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斷章
- 1890:我在大英當文豪
- 八豆居士
- 3152字
- 2024-12-05 11:30:00
被遺棄之地。
倫敦市中心中世紀城墻東側,泰晤士河東北部,倫敦東區。
懷特查珀爾等貧民窟總是伴隨著這個名字,被國家拋棄,被神拋棄,放蕩、貧困、陰郁和罪惡的街道。
即使殺人犯杰克,亞倫·科茲明斯基被處死,也沒有什么改變,只不過是一家沒有客人的理發店關門了而已。
即使不是謀殺,妓女們也會死,只是兇手不是杰克而已。兇手有時是疾病,有時是饑餓,有時是毒品。
因為沒有實體,所以比杰克更殘酷,更日常。
雜工也不例外,工人也不例外,甚至老少也不例外……
但老年人的死亡比較少見,因為他們早就死了。
粗略估計約一百萬人,倫敦五百萬人口的20%過著這樣的生活,寒風般的孤獨日子。
但是在這孤獨中,短短幾年內刮起了完全不同的暖風。
懷特查珀爾東端,奧德街經營雜貨店的沃爾特切身體會到了這一點。
叮當——
沃爾特放下報紙,熟悉的聲音蓋過了門上鈴鐺的聲音,一個全身裹著深色骯臟外套的男人走近,壓低帽子。
“沃爾特,‘那個’到了嗎?”
“又來了,迪克。”
昏暗的燈光下,濃厚的煙霧遮住了他們的臉,但他們并不在意,反正都是每天都見到的老面孔。
“你要的東西到了,只剩一個了。”
“哦!”
迪克伸出手,好像要馬上看到一樣。沃爾特吸了一口香煙,從柜臺下拿出了他想要的東西。
《圣殿酒吧》最新一期。
在懷特查珀爾,這簡直是稀罕物,原因很簡單,倫敦東區的貧民,無論男女老少,都太貧窮、太忙碌,最重要的是太無知,無法享受書籍之類的“高級”文化生活。
沒有需求就沒有供應,沒有書店就買不到書。
偉大的經濟學家們看到這一幕一定會起立鼓掌,這是“看不見的手”的功績。
奧德街靠近倫敦東學院,算是大學區,所以沃爾特經營雜貨店也賣書和雜志,為了沒錢的學生,他買賣舊書。
但最近他開始直接購買雜志了,這都要感謝《彼得·潘》。
看看現在來找他的迪克,正著迷地看著它。
不,他已經著迷了。
沃爾特微微一笑,這不僅僅是商人能賣書的微笑。
以前的迪克,是不會理會這種印刷品的。
但最近,他在這印刷品上花費的錢比他漂亮的紅發女友薩麗娜,或他每天喝的溫吞啤酒還要多。
不,說揮霍有點過分,反正也才一先令(大概一百人民幣)。
總之,他減少了其他開支,每月集中買一本雜志看。
因此,他應該攢到錢了,生活也應該越來越穩定了。
作為鄰居,作為朋友,沃爾特自然地笑著說:
“像你這樣的酒鬼居然會迷上書。”
“我也有夢想,沃爾特。”
迪克苦澀地說,沃爾特點了點頭。
在這個連天空都不允許的城市里,很少有人不渴望偶爾出現的藍天。
白天也好,晚上也好,都沒關系。
白天就讓它流向無垠的藍色天空,晚上就讓它流向金色的星海,讓那顆飽經滄桑的心靈碎片流逝即可。
而……《彼得·潘》就是這樣一部像天空一樣的作品。
像迪克這樣,連字母a都不認識的文盲也能讀懂,因為它通俗易懂,而且讀起來頭腦越發清晰。
彼得和波西亞這兩個孩子與純潔快樂的小精靈玩耍的場景,讓人找回了失去的童心。
當精靈的樂園受到黑暗精靈,魔鬼(Fiend)的攻擊時,欠債或被惡霸襲擊的記憶又浮現出來。
看到彼得最終戰勝邪惡,拯救精靈和學校的場景……如果我們也有這樣的機會就好了。
這種感覺雖然虛幻而痛苦,但至少在那一刻,內心是溫暖而充實的。
這比鴉片、酒或賣淫更健康的快樂。沃爾特已經很久沒在迪克身上聞到酒味或鴉片味了,所以沃爾特也支持這樣的迪克。
“對了……沃爾特,你讀了這本新書嗎?”
“我?我沒讀。我留給自己那份,總是被我女兒先拿走了。”
“哎呀。”
看著迪克惋惜的樣子,沃爾特感到很陌生,這個家伙也能露出這種表情嗎?這還是曾經那個酒鬼迪克?
而迪克接下來的話,讓沃爾特不得不大吃一驚。
“那么,我們一起讀吧?”
“……可以嗎?”
