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后,一群同樣來自大別山區(qū)的文藝工作者踏上了當年先輩們走過的長征路,其中一位詩人從延安回來后,滿懷豪情地寫下了一首題為《紀事:我們都來自大別山》的詩,全詩如下:
1934年。深秋。大別山
白色恐怖籠罩之下,田園荒蕪,廬舍成墟
衣食無著的紅二十五軍,三千將士
組成中國工農紅軍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隊
師出有名,公開發(fā)表宣言,歷時十個月
面對圍追和堵截,一路殊死搏...
上QQ閱讀APP看后續(xù)精彩內容
登錄訂閱本章 >
八十年后,一群同樣來自大別山區(qū)的文藝工作者踏上了當年先輩們走過的長征路,其中一位詩人從延安回來后,滿懷豪情地寫下了一首題為《紀事:我們都來自大別山》的詩,全詩如下:
1934年。深秋。大別山
白色恐怖籠罩之下,田園荒蕪,廬舍成墟
衣食無著的紅二十五軍,三千將士
組成中國工農紅軍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隊
師出有名,公開發(fā)表宣言,歷時十個月
面對圍追和堵截,一路殊死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