備離開倫敦警察局的時候。
“這位先生?”
一個熟悉,或者說是很久沒見的臉出現在那里。
“啊……醫(yī)生?”
以前在酒吧遇到的那位醫(yī)生。
他正走進倫敦警察局。
“真是,好久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