“你幫我留了一份,總得回報一下吧。”
“啊。”
真的變成人了。
沃爾特意識到,那個曾經酗酒、差點殺人成魔的迪克,已經不復存在了。
‘人果然是可以改變的。’
這樣想著,沃爾特走到迪克身邊。與迪克的改造無關,他也是《彼得·潘》的忠實讀者,所以沒有理由拒絕好意。
于是,倫敦東區角落,底層的兩個中年男人并排坐在一起,翻開了書。
在他們經常看到的黃色天空下,描繪著滋潤他們心靈的藍色天空,然后……
“啊,啊?”
“這,這到底是怎么回事?!”
隕石從天而降。
***
彼得喘著粗氣,這是一場艱苦的戰斗,全身無力。
野獸之王巴格斯特,第三個黑暗精靈之王很強大,不……或者說構成“他們”的分身,黑狗也很強大。
但現在應該沒事了,我已經打敗他們了。雖然因此筋疲力盡,但沒關系,我已經徹底打敗他們了,就在他這樣想的時候……
噗——
——為什么?
彼得驚恐的眼睛轉向身后,伊魯里爾,第一次和他相遇的精靈朋友,她正朝著彼得的心臟刺去。
——對不起。
——……
——對不起,彼得。
彼得沒有回答她的話,因為心臟停止跳動的人無法說話。
***
讓我們把時間倒轉大約一百年,不是向后,而是向前,到地球另一端的華國。
21世紀初,這個國家的文學界大概分為兩類:以文學界為代表的純文學,以及從20世紀90年代互聯網、個人電腦逐漸普及以來,發展了新一代的類型文學,也就是網絡小說。
在這類型文學市場中,生存方式只有一個,那就是——趣味。
為了這個,無論多么刺激都可以,無論多么激進都可以。
在純文學作家們像溫室里的花朵一樣腐爛的時候,網絡小說作家們在殘酷的競爭中敲打著鍵盤,磨練著“趣味”這一主題。
為了吸引更多讀者,為了控制讀者的情緒,即使是純文學中被貼上禁忌標簽的寫作方法,他們也毫不猶豫地研究。
于是,在類型文學這個武林中,誕生了許多武功。
即使會被說矯情,但臺詞卻很震撼的“風遁嘴炮術”;違反一天一章的潛規則,一天寫兩三章,甚至五章的“連斬神功”;大膽省略冗長乏味的劇情,展開快速而強烈的劇情的“爽文快進”;營造溫馨氛圍后,用鐵錘從背后偷襲的“壁爐上的流星錘”等等。
這些方法都刺激著末梢神經,試圖讓讀者上癮,簡直可以說是邪惡的武功。
但這些并非全部,也有將古來相傳的技法發展而來的魔功……那就是查爾斯·狄更斯創立,托馬斯·哈代完善的絕世黑魔法——懸念,將其發展而來的“斷章魔功”。
這是一種在扣人心弦的高潮部分巧妙地中斷,一旦上癮的讀者就會毫不猶豫地支付金錢,受害者會感到頭暈目眩,瘋狂地渴望下一章。
因此,要想成為賺錢的高手作家,就必須掌握這絕世魔功。
所以,韓率,作為網絡小說作家時,他能像呼吸一樣自然地運用這絕世魔功,他的內功非常深厚。
如果20年前死于走火入魔的黑魔法師查爾斯·狄更斯復活并親眼目睹,他也會對后輩的深厚功力贊嘆不已。
但是……
只有掌握相同魔功的魔人才能真正贊嘆魔功。
魔功之所以被稱為魔功,原因有很多,但斷章魔功之所以從一開始就是黑魔法,原因很簡單。
因為它是一種召喚人心底深處罪惡的邪惡魔法!
而憤怒,是基督教很久以前就指定為七宗罪之一的情感。
也就是說……
“該死的混蛋們!!”
“這到底是怎么回事?!”
“這些該死的魔鬼的崽子們!!”
嘩啦!!
為了避免窗戶稅而盡可能做小的窗戶,毫無懸念地碎裂了。隨著拳頭大小的石頭,燃燒的煙霧涌入室內。
這種出色的投擲能力,為什么不去打板球,卻在這里這樣做呢?還沒來得及解開這個疑問,本特利出版社的編輯們就努力撲滅地上的火,堵住了門。
“啊,怎么辦?!”
“首先是稿子!先保護稿子!!”
“今天印刷廠的人要來!!”
“擋住!!無論如何都要在這里結束!絕對不能讓他們去印刷廠!!”
他們心想,這里到底是什么地方?是倫敦的查令十字路,還是克里米亞半島的戰場?不,戰場更好。士兵至少可以拿著可靠的馬蒂尼-亨利步槍(19世紀末使用的英國制式步槍)對抗敵人,但編輯們拿什么對抗讀者呢?鋼筆?
無法阻止,局勢陷入無法控制的混亂,簡直就是地獄之火。
這時,本特利出版社的副總裁,漢斯爾的專屬編輯,實際上是第三任總裁的理查德·本特利二世堂堂正正地喊道:
“大家加油!無論如何都要保護稿子!”
“副總裁,我們重要還是稿子重要?!”
“當然是稿子重要!!”
那一刻,本特利奇怪地想,明明建筑物在燃燒,為什么突然這么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