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反響
- 1890:我在大英當文豪
- 八豆居士
- 3213字
- 2024-12-10 17:00:00
“哈!搶劫!”
“值錢的都給我搬走!”
天空仿佛在悲嘆。
“啊——!”
“救…救命!”
“媽媽!媽媽?。 ?
原本村莊所在的地方,如今只剩下一片火海和灰燼。
“嘖,這是什么?項鏈?上面鑲滿了寶石。真是浪費!”
“地上有個箱子!砸開!”
“哦,稀有卡牌?!?
“求求你們,我什么都做,只要放過我!”
人或許可以茍活,但讓人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方法卻數不勝數。
“啊,蒼天啊!”
村民們正要被這殘酷的恐懼擊垮,就在這時——
唰——!
一道黑色的劍氣突然從天而降,如同雷翼般展開的劍氣,精準地擊中了盜賊們。
咔嚓——!
“啊——!”
然而,游戲之神賜予的祝福,對所有生物都是平等的。中了劍氣的盜賊們,沒有一人死去,只是昏了過去。
“什么人!”
“想知道的話,告訴你們也無妨?!?
一個尖銳,或者說更像是陰森的聲音,其主人正一步步走來。
三名騎士,和一名魔法師。揮出劍氣的劍士,用閃耀著十字光芒的華麗寶劍指著盜賊們說道:
“你們這些家伙,竟敢搶劫善良的村民,殘害無辜……!即使神明會原諒你們,我,潘德拉貢也不會!”
他另一只手中,不知何時已經從胸前抽出了一張No.39幽鬼兔的卡牌,39的數字閃閃發光。
“來吧,和我決斗!”
***
“呼…呼…”
牛津大學文學系二年級學生,大衛喘著粗氣,背靠著墻壁,四處張望。
他原本就不算瘦弱的身材,現在更是臃腫了不少。或者說,與其說是臃腫,不如說是有些…不自然,無論怎么長胖,肚子和胸部之間也不可能出現如此明顯的棱角。
但他還是用胳膊護住肚子,小心翼翼地彎著腰,像搬運雞蛋一樣謹慎地移動著,他終于逃出了宿舍,成功潛入了大學內的“鷹與孩子”酒吧。
酒吧的客廳里,他的同伙們早已焦急地等待著他,大衛漲紅了臉,喘著粗氣。同伙們緊張地問道:
“大衛,成功了嗎?”
“路上遇到了杰雷爾教授?!?
“杰雷爾?!該死!”
“那個老頑固不會?!”
“是的?!?
大衛陰險地一笑,從校服馬甲里掏出幾本汗濕的書和雜志,雖然濕了,但內容卻清晰可見。
“那個愚蠢的老家伙,怎么可能識破我的偽裝?!?
“我就知道你行,伙計!”
“啊,大衛??!你真是最棒的!!”
大衛短暫地張開雙臂,享受著同伴們的歡呼,但同伴們卻搶先檢查起了書。
《圣殿酒吧》、《每周圣殿》,以及最重要的……《亞瑟王與數學騎士》。
這些都是牛津大學文學系嚴格禁止的物品。
牛津橋。
英國最頂尖的學府,精英大學的雙璧。
這里是貴族主義和精英主義的溫床,文學系一直以來都以過于大眾化和煽情為由,排斥雜志連載小說。
更何況是漢斯爾!
故事確實很有趣。
但文筆簡單,美學上也不夠成熟,只是濫用華麗的辭藻來迷惑讀者!
然而讀者們卻喜歡他的書。
甚至連模仿他的雜志也如雨后春筍般涌現,教授們勃然大怒,將連載雜志本身列為系內禁品也是理所當然的。像杰雷爾教授這樣的極端保守派,甚至斥之為“根本算不上文學的玩笑和消費”。
但越是不讓做的事情,就越是想做,這是人的天性。
更何況,這是成年人老舊觀念的產物,對象又是血氣方剛的學生,結果可想而知。
“以后,這就是文學。”
于是,新一代學生組建了秘密文學社。為了從壓迫性的舊體制中拯救和改革大英帝國的文學。
大衛如癡如醉地拿起《亞瑟王與數學騎士》。
就像彼得·潘一樣,這也是一部令人驚嘆的小說。
與他小時候因為太難而無法理解的《愛麗絲夢游仙境》不同,這本書他完全理解了。
有人說故事單調,敘事過于簡單,但這本書本來就不是寫給大學生看的,不是嗎?
這就是“啟蒙”。
打破知識枯燥乏味的偏見,努力傳播更易于理解的知識。
這就是他在《數學騎士》中感受到的。
大衛握緊拳頭,渾身顫抖,如癡如醉地喃喃自語:
“不能打動人心的文字還有什么意義?不被人們閱讀的文字和墻上的涂鴉有什么區別?那些老頑固自己玩自己的吧。我們要創作、閱讀、享受能被所有人閱讀的文字!”
“大衛,別廢話了,趕緊看。”
“有說廢話的時間,還不如快點看完!”
“你們太過分了?!?
