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在手,權力在手!
天子和群臣全都匍匐在曹操的腳下,至于女人,曹老板也是予取予求,隨心所欲。
八歲的張紹,愈發的羨慕起來,心里默默發出一句豪言,“大丈夫當如是!”
劉琮獻出荊州后,他是真想留在荊州,哪怕只是做一個郡守,他也愿意。
他幾次央求曹操,曹操都沒同意。
此刻,劉琮正在館驛中,來回不停的走著,在屋中轉了一圈又一圈,雖然年紀輕輕,臉上卻爬滿了愁容。
他的身旁不遠處,坐著一個女人,正是蔡氏。
她身著一襲華美的長裙,色彩雖不張揚,卻在低調中透露出無盡的尊貴。
蔡氏的發髻高挽,上面點綴著精致的珠翠,每一根發絲都梳理得一絲不茍,盡顯她的優雅與精致。
雖然蔡氏不是劉琮的生母,但因為是劉表后妻的緣故,兩人依舊是母子的關系。
蔡氏族中的侄女嫁給了劉琮,算是親上加親。
蔡氏對劉琮不錯,劉琮也對蔡氏非常依賴。
劉琮心緒不平,急的來回直轉,蔡氏雖然表面平靜,但心里也有些不安。
蔡家的根基在荊州,劉琮只有留在荊州,才是最好的結局。
可是曹操卻態度堅決,這讓蔡氏第一次,感到了深深的無力。
劉表活著的時候,蔡氏有絕對的自信能讓劉表對她百依百順,蔡家也成功的成為了荊襄第一世家,劉琦、劉磐這些劉表的后輩,也都受到了蔡家的打壓和排擠。
本以為主動投降,能繼續留在荊州,想不到,卻變成了這樣。
“夫人,公子,丞相來了!”
突然,管家急匆匆的跑了進來。
“他怎么來了?”劉琮愣了一下,隨即轉憂為喜,“難道說丞相改主意了,要留我們母子在荊州?”
蔡氏顯然不這么想,曹操當眾加封劉琮做了青州刺史,身為大漢的丞相,怎么可能這么短的時間,就改了主意呢。
朝令夕改,這種事,曹操絕不會做的。
往窗外看了一眼,夜色如墨,天空像一塊大黑布。
這么晚,曹操竟然來了,蔡氏一雙美目漸漸皺了起來,隱隱感到有些不安。
但既然來了,他們可不敢怠慢,連忙迎了出來。
見面后,曹操只是淡淡的看了劉琮兩眼,視線便轉到了蔡氏的身上。
這個時候的曹操,都快沸騰了,腦袋里已經漸漸失去了理智。
張紹對曹操的這種眼神,再熟悉不過。
村里的閑漢遇到漂亮的俏寡婦,就是這種眼神。
蔡氏終究是過來人,本就心思敏銳,見曹操目光如此放肆,如此貪婪,頓時心如鹿撞,變的更慌了,臉上也有了紅霞。
張紹很有眼力勁,忙開口道:“丞相是專程來看望劉州牧的,丞相百忙之中抽出時間來看望你們,你們想讓丞相站在大街上說話嗎?”
劉琮完全沒有意識到曹操的真正用意,連忙笑著說:“丞相快請進!”
曹操贊許的看了張紹一眼,既然是來偷腥的,當然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他沖劉琮點了點頭,吩咐道:“頭前帶路!”
進去后,劉琮親自倒茶,將曹操迎到了主位上,曹操雖然很猴急,但表面文章還是要做的。
他看向劉琮,安撫道:“孤知道你不想離開荊州,但眼下荊州并不安定,劉備已經占據了江夏,孫權也虎視眈眈,荊南也并未歸附,戰事一觸即發,你繼續留在這里并不安全,你先去青州,等荊州安定了之后,老夫再準你回來。”
劉琮滿心的委屈,都快哭了,“丞相,我不怕危險,只要能讓我留下,你讓我做什么都行,我父親就埋在襄陽的城外,我舍不得離開。”
劉琮越是這樣,曹操越是心生厭惡,他的臉色漸漸沉了下來。
張紹忙開口道:“劉州牧,你好不曉事啊,你沒看到,這里在打仗嗎?丞相統兵幾十萬,要一統天下,要完成曠世霸業,這荊州遲早還是你的,丞相是想把一個完完整整的荊州交到你的手里。”
為老板分憂,這是職場必備的技能。
現在曹老板都快邪火焚身了,哪有心思搭理劉琮,張紹也想趕緊把劉琮這個礙事的家伙擺平。
劉琮半信半疑的看向曹操,曹操哼了一聲,“若是荊州現在交給你,孤實在放心不下。”
劉琮乖乖閉了嘴,守護荊襄,他哪有這能力啊。
“好了,孤此番來見你,就是要讓你明白,荊州現在很不安定,所以你先離開,去青州,日后等荊州安定后,孤一定讓你回來。”
隨后,曹操擺了擺手,要攆人了。
他嫌劉琮在這里礙事,耽誤他辦正事。
但張紹看了幾眼,很快就意識到一個問題,這間屋子壓根就是劉琮的房間。
“丞相,你也乏累了,咱們該離開了。”
曹操愣了一下,他一向隨便慣了,到了哪里,哪里就是他說了算。
張紹沖他眨了眨眼,曹操不情不愿的哼了一聲,“好吧,老夫日間太忙,也是剛剛回來才聽說你去拜訪過我,知道你心中不安,便特意來看望一下你,行了,今日就這樣吧,以后不要再胡思亂想了。”
曹操說著邁步往外走去,臨出門的時候,他還不舍得的看了蔡氏一眼。
劉琮兩人本來要往外送,張紹卻說道:“不必送了,丞相還要拜訪其他人。”
等曹操離開后,他有些不滿。
張紹卻給了他一個無奈的表情,“丞相,剛才那間屋子,是劉琮的。”
“是他的又怎樣。”曹操這會明顯已經沒有理智了。
“蔡氏自然不會和劉琮住在一起,丞相,你不妨移尊,先去蔡氏房間等候,待會我讓蔡氏去見丞相,豈不美哉。”
曹操頓時明白了,笑著點了點頭,“如此甚好。”
剛才那間屋子是劉琮的住處,如果曹操把劉琮攆走,劉琮就算是傻子,也能猜到曹操對他母親要做什么。
張紹問清楚了蔡氏的房間,直接讓曹操過去了,然后,他喚過一個館驛的仆人,對他叮囑了幾句,那仆從便去見了蔡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