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入蜃宮
書名: 家族修仙:再創仙族作者名: 天才逼逼機本章字數: 2045字更新時間: 2024-12-06 06:54:55
大野征是重大事件,野征的頭一年除夕舉辦大型集會是仙族傳統,其中男女修士在會上相識結為道侶也是傳統。
以往漣水縣是不會有仙族嫡脈來的,蕭家即使來人主持,也只會在郡城中,周邊縣域的修士要趕往郡城赴會。
楊真提出疑惑,許驍道:“聽說是跟那位小姐有關,她前年突破煉氣時才十四歲,修的還是古法,很得族內器重。這是她第一次下山歷練,紫府真人親自問卜,算到漣水縣方向有大吉,所以蕭家人就把咱們這定為了本郡的集會、發兵之地。”
楊真點頭,幾人一路閑聊,不覺到了渡口邊,一艘艘烏篷船泊在水里,陸續接引修士上船,向江心處劃去。
小船到了江心,一股激流帶著船頭打旋,打過幾圈,船頭陡然向上一翹,繼而乘風御氣,越高越小,向浮著的七彩云朵飄去。
“上船。”
幾人共乘一條船,許驍雖然身形高大,進到船艙中竟不覺逼仄,小小一座烏篷船,艙中竟別有洞天,有幾方丈大小。
這種船艙是煉制而成的空間法器,名為“云丈”,可容數人共處。云丈專用于云舟輦駕上使用,一條云丈小船,售價最少去到一精金之上,且每次使用最少需耗費一寶銀,行得越遠,耗費越大。
漣水江上接引船只少說也有二三十艘,天水之間往來穿梭,單是這一日所耗,對普通散修而言已是天文數字。
盞茶功夫,烏篷船停了,楊真三人走出船篷,一陣清涼撲面而來,是颯颯云氣。
四周煙霧蒙蒙,人影穿梭,有縹緲虛幻之感。霓虹霞光渲染四方,云氣似粉似金,帶有一股香甜之氣。
一道裊娜身影自霧中飄出,來到楊真三人身前,萬福為禮:“敬請道人出示道宮銘牌。”
女子膚凝體秀,上身只著窄衣小褂,遮住胸前半縷,香肩、藕臂、楊柳腰肢仿佛山間群玉,一條流蘇裙襕,赤足玉腿若隱若現。煙霧彌漫下,女子周身彩帶飄圜,眉心一朵金蓮巧繪,更顯媚而不妖,大有出塵氣韻。
三人回禮,楊真只覺此生從未見過這樣嫵媚的女子,縱使他并無任何結侶的心思,心中仍不禁為之一蕩。
多年來心如止水,此刻突然異動,楊真立時就反應過來,此女恐怕是修有媚術在身。
一念及此,心頭漣漪也就平了,他轉頭看向齊悅、許驍二人。齊悅目光中飽含欣賞之意,大大方方落在女子如玉身軀之上,面帶微笑,似在賞玩一件奇珍,好色而不淫。
許驍目光四處飄飛,似想從女子身上移開,又像被什么東西勾住,如同上鉤的魚兒一般,來回拉扯。
楊真輕輕咳嗽一聲,將銘牌取出遞了過去,許驍這才反應過來,慌忙掏摸一陣,銘牌幾次差點從他碩大的指縫中溜走。
齊悅抿嘴輕笑,不慌不忙解下銘牌,道:“仙子實在太美,真叫人一見傾心。”
女子掩嘴嫣然一笑,巧送秋波:“可不敢當道人仙子稱呼,小婢不過是仙族接引侍女,提燈引路,代主人周行禮數。”
齊悅道:“古人神游記中有載:‘月宮桂樹,嫦娥玉兔。’我家有一幅丹青妙筆,我瞧姐姐容色比之畫中嫦娥還要美上許多,稱一聲仙子當不為過。許師兄,你說是吧?”
許驍已有些目眩神迷,齊悅說什么他壓根沒聽見,陡然被叫到名字,方寸大亂,只下意識不住點頭道:“啊對,對對對……”
女子又萬福一禮,甜甜一笑,露出兩個深深酒窩:“那婢子就多謝道人夸贊了。婢子掌燈在前,幾位請隨我來,蜃宮中容易迷路,還請跟得緊些。”
說罷轉身而去,身形沒入了云霧之中,不見了蹤跡,只有一盞黃燈遙遙在前,三人趕緊跟上。
那女子身姿隱去,許驍陡覺心頭一空,一陣失落涌上眉頭。
齊悅看到許驍神色,拍他手肘說道:“許師兄,稍安勿躁,這掌燈仕女可不是人身,你著了她的道了。”
許驍猛地一驚,意識到自己失態,忙深吸慢吐,調理心緒,這才漸漸緩過神來。
“這是蓮臺飛天,是蕭家蓮池內蘊養出的精靈,姿容絕美,能歌善舞,其歌舞觀之令人樂而忘憂,并有療愈識神損傷之效,我以前只聞其名,今日一見果真名不虛傳。”
齊悅接著說道:“許師兄主宮在心,心猿健旺,蓮臺飛天天生媚體,易勾動他人相火,此事實屬尋常。”
許驍身為無用司靖安靈官,當然聽過蓮臺飛天的名頭,恍然大悟:“難怪,原來是蓮池里的精靈,竟這么厲害,許某自詡不是好色之輩,一不留神就著了道。”
隨著燈影走了半晌,迷霧中早已失了方向,身邊人影來來去去,卻也始終看不真切。
忽然,一陣芬芳吹來,楊真舉手一探,落英滿掌,盡是桃花花瓣,再一抬眼,前方云霧吹開,一座七層金殿寶閣立在眼前。
二十八層白玉階梯之上,金殿寶閣流光溢彩,道道人影從云霧中撞出,皆在階前停步,抬頭凝望,個個大為震撼。
此閣既宏偉又精巧,一層煌煌金殿,高頂大柱,四方開闊。二層樓往上八面盡是空中園林,蘭花玉樹,金石流水皆備,空中無盡落英便是從這空中花園里吹落。
頂層未覆頂,只有雕欄圍住,乃是一座云臺。云臺中立一碑,碑上云篆密布,古樸神秘。
“這就是蜃宮云臺,咱們進殿吧。”楊真抬步登階,齊悅許驍同隨而上。
煌煌金光從殿中漫出,三人走上玉階,走進光里。
楊真本以為殿內必定人聲鼎沸,誰知到了殿中,竟是鴉雀無聲,只有一縷琴音悠悠回蕩。
六丈金頂之下,殿內人影織密,卻都靜靜立著,齊齊看向大殿西角一座高臺,臺上擺有編磬、箜篌等等樂器,并有一班白衣樂師懷抱笙簫在側。
高臺最前方,琴幾上擺著一張五弦古琴,一人頭戴鎏金高冠,一身赭色金絲蝠紋暗繡錦衣,正在彈奏,殿內琴音便由他手中古琴傳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