大衛雖然咂了咂嘴,但還是按照同伴們說的翻開了書。
畢竟,只有讀了書才能進行改革。
然后,他臉上露出了輕松的笑容。
漢斯爾的小說,確實,文筆本身很難說是優秀。
但與劉易斯·卡羅爾合作的這部作品,卻完美地彌補了這個缺點。
因為他可是被稱為最偉大的語言大師。
同時,書中不時出現的機智幽默,巧妙的對白,以及扣人心弦的戰斗場面和引人入勝的人物形象,依然深深吸引著他。
果然,這兩個人都是天才。
大衛由衷地這么認為。
這也是牛津大學文學系,乃至倫敦讀者們的共同想法。
***
1894年。
在這一年,英國發生了不少大事。
法國第三共和國和俄羅斯帝國締結了軍事同盟,因此自由黨格萊斯頓辭去了首相職務,退出了政壇,由同黨的羅斯伯里伯爵阿奇博爾德·普里姆羅斯接任第48任首相。
內陸城市曼徹斯特開通了運河,直接與愛爾蘭海相連,倫敦地標塔橋的竣工也在這一年。
也就是說,這一年相當忙碌。
因此,即使一位相當有名的偵探小說家,非常努力地創作歷史小說,也不會有多少人關注。
“到底為什么!!”
哈丁·吉格帕德大聲吼叫。
他似乎已經放棄了作為哈爾斯貝里侯爵的尊嚴。
到底為什么?為什么事情會這么不順利?
“亞瑟·柯南·道爾,你這個混蛋!!你不是說會成為杰作嗎!!說會讓福爾摩斯什么的都忘掉!!”
“那…但是,寫得還不錯吧……”
“當然寫得不錯?。∵@點我承認??!”
所以才更生氣。
哈丁·吉格帕德完全無法理解。
明明是一部相當有趣,而且比《福爾摩斯探案集》更細膩、更具文學性的優秀歷史小說,就連他自己也不得不承認。
皇家文學協會也按照要求提供了必要的支持,因此通過不可思議的細節考證,這部小說也具有足夠的教育價值。
但它失敗了。
不,不僅僅是失敗,而是比之前的作品銷量還要低。
因為漢斯爾和劉易斯·卡羅爾那個變態合作的新小說,《亞瑟王與數學騎士》之類的,在家長和學生中引起了更大的反響。
甚至連貴族中也出現了“可以輕松地教孩子數學!”這樣的話,毫不猶豫地購買這本書的人多如牛毛,根本無法阻止其勢頭。
當然,除了外部因素,內部也存在問題。
“據說,《福爾摩斯探案集》的粉絲們發起了抵制運動……”
“該死的……”
到底為什么?
哈丁·吉格帕德完全無法理解。
難道大眾只是作家扔給他們書,他們就只能讀的工具嗎?
不,就算不是這樣,作家用更好的文筆寫出更好的作品,理應吸引更多讀者才是?
當然,高貴的哈爾斯貝里侯爵無法理解“粉絲心”這種東西。
正是因為他不理解這一點,所以他們才會失敗,世事就是這樣,好的東西并不一定就能成功。
但是,如果他知道自己的錯誤的話。
他或許還能繼續擔任司法部的元老。
人老了,往往會比關注自己做錯了什么更關注自己的地位,哈丁·吉格帕德也是如此,所以他很快就抓住了周圍的氣氛。
“這是最后一次機會了?!?
還好提出這個主意的人不是吉格帕德本人。
如果他首先提出要招攬亞瑟·柯南·道爾的話,他不僅要承擔這個計劃的責任,最終還會被趕下臺。
但幸運的是,他不是提出者。
文學協會,與其說是明確的組織,不如說是作家們的聚會,幸運的是,他們并沒有因為“既然你接受了這個提議,你也有責任”而彈劾吉格帕德。
所以哈爾斯貝里侯爵通過犧牲提出這個建議的文學協會成員來逃避責任。
……雖然如此,但這只是緩兵之計。
“如果這次再失敗的話……”
他的位置真的會岌岌可危。
當然,他精心培養的文學協會保守派勢力不會輕易倒下。
即使沒有他,他們也會攻擊漢斯爾,批評亞瑟·柯南·道爾的失敗,維護英美文學的純潔性。
但如果沒有人知道他的功績,那還有什么意義呢?哈丁·吉格帕德絕對不能容忍這種情況。
他的功績必須屬于他,必須!
懷著這樣的想法,他展現出了老當益壯的精神。
“不行了。”
“什…什么?”
“這世上哪有干凈的人。”
哈丁·吉格帕德露出了兇狠的眼神。
他原本就是法界有名的元老,他的熟人中,地位比文學界更高的人也很多。
“我要以逃稅的罪名向財政部舉報本特利出版社。”
“逃…逃稅?”
“證…證據呢?有證據嗎?”
“證據查出來不就行了??!世上哪有查不出東西的人?。 ?
“這…雖然是這樣……”
“我…明確地告訴你??!”
怒火中燒的老法學家。
哈丁·吉格帕德像是在宣判死刑一樣說道:
“我…在我死之前,一定要!把這些該死的書從大英帝國文學史上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