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薛萬徹有疾
- 大唐,從養(yǎng)豬開始!
- 牛角的二師兄
- 2059字
- 2024-12-31 22:38:02
侯君集深知,玉座金佛之事萬萬不可泄露。
否則李世民定會追問其來歷,而他又怎能自圓其說?
他艱難地咽下口水,望向李世民深邃的眼神,心中不禁一顫,恐怕此事早已被李世民洞察得一清二楚。
若非今日前來找李世民,或許此事便就此作罷。
如今卻無異于自投羅網(wǎng)。
侯君集臉上露出幾分苦澀,這還告什么狀呢?即便有理又如何?能過得了李世民這一關(guān)嗎?
他深深一揖,言道:“陛下,臣……不告了。”
李世民瞥了他一眼,明知故問道:“怎么又不告了呢?”
“你隨朕多年,若有冤屈,盡管直言,朕必為你主持公道。”
侯君集臉上的苦澀更甚,再次說道:“臣不告了。”
李世民嘆了口氣,從御座上走下,來到侯君集身旁,看著那張略顯驚慌的臉,眼中閃過一絲失望。
當(dāng)年侯君集雖出身低微,但對他卻忠心耿耿且聰慧過人;
而今得了天下,侯君集卻變得如此糊涂,讓他一時失神。
李世民怒其不爭,本想痛斥一番,但最終還是長嘆一聲,實在不忍。
他對心腹向來重情重義,背轉(zhuǎn)身去,神情落寞,揮手道:“罷了,你退下吧!”
侯君集張口欲言,卻又無言以對,只得拱手謝道:“謝過陛下。”
李世民目送侯君集離去的身影,眼神逐漸堅定起來。君臣相知、生死相隨的情誼,至此結(jié)束了。
從此只有君臣之分,再無其他。
若侯君集敢陽奉陰違,他將公事公辦,絕不姑息。
侯君集走出甘露殿,回頭望了一眼殿內(nèi),眼中的迷茫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抹怨恨。
難道生死相隨之誼,竟比不上宗室之情?
在他看來,李世民此舉無疑是偏袒李孝恭。自己跟隨李世民多年,當(dāng)年玄武門之也毫不猶豫地站在他身邊。
不過貪些財貨而已,又算得了什么大錯?
難道他跟著李世民打天下,最后卻不能享受榮華富貴嗎?
………
侯君集和李孝恭之間的紛爭,薛稷沒聽到有什么下文。
不過,薛稷也并不覺得因為這個事情,李世民就會把侯君集怎么樣,因為失望是要一點一點積累的。
薛稷把回回炮的圖紙畫好,回到了兵仗局,把陳阿水與元陽舒找了過來。
兩個人上次造神臂弩,是造得最好的,不但準(zhǔn)頭好,射程也是最遠(yuǎn)的,還得了重賞。
現(xiàn)在兩個人看向薛稷,眼神之中都帶有十分恭敬。
這位薛員外郎是個好人。
能帶他們立功受賞。
薛稷示意兩人上前,掏出兩份圖紙放在兩個人的面前,說道:“這是飛空砲的圖紙。”
兩個人連忙恭敬地伸出雙手接過了。
陳阿水看著薛稷間道:“薛員外郎,是否要把咱這圖紙發(fā)下去,像上次一樣,繼續(xù)讓工匠們試制?”
薛稷怪異地看了他一眼,說道:“怎么著?”
“你一個人還能手搓出一架飛空砲?”
元陽舒噗嗤一聲笑了出來。
陳阿水聽到這話,臉上也露出了幾分尷尬,讓他手搓神臂弩是可以做到的,叫他一個人手搓飛空砲,那是有些為難了。
薛稷看了他們兩個人一眼,悠哉悠哉地坐在椅子上,說道:“你們兩個各自回去挑選一些工匠,把飛空砲各自試制一架出來,誰先做出來的,重賞。”
“后面做得出來,或者做不出來的,罰水一壺。”
聽到這話,陳阿水和元陽舒對看了一眼,眼神之處都多了幾分斗志。
他們上次試制神臂弩,都領(lǐng)了重賞,這一次的飛空砲做出來,恐怕賞賜還會更加的豐厚。
薛稷擺了擺手,兩個人都退了出去,各自挑選了人馬。
陳阿水在自己挑選的團(tuán)隊面前,朗聲道:“諸位,你們都知道咱們薛員外郎的性子,事情做好了,他那邊是真的幫咱們請賞,也該咱們好好表現(xiàn)了。”
“你們都得給我上心些,元陽舒那邊可跟等著跟咱們比,咱們可不能打了自家的臉。”
有工匠不屑地說道:“元陽舒不過嘴上沒毛的,論起經(jīng)驗來,比咱們差太遠(yuǎn)了。”
“說得對,咱們肯定能先造出來飛空砲。”
陳阿水聽到這話,摸了摸自己的山羊胡子,雖未說話,但是眼神之中閃過了一絲贊同。
他挑選的都是一些跟他關(guān)系很好的老手,平均年齡比元陽舒那邊整體高了一截。
之前,元陽舒在工匠里面的地位,遠(yuǎn)不如他,如今竟然跟他并駕齊驅(qū)了,還在薛員外郎面前得了好。
這一次,他一定要讓薛員外郎看一看,到底誰才是最值得信任和倚重的。
“快是得快,但還得造得好,至少要比元陽舒的好!”
元陽舒也把自己的團(tuán)伙組織起來了,他站在箱子上,對著在場的工匠揚起了拳頭。
“諸位,薛員外郎把飛空砲的圖紙交給咱們,讓咱們試制,那就是對咱們的信任,咱們得先做出來。”
“薛員外郎為人公正,不會虧待咱們!”
下面的工匠們都喝彩了起來。
說著,元陽舒往陳阿水那邊看了一眼,嘴角一撇,冷哼了一聲。
他心里暗道:“不過就是多吃了幾年糧食,年長可不算本事。”
他得讓薛員外郎看一看,這陳阿水老了,不中用了,以后這是兵仗局里面,薛員外郎能依靠的還是他元陽舒。
薛稷在兵仗局里面待了片刻,聽著雙方討論圖紙,聽了一會,沒發(fā)現(xiàn)什么問題。
薛稷這飛空砲的圖紙詳細(xì),覺得這兩支團(tuán)隊都能夠做出來,至于誰先做出來,他覺得不好說,但是他不在意,有競爭才有進(jìn)步。
他跑去跟段綸說了一聲,便在眾同僚羨慕的目光中,溜了出去,回了家。
段綸看見薛稷的模樣,也是苦笑而不語。
李世民那邊已經(jīng)跟他說過,對薛稷不要管太死,讓他自由發(fā)揮。
薛稷回到家中,剛到門口,卻發(fā)現(xiàn)家里的情況有些不對。
管家正在門口等著他,表情很驚慌。
薛稷心里有了些不太好的預(yù)感,低聲問道:“出了什么事情?”
“父親已經(jīng)回來了?”
管家啰啰嗦嗦地說道:“少郎君,出大事,軍營里面出了痢疾,郎君也染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