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歷十一年春,距離爹出征已經半月,趙匣和娘都在等著爹的消息。終于,爹回來了。
“爹,你沒事太好了!我和娘都想你回家啊,快進屋吧。”趙匣急迫的說道
爹飛快得進了屋子。
“當家的,你回來太好了。有沒有受傷?”娘激動的說道。
“沒有受傷,這次根本沒用我們。我們就是穿個甲撐撐場面,陣仗挺大可是沖鋒在前的都是李兵爺的家丁。
聽說都是李兵爺謀劃好的。那些家丁都有斬獲,得了不少賞銀,就連我們也給了頓好飯。
這李總兵爺可真厲害,叫人騙開了城門,那蠻夷可就慘啦,據說全城都沒活下來的。”
趙匣知道李成梁號稱人頭狂魔,經常殺良冒功。這次也不知道是哪個女真寨子倒了霉,讓李成梁惦記上了。
“那個騙開城門的是誰啊,那種情形誰能騙開城門呢?”趙匣問道
“不是漢人,好像叫什么外蘭。是個女真名字我不記得了。”趙父平靜的說。
“尼堪外蘭!”趙匣驚呼道!
“對啊,就是他。兒啊,你怎么知道的?”趙父也挺驚訝。
完!完!完!趙匣想道,那不就是老努起兵的原因么,老奴的爹和爺爺入城勸說結果被明軍誤殺,之后努爾哈赤十三副盔甲起兵。
他先殺尼堪外蘭再統一女真各部最后入寇遼東,明庭無力抗擊,薩爾滸一戰之后,帶明就要扛不住了。
就算明朝能再挺幾年也是無用,遼東被占以后要么我全家遷入關內當流民,關內饑荒當流民又沒地種;沒糧食我家估計也就是餓死。要么被老努弄成八旗奴隸,最后大概率變成無糧人被殺。
這怎么想怎么是死局啊!最最逆天的是我現在想干什么也干不了,因為我才六歲!
家里是軍戶而且在大明最北面,逃跑入關不太現實。
而投降老努更是不可能,雖說無論中學還是大學都是階級史觀,可就連毛主席都說過,清朝的民族矛盾客觀存在。
雖然它掩蓋在階級矛盾中,但也并不妨礙我討厭帶清,誰會想剃個金錢鼠尾呢?
而且當漢奸更是絕不可能,趙匣是寧死都決不當漢奸。可是如果不投老努,按照歷史走向那基本是沒什么活路。這可怎么辦呢?
“兒啊!你咋啦!”趙父焦急的喊道:“從剛才你就開始愣神,怎么了?大白天被什么東西沖了?魔障了?“
“我沒事。”趙匣緩過神來說道:“我剛才想起來我好像有事忘記做了,一時之間又想不起來,等我慢慢想,爹您先歇會。”
“這孩子什么都好,就是有時候好發愣。”趙父對趙母說道。
趙匣趕忙去了后院,拿了一根木條自己在地上劃拉。首先列出自己的優勢。
1.能知道大概歷史走向
2.擁有現代知識可以簡單的做些提高生產力的東西或者方案。
自己的需求只有一條:在亂世讓自己的家人活下去。
1.面對老奴的威脅,對付老奴得需要長遠謀劃僅靠現在六歲的身體毛用沒有。而且等老奴成氣候估計還得一段時間。
2.面對目前的局勢,遼東有李成梁坐鎮暫時還沒有問題。萬歷三大征中跟遼東有直接關系的就是抗倭援朝。
努力想了一會后趙匣終于想出了可行的辦法,投靠李成梁哪怕混個百總之類的當當。
只要自己有了一官半職就可以安排家人,如果事不可為就想辦法把自己父母的戶籍改掉,再買塊地讓他們去南方或者更遠的地方躲躲。
目前來說逃是逃不掉的,投靠李成梁是最穩妥的辦法。我現在六歲,等十歲時再想辦法接近李成梁。
趙匣又開始謀劃起來現在需要做的事情:
1.鍛煉好自己的體魄
2.學習女真語為以后對上老奴做準備
3.準備賺些錢財
計劃已定等實施便好了,趙匣計劃先去老鐵匠那里打些武器,最好能做把火銃。可以計劃改良火藥配比,可以研究類似槍管刺刀之類的東西。
目前科技來說,弓與火銃差不多,可以弄把弓練練,既可以練習箭術又可以打熬身體。
剩下的事在人為,鍛煉出亂世能活命的本錢再來保護家人,實在不行只能跑路了。
積攢家底目前來說還不行,年齡太小無論是制鹽還是制蜂窩煤肯定是守不住財的;匹夫無罪,懷璧其罪的道理趙匣還是懂的。
第二天趙匣直接去了劉鐵匠家里。
“干爹,幫我打把好刀,用好鐵。我想練練武藝。我知道您做銃留了好鐵。”
“好,身在遼東想混下去確實得有些本事,可你會使刀么?”
“不會,胡亂耍耍唄,要是碰上了什么事還能有個防身的家伙什。”
“我既然認了你當干兒,就把我的刀給你用,對了!還有前些年去薊鎮修墻得到的兵書,我也不識字,你要是能看懂就都給你了。”劉鐵匠說罷就進屋把刀和書拿了出來。
趙匣滿心歡喜的接過刀和書,便仔細觀察起了劉鐵匠的刀,一把衛所制式軍刀但是比普通刀厚實許多。因為該是劉鐵匠留下自用的好刀,光看著就比衛所下發的刀好不少。
至于書趙匣倒是不怎么在意,畢竟自己并不會繁體字。可定睛一看,殘破泛黃的書皮上寫著四個大字——紀效新書。
趙匣看到“紀效”二字,心中一驚,這莫不是戚繼光將軍所著的《紀效新書》?他趕忙翻開書頁,里面雖有不少繁體字難以辨認,但書中關于軍事訓練、兵器使用以及排兵布陣的圖繪卻清晰可見。
趙匣自然知道戚少保的厲害,在現代時也刷過關于戚繼光事跡的小視頻。他統兵時蒙古諸部不敢犯邊,也導致他在薊鎮并沒有什么戰績,所謂善戰者無赫赫之功。
趙匣如獲至寶興奮的向劉鐵匠說道:“干爹,這本書可是寶貝啊!”
劉鐵匠撓撓頭說:“俺不懂,只曉得是本兵書。我不舍得當了,看你識貨,現在交給你也算是有了用處。”
趙匣拿著刀和書回到家后,開始仔細研讀兵書。他一邊對照著書上的圖畫比劃著刀法,一邊琢磨著火銃改進之事。
盡管繁體字給他造成了不小的困擾,但憑借著前世的認識和連蒙帶猜,也逐漸讀懂了一些關鍵之處。
趙匣心想,若真能將這兵書中的智慧與現代知識結合,又能制造出精良的武器,如能練就一身過硬的本事再拉起一支隊伍,即便面對老努,也未必沒有一戰之力。
于是,他除了種地就是每日鉆研,又去找趙母學了女真話,日子也逐漸充實起來。