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平天下篇(4)
- 易不易
- 崇五先生
- 2195字
- 2012-11-08 11:37:15
前面我們講到同人,也可以叫做連同,就是將人與事物通過各種利害關系進行串聯,因為身在亂世,我們不能以獨立的個體存在,因為這樣做就很危險而且很微弱,所以我們要想有所作為,就必須合理的運用這種同人的技巧。
中庸講:凡是豫則立,不豫則廢,這里的豫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預先準備或者是預防。當我們遇到一件事情,不能讓他發展到最壞的時候,才去盤算處理,而要在形式尚好的時候就有所防備,那么最壞的情況便永遠不會發生,而這也是以進思退,居安思危的道理。
而當我們身在亂世,具備以上兩點顯然是不夠的,而此時我們理解豫則更多要翻譯為預謀。雖然聽起來有點貶義的成分,但是我們搞團隊的目的就是為了策劃,就是為了自身的利益,所以在這里講出來也就無可厚非。
豫:利建侯、行師。
他的意思是需要組織自己的有生力量,方便征討或發動攻勢。因為一個集團的既然存在,就必然有他存在的理由或支柱,如果沒有這種理由和支柱,那么他就注定會滅亡,這也是老一輩革命先驅所講的槍桿子里出政權的道理。
初六:鳴豫,兇。
如果把你的目的過分的表露,那么就會兇險。所以預謀,也叫陰謀,他在悄無聲息中進行,如果事情敗露,自然就會遭遇兇險,曹無傷與項羽私通就是這樣,結果項羽把他供出了,劉邦回去便把他殺掉。
六二:介于石,不終日,貞吉。
前面我就講過,在豫當中只有這一句,不怎么靠譜,但他卻是豫的點睛之筆。他說石頭不能一直矗在原地不動,而要懂得因時因地制宜的變化,才會因方法正確而獲得吉祥。
我們喜歡看三國的空城計,就是這樣,一向小心謹慎的諸葛亮,鋌而走險擺空城,結果嚇退了司馬懿,就是因為他在適當的時候做出了適當的變化,結果產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當然,真實情況的是司馬懿他怎么會不知道諸葛亮擺的是空城計,而他故意裝糊涂就是要放諸葛亮一馬,你看司馬昭說,讓我沖進去看看。司馬懿馬上便阻攔,恐防有詐。因為司馬懿深知這小子一沖進去就會把諸葛亮給逮了,而諸葛亮一被逮,那么朝廷自然就沒有再啟用我的理由,而我司馬懿自然也就跟著垮臺。所以在中國有個成語叫養寇自重,因為有了小偷所以才會有警察,如果小偷都被抓光了,那警察自然也就失業,當然這里講的都是題外話,我們還是先看下一條。
六三:盱豫,悔。遲有悔。
這里是講,知道預備工作沒有做好,或者不夠充分,那么就會有悔恨。但是明知道危險,卻遲遲不做預備,那將追悔莫及。舉個例子,馬上要考試了,于是通宵達旦復習,雖然復習不夠徹底,還有些小擔心,但結果令人滿意,所以悔而不恨,而馬上要考試了,明知道考不好還不去復習,一天沉迷娛樂,最終考了倒數第一,自然又悔又恨,而聰明人想到了結果,認清了自己的追求和目的,他就會早做準備,抓緊時間,當然最終悔恨都不會出現。我們常說臨時抱佛腳,至少還抱了一下,臨陣磨槍,不快也光,他也光亮了一些。所以準備工作不管是遲還是早,不管是大還是小,都是需要我們認真的去對待和踐行。
九四:由豫,大有得。勿疑。朋盍簪。
一切就緒,自然得心應手,不需要懷疑,力量已經得到凝聚,可以充分發揮你的強項。
我們往往是準備充分,但卻因為缺乏自信,結果將事情辦砸。你既然做好了充分的準備,那就不要猶豫,因為你的實力是的確存在的,那么就用最完美的方式把他一一的展現出來,而結果如何那就不是你所能評判的問題。
而我們的團隊也是如此,一切準備好了,該出手時就出手,不要優柔寡斷,要的就是一擊必殺,或者一擊必中。箭在弦上,不得不發。所以懂得賭博的人,他只要認定100%會贏,那么他就會不遺余力,全力以赴,而如果真是一定會贏,即使是手中有天下他也會壓上,所以他才能獲得天下。
其實人生也是賭博,遇到對的事情,我們就要全力沖刺,精心預謀,最終必然獲得百倍回報,而呂不韋當年富可敵國,但是他卻把所有的財富壓在了異人的身上,結果的確贏了,權傾一時,利益百倍。所以這里也出現了一個成語叫奇貨可居,大家可以深入的研究下這個詞語,一定會受益匪淺,我就不再贅述。
六五:貞疾,恒不死。
這就是講一個團隊或國家,如果常備不懈,有這種防范或防備意識,那么他即使遭遇災難,也能完美應對,而不會走向滅亡。也就是說存在一個備用系統或者防護系統,即使主體受創,他也能得到及時的更新與修復,那么他就能度過危機。值得大家注意的是,這里出現了一種豫的概念,一個是充分準備之后我們全力以赴,而另一個是充分準備以后我們防范未然,如果前面是豫攻,那這里無疑就是豫守,所以聰明人的豫可以用到爐火純青的地步,可進可退,能進能退,或以進為退、以退為進。
上六:冥豫,成有渝,無咎。
最后總結了豫達到的最高境界,即是預謀或預備充分以后,我們就可以脫離結盟關系,或者群體,這樣做沒有壞處。所謂的兵不厭詐既是如此,分分合合,虛虛實實,全看我是否有充足的準備。舉例說明,孫劉聯盟,曹操一被擊退,劉備集團便在自己的底盤穩定以后打起了東吳的小算盤,而事實上劉備集團是爭取到了最大的利益,因為他由一個白手起家的光桿司令通過一步步的預謀策劃最終成為一方霸主。并與其他兩方割據形成三足鼎力,此中我們可以猜想不知是出現了多少的預謀和詭計。當然同時我們也不得不由衷的贊嘆諸葛亮這位高超的策神,他的算計是何等的高明。
豫不僅僅是作為一個人,一個團體,即使是一個國家,都是必不可少的,而且他如一個萬花筒,能夠呈現出不同的姿態和變化,當然根據個人的境界和認知,他也會產生不同的方式和能量,由此推想,能給臺灣蔣先生取名字的人的確是非比尋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