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順天!靖難!這皇位,老子坐定了!
- 大明:靖難遺憾?我一夢改之!
- 長不大的雞
- 2050字
- 2024-12-28 22:09:00
來到里屋。
朱高煦目光嚴肅,凝視著面前的朱高燧。
低沉著聲音說道:“老三,把事情的來龍去脈,還有經過,都給我說清楚。”
可朱高燧并不懂朱高煦的意思,只是有些傻愣的看著朱高煦。
來上一句。
“說什么?”
朱高煦思緒片刻,解釋道:“老三,我年紀大,記性有些不好。”
“麻煩你幫我捋捋事情的來龍去脈,這樣,我也能更好的做出決策。”
雖然有些困惑,不過趙王朱高燧倒是并未感覺到奇怪,畢竟他們都是六十多歲的人。
有的時候,確實會恍惚間忘記一些東西。
“二哥,你要了解什么?我給你捋捋清楚。”
“嗯……就從咱爹駕崩開始。”
朱棣駕崩……開始?
不是老哥,需要從這么久遠開始嗎。
都已經過去二十多年的時間,他也記得不是很清楚。
既然朱高煦想要捋清楚,那他自然是將自己知道的,全部都說出來。
“永樂二十二年,咱爹在北伐返回的途中,病逝榆木川。”
“老大隨即就在北京登基稱帝,年號洪熙。”
“結果只過了八個月,老大突然病逝在北京,之后就是咱倆大侄子朱瞻基登基稱帝。”
“年號宣德。”
“結果朱瞻基那小子,登基不到十年的時間,便也突然病重,病逝。”
“其年幼的嫡長子朱祁鎮登基稱帝,改年號為正統,也就是現在的正統皇帝。”
“今年便是正統十四年。”
朱高燧自然是不可能給朱高煦講的太清楚。
站在屋外的那些將士,就等著朱高煦一聲令下。
他們都跟隨朱棣造反靖難,自然知曉,士氣的重要性。
朱高煦思緒片刻,具體細節可以看記錄的卷宗。
“然后呢?剛剛他們說皇帝被俘是什么事?”
朱高燧滿眼詫異的望著朱高煦。
“二哥?你別嚇我,你不會真的腦子燒壞了吧?”
“我們造反,不就是因為這件事嗎?”
“朱祁鎮那個蠢貨,非要御駕親征,征討瓦剌部,文武百官勸都勸不住,結果在土木堡被瓦剌部首領也先給抓住。”
“五十萬大軍,盡數折損,文武百官也損失殆盡。”
朱高煦頓時臉色十分陰沉。
沒錯,他確實十分想要當皇帝,可在聽到。
朝廷文武百官,還有五十萬將領,都折在草原的時候。
他還是怒了。
他心中喃喃道:“爹,你看看你選擇的繼承人,五十萬大軍居然能被全殲,皇帝被俘,文武百官損失殆盡,爹,你看走眼了。”
當初瓦剌部,可是被他打的像條狗,只能搖尾乞憐。
現如今,大明朝居然能被當初的狗給咬的半死,自己這個侄孫未免太過無能了。
聽到這里,朱高煦也就能夠了解的事情大概了。
皇帝被俘,整個大明都陷入恐慌中,這個時候確實需要一根定海神針。
來穩住朝局,而這也是自己起兵的最好時刻。
思緒片刻,朱高煦詢問道:“都折損了哪些人?”
“英國公張輔,泰寧侯陳瀛,戶部尚書王佐,兵部尚書鄺埜,吏部侍郎兼翰林院學士曹鼐(內閣首輔),刑部右侍郎丁鉉,工部右侍郎主永和等,共計五十二名官員。”
“成國公朱勇,西寧侯宋瑛,大同總兵官武進伯朱冕,恭順侯吳克忠,都督吳克勤,永順伯薛綬,指揮使閻震,還有護衛將軍樊忠等十六位將領。”
朱高煦沉默,心中思緒。
“看來,老朋友的子嗣都死的差不多。”
文官居然能死這么多人,是他沒有想到的。
五十二位官員。
文官隨軍出征,是永樂朝就常有的事情,這是朱棣的習慣。
在征戰的途中,也會抽出時間來處理朝政,不至于荒廢。
內閣成員楊榮還有兵部的那些人,就曾隨朱棣出征過。
“二哥,你倒是說句話啊?我們到底還反不反?”
朱高煦看了一眼朱高燧。
邪笑道:“反,為什么不反?”
“天賜良機,此時不反,等待何時?”
朱高煦甩袖,來到剛才的外屋。
當他出來的時候,眾將士目光都紛紛聚焦在朱高煦的身上。
造反,是砍頭的罪名。
可同樣,要是造反成功,那也是千秋萬代的功名。
朱高煦聲音洪亮,大聲喝道:“當今,朝無正臣,內有奸惡,皇帝昏庸無能,親征而狂妄,致使我大明五十萬將士,幾十位文武官員,命喪土木堡,大明國危。”
“昔,建文皇帝亦昏庸,狂妄,寵信奸賊,致使天下動蕩,好在太宗皇帝遵《皇命祖訓》,舉兵討伐之,清君側。”
“放有大明國泰明安五十年。”
“而今,亦是如當年太宗皇帝之時,我等也應效仿太宗皇帝之舉,誅殺奸賊,平外敵,安天下。”
“皇明祖訓有言:若朝無正臣,內有奸賊,則舉兵討之,清君側!”
當朱高煦搬出當年朱棣搬出的那句話時。
頓時,整個屋內都開始沸騰。
朱高煦見情緒已然到達這里,他一改佝僂的姿態,用最雄偉的身姿面對著諸將。
厚重充滿老繭的大手,緩緩放在腰間的佩刀刀柄上。
緊接著。
朱高煦猛地抽出腰間的佩刀,振臂大聲喝道:“驅逐韃虜,恢復大明,立剛陳紀,救濟斯民。”
“順天!靖難!!!”
當朱高煦話音落下的那一刻,諸將紛紛高呼吶喊。
“驅逐韃虜,恢復大明,立剛陳紀,救濟斯民!!!順天!靖難!!!”
“驅逐韃虜,恢復大明,立剛陳紀,救濟斯民!!!順天!靖難!!!”
“驅逐韃虜,恢復大明,立剛陳紀,救濟斯民!!!順天!靖難!!!”
頓時,整個樂安都在回蕩著這句話。
天地為之震顫。
朱高煦伸出手:“老三,你即刻派人,控制樂安城。”
“昭告天下,我漢王朱高煦,奉太祖所遺皇明祖訓,清君側,靖國難!!!”
朱高微微拱手,喝道:“是,二哥!”
經歷過朱棣靖難全過程的朱高煦,對造反的流程那是了如指掌。
先控制樂安城,以樂安為據點,開始不斷擴大影響力。
最重要的,還是需要向天下頒布昭告,告訴所有人,他朱高煦